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2021年虧損收窄,真快樂是真復雜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去年2月份,黃光裕歸來,一年多時間,對國美還是帶來了大不一樣的變化。主要可觀察為兩點:
第一,國美線上零售的能力增強,真快樂品牌知名度提高。國美電商以“娛樂+社交”的模式,迅速切入全品類,初有成效。
第二,國美自營業務營收增加,虧損縮小。
可以明確感知的是,相對于杜鵑執政時期的國美,黃光裕的歸來,讓國美以強勢進攻的姿態出擊,但杜鵑時期的國美則是“守成”。
雖然國美改變巨大,復雜、多元,策略模式也相當獨特和另類。讓人覺得似是而非, “多而雜”的國美,能實現宏大的戰略意圖,走出迷霧嗎?
01
2021財報透露的信息
3月31日,國美零售公布了2021年全年財報。從國美發布的新聞通告來看,數據亮點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自營業務銷售收入及毛利率增長。2021年國美零售錄得銷售收入464.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6%,綜合毛利率為14.40%,比去年同期的12.16%上升了2.24個百分點。
第二,虧損收窄。歸屬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約為44.02億元,同比減少37.06%。
第三,線上活躍用戶以及單位庫存商品增加。2021年,真快樂APP日均活躍數上漲到300萬,SKU數接近200萬,助力其庫存商品進一步豐富,合作商家則增長到6000家以上,服務會員超過2.4億,用戶端和商家端實現雙增長。
來看國美主營品類電器的情況:
電器銷售毛利率約為11.85%,同比增加1.54個百分點。電器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影音,冰洗及白色小家電等毛利率較高品類的銷售占比增長,該等品類的銷售占比由上年同期的45.12%上升至報告期內的49.27%。
其他收入包括,來自安裝的收入3962萬元,上年同期5503萬元;延保服務的收入8572萬元,上年同期1.58億元;來自投資物業經營租約的租賃總收入1.68億元,上年同期1.14億元;來自電訊服務供應商的其他收入2415萬元,上年同期1985萬元;提供在線平臺服務傭金收入772萬元,上年同期1408萬元。
2021年,國美零售加速推進“家生活”戰略落地,來自下沉市場的營收占比持續提升。報告期內,來自縣域店的收入占比從上年同期的8.76%提升至整體收入的約12.79%。
財報發布后,首席財務官方巍在電話會議中的一些關鍵表述,筆者對其做一解讀:
“公司全年數據雖然向好,但是并不是亮眼,管理層對本期的業績并不是很滿意。”寓意著公司有更高的目標,雖然有些凡爾賽。
“但是今年走過了轉型的爬坡后,管理層有信心在2022年將公司代入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2022定義為國美的爬坡期,可能有點樂觀了,按照當下國美的戰略定義,一年時間爬坡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總的銷售規模GMV達到了1468.7億元,同比增長了30.4%。自營的收入達到464.8億。”國美的自營收入只占整個銷售規模的31%,可見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銷售是商戶銷售,國美線上在走類似淘寶的“平臺模式”。
“經營現金流轉正,特別在今年下半年,實現經營現金流20億以上,完成了轉正,目前經營現金流轉正大約正向6億。”現金流是零售企業的核心,雖然正向總額不高,但現金流轉正意味著有子彈開展各類業務。
02
黃光裕已絕不是互聯網門外漢
再來看看“真快樂”到底是個怎樣的套路玩電商。
2021年初,國美正式啟動了“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的規劃布局,強化“娛樂化和社交化”,并依托六大平臺之間的互動互補,構建零售生態閉環。
“娛樂化+社交化”成為真快樂電商的另類打法。去年初黃光裕歸來之后,對整個國內的互聯網模式顯然是進行過深入研究的。互聯網比較火的幾大模式無非是:自營電商、平臺電商、社交分享以及短視頻和直播。
黃老板的真快樂上線了,來了個一鍋端。
真快樂APP可以說是京東(自營)+淘寶(平臺)+社交(小紅書)+抖音(短視頻和直播)這所有功能的結合體。
打開真快樂APP,其中有樂、購、賽、榜幾大板塊。樂里面是一些直播和短視頻,賽里面是活動,但基本上也是短視頻,購和榜均為商品頁。
而在“我”的頁面當中,分為購物空間和工作空間。購物空間顯示訂單情況,快樂券、快樂豆等等;而工作空間則是粉絲數量、我的作品(筆記)、我的比賽、點贊數量等等。
但是,到目前為止,真快樂APP上面短視頻博主的數量很有限,視頻內容也不多,粉絲數量就更少。
