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凈利潤首次下滑,藍月亮難破洗衣液天花板?
藍月亮以洗手液起家,但彼時,國內洗手液只有20億規模左右,很快就到天花板。
受2003年“非典”影響,國內消費者對個人衛生的重視程度提高,藍月亮順勢打開洗手液市場,此后又在高瓴的建議下主攻洗衣液,一舉做到市場第一。
而今已過19年,藍月亮的大單品仍然只是洗手液和洗衣液。在線上、線下市場日趨飽和之下,藍月亮的下一個增長線在哪里?
線上增長觸頂,線下飽和
3月29日晚間,藍月亮集團(06993.HK)發布2021年財報。 報告期內,藍月亮集團營收為75.97億港元,同比增長8.6%,實現凈利潤10.14億港元,同比減少約22.5%。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藍月亮上市后的年利潤首年下滑。
在去年618中,藍月亮仍然排在京東家居清潔護理品牌的第一名;且在雙十一期間,按天貓所有衣物清潔護理品牌銷量計算, 藍月亮也排名第一。
名次很好看,但是藍月亮線上營收增速卻在下滑,從2018年的同比增速45.6%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0.8%,可以說藍月亮線上增長已趨近停滯狀態。
過去幾年,藍月亮的增長主要依賴線上渠道,但是這個趨勢在去年戛然而止。據2017年至2020年,藍月亮總收益中分別有33.1%、40.2%、47.2%及53.9%來自線上渠道。但是2021年,藍月亮線下占比下滑到50.1%。
“我們快消現在都是趕上中國互聯網的快車,近些年發展很大,去年已經到頭了。 ”一位洗護行業電商業內人士透露了整個行業的現實。
增速雖然幾乎趨零,但藍月亮在線上分銷的推廣開支卻反而在加大。據公司年報顯示,2021年,藍月亮銷售及分銷開支較上一年增加約18.6%。其中,新線上渠道探索費用,是其銷售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線上來看,滴露、威露士等競品對藍月亮存在較大威脅。一位洗護行業電商運營人士透露,以往618活動期間,實時銷售額藍月亮都是排第一名;但是今年,藍月亮卻在多個單日捷報時間段落后給威露士、奧妙等競品。
藍月亮的線上增速下滑,或許也與其線上定價權較弱有關。有業內人士透露,藍月亮因為線下線上雙布局,線上產品如果漲價太高,容易被線下渠道投訴。
線下渠道上,在2015年之前,藍月亮銷售渠道主要以人人樂(002336.SZ)、家樂福、歐尚、大潤發等大賣場為主。后因雙方利益矛盾,藍月亮與多家大賣場決裂并中止合作。
藍月亮與大賣場決裂之后,試圖自建“月亮小屋”,走O2O模式。但是這個思路并沒有走通,此后藍月亮重拾線下。在此期間,競爭對手瞄準空檔,拿走了藍月亮昔日在這些渠道里的優勢貨架位置、加緊推出新品。等藍月亮回過頭來,局面已經發生了變化。
重返大賣場后,藍月亮的線下策略是不斷下沉。截至2019年12月31日,藍月亮近70%的線下分銷商位于三線及更低一級的城市,覆蓋全國超2000個區縣的零售終端。
而“藍月亮、立白是出了名的線下飽和”,一位洗護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換句話說,藍月亮線下渠道擴張的空間也不大了。
產品結構仍然單一
另一個明顯的問題是,藍月亮的產品結構過于依賴洗衣液。
藍月亮以洗手液起家,但彼時,國內洗手液只有20億規模左右,很快就到天花板。
受“非典”影響,公眾對包括洗手在內的個人衛生突然重視起來,藍月亮迅速抓住機會,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把自己打造成洗手液品類的領導品牌。
當時,中國洗滌市場主要是肥皂和洗衣粉,在近400億的洗滌市場里,洗衣液的占比還不到1%,藍月亮創始人羅秋平抓住了這個機會。
時過境遷,洗護行業人士認為,洗衣液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期已過。“我們去年的洗衣液板塊沒有太多增長,相信藍月亮的情況也差不多”,一位藍月亮競品公司人士透露。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19年,日本和美國的洗衣液市場滲透率分別為79.5%和91.4%,而中國則為44.0%。但是疫情之后,國內市場消費升級停滯。而藍月亮洗衣液本身定價就較高,靠提價增加營收的空間也不大。
在洗衣液領域,大方向都在做濃縮洗衣液和洗衣凝珠。但是,藍月亮在這個領域的布局較弱,立白、奧妙、碧浪已在這個新興市場占據三強之位。
全球市場來看,日化消費品巨頭寶潔、聯合利華等多采用多品種戰略。比如,寶潔就清潔用品而言就有佳潔士、海飛絲等多個子品牌,涉及香皂、牙膏、漱口水等多個產品。
藍月亮早就意識到自身產品和渠道上的局限,一直在尋找新的增長點。相關媒體報道,去年2月,羅秋平開始帶領1000人左右團隊做社區衛生服務,如清洗油煙機等。從藍月亮年報來看,家居清洗類產品應該是其第三增長線,但是2021年,該板塊收入處于下滑狀態,且占整體營收比例較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