名創優品擬回港股上市,過去三年虧損近20億
4月1日消息,據港交所文件披露,3月31日晚間,名創優品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美銀證券、海通國際、瑞銀集團。
據悉,名創優品于2020年10月15日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MNSO.US”。2013年在中國開設第一家門店,旗下擁有兩個品牌,分別是名創優品和TOP TOY。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通過名創優品門店網絡銷售的產品GMV總計約人民幣180億元(2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生活家居綜合零售商。
2021年12月23日,有報道稱名創優品考慮2022年在香港上市,并請瑞銀、美國銀行幫助其安排香港上市事宜。對此,名創優品回應稱:不予置評。
截至3月31日美股收盤,名創優品收跌3.58%,報收7.8美元,股價較歷史高點34.8美元已跌去近八成。
招股書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公司分別實現收入93.95億元、89.79億元及90.72億元;同期年內虧損分別為2.94億元、2.6億元及14.29億元,三年來合計虧損近20億元。
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名創優品在國內市場的收入分別為63.64億元、60.44億元及72.91億元;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30.31億元、29.35億元及17.81億元。
調整凈利潤來看,2019年至2021年年度分別實現8.69億元、9.71億元以及4.8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名創優品首次扭虧為盈,期內利潤為3.39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56億元。
成本方面,名創優品的銷售成本占營收比重逾七成,主要為存貨成本及物流開支等,受疫情影響明顯。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名創優品毛利率為29.3%,去年同期為26.7%。
名創優品在招股書中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毛利及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主要是由于海外業務收入貢獻增加。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創優品海外市場已有4%的門店暫時關閉,大部分恢復營業的門店也處于半開狀態或縮短營業時間。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的財政年度,名創優品產品涵蓋約8800個核心SKU,包括11個主要品類,即生活家居、小型電子產品、紡織品、包袋配飾、美妝工具、玩具、彩妝、個人護理、零食、香水、文具和禮品。在快速成長的TOP TOY品牌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提供約4600個SKU,涵蓋8個主要品類,即:盲盒、積木、手辦、收藏玩偶、一番賞、雕塑和其他潮流玩具。
對于募資用途,名創優品表示在未來36至48個月,計劃用于公司的門店網絡擴張和升級;在未來24至36個月,將用于供應鏈改善和產品開發以及用于增強公司的技術能力;在未來12至36個月,將繼續投資于品牌推廣及培育;另外預計將用于資本開支、經營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
此次IPO前,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及其妻子楊云云持有64.42%的股份,有76.8%的投票權,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李敏信持股4.58%。此前名創優品在美上市后,高瓴資本與騰訊分別持股4.8%。
美股方面,名創優品公布的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財年第二財季未經審計財報顯示,該季度公司總營收達27.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國內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12%;海外營收7.2億元,同比增長55%。該季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155%。
名創優品該財季凈利潤率7.7%,創疫情爆發以來近7個季度新高。
財報顯示,名創優品該季末全球門店數量5045家。其中,國內門店數3168家,國內店鋪凈增133家;海外店鋪數量1877家,本季度凈增41家,海外開店計劃超額完成;全球拓店步伐穩健,全球門店數量突破5000家。
該季度名創優品海外營收達7.2億元,同比增長55%,環比增長15%。該季度,國內門店數凈增133家,全國門店數量累計達到3168家。該季度國內新增門店約63%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突破1300家。
在全渠道策略發力下,該季度名創優品電商+O2O業務營收合計占比近11%,其中,電商業務營收1.7億元,O2O營收1.3億元,O2O營收同比增長130%。
截至12月31日,名創優品私域留存用戶數超1400萬,官方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780萬。
作為名創優品集團“X”戰略下孵化的子品牌,本季度TOP TOY營收達1.3億元,環比增長20%。截至12月末,TOP TOY門店數量達89家,包括13家夢工廠店和76家潮玩集合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