獨特的真快樂啊,雖然四不像,但倒是確實如國美官方所宣稱的“社交+娛樂+電商”。可以明確判斷的是,黃光裕的電商思路是非常清晰而且與眾不同的,他沒有直挺挺地直接做電商,而是把各大優勢整合了起來,足見出獄之后的黃光裕,已經絕對不是互聯網世界的門外漢。
國美財報電話會議上,方巍表示,真快樂第一大特點是娛樂化營銷,提供了賽場、秀場和娛樂場三個模式的場景,構建了娛樂化內容社交平臺,打造了真快樂平臺獨具特色的亮點。
2021年真快樂年訪問量是4.4億,同比增長了196%,年活躍買家達到了1683.7萬,同比增長了433%,轉換率是3.8%,同比提升了1.7個百分點,入住的商家達到了6000家以上,同比增長了728%。
不得不佩服,黃光裕果然是高人。這套玩法,比蘇寧易購純粹的靠電商拉動與京東和天貓硬扛,要輕松很多。
但是,對真快樂這個“雜交體”,筆者認為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第一,社交和娛樂化的電商平臺,以筆記分享(類似于小紅書)以及短視頻來進行帶貨,其中最核心的挑戰是,需要有高流量的網紅、大V、名人的進駐,才有可能迅速撬動流量涌入。接下來,國美可能需要有強大的網紅孵化能力,或者簽約大量MCN機構。
第二,在電商的本質上,國美的第一步選擇沒有錯:自營電商+商家進駐雙管齊下。但回到最后,依然需要直面與京東和阿里電商的競爭。價格、品類的豐富性、快速的配送,這些都需要國美電商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第三,如何改變消費者的線上選擇習慣,這可能是真快樂最難的挑戰。京東、淘寶、拼多多已經牢牢鎖定了用戶,改變既有的選購方式,轉向真快樂,國美要花大力氣。
03
進擊的國美,野心有點大
國美官方一再宣傳:將業務整合打造“線上、線下、供應鏈、共享共建、物流、大數據/云”六位一體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
筆者的理解,線上線下顯然一方面指國美線下的門店,另一方指線上的零售平臺;供應鏈指的是線下電器門店與上游端工廠的關系,而線上的供應鏈則有些復雜,包括商家的進駐,還包括自營商品當中,當面向全品類銷售時的各種商品的進與銷;共享共建顯然是線上平臺的社交和短視頻、直播內容;物流則是國美的物流體系。最后的大數據/云可能是國美的中長期戰略。
這六大塊,對國美來說,工作量不小,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力團隊,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光其中的社交、短視頻和直播這個版塊,淘寶直播花了多大的精力和時間才卓有成效,而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巨頭更是牢牢把控著用戶和UP主資源,連微信短視頻都很難撬動,更何況國美?
在商業的版圖上,國美認為“從家生活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國美戰略的一個目標價值賽道,是一個有三十萬億市場空間的一個廣闊市場,覆蓋到了到店、到家、到網、進店等全場景,覆蓋了家電、家用、家居、家裝、家服務等全品類,擁有大量的藍海,細分的領域,高增長,潛力巨大。”
也就是說,國美零售,已經遠遠不止于其原先的“電器”品類,而是圍繞“家庭消費”進行各種消費場景的展開,除了家電還包括家居、家用、家裝、家庭服務等等。
這就搞得有點大了。
據稱,2021年4月,國美加碼家裝領域,宣布家居家裝戰略,上線打扮家APP。當時,黃光裕提出,通過用戶端來倒逼整個產業鏈的優化,攜手打扮家構建互聯網智能裝修生態平臺,提出打扮家戰略目標到2024年GMV達5000億元。
打扮家,是一款基于手機城市定位的裝修+家居零售APP,其上包括家裝服務,裝修建材零售、家居零售等等。目前來看,該APP提供的服務和商品還是比較完備的。
從國美提供的新零售消費場景來看,國美是意圖建立:家裝+家居+家電為核心的“家庭消費”干線,在這三大干線之上,同步面向其他多元化、全品類的個人消費、家庭服務,甚至是線下的到店消費和到店服務(類似美團的業務)。
黃光裕歸來一年多時間,的確讓國美重新定義了自己的邏輯和基本盤。但是,這樣的盤面實在過于龐大,不知國美能否面面俱到,實現脫胎換骨式的蛻變?
04
無奈之下的別出心裁?
筆者前文所言,在杜鵑時代的國美,是處于“守成”的態勢,但是越守越萎縮。黃光裕這個商業鬼才,回歸一年,帶領國美四處出擊。
顯而易見的現狀是,電商依然是國美的核心要務,只不過國美電商的打法太過獨特。筆者認為,國美電商從“娛樂+社交”的角度出擊,雖然目前來看有點“四不像”,普遍認為國美的這樣的模式“不聚焦”,不知所云,但卻是無奈之下的奇招。
如果國美單純聚焦電商,已經毫無機會,硬扛傳統的電商老巨頭,國美幾乎連水花都不會有。但是如此別出心裁,又讓用戶覺得很別扭,真快樂到底是短視頻直播娛樂APP呢,還是買東西的銷售APP?
不管怎么樣,黃老板的大戲已經扯開了大幕,接著怎么唱,唱得會怎么樣,一兩年之后就能見分曉。如果黃光裕真能再次帶來國美在互聯網的后流量時代實現逆襲,其在近現代中國商業史上必定可以封神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