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溫暖傳遞,家樂福團長的一天
據說,現在上海各小區最受尊敬的人,叫“團長”,他們有求必應,挺身而出,胸懷寬廣,熱心耐心,組織能力一流。
蔬菜團、水果團、雞蛋團、大米團,牛排團……每個團長背后,都是一支隊伍,疫情擋不住對上海人對生活的熱愛。
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間,很多小區群涌現出了這樣一批批 “團長”,通過有居民自發的社區集單方式,既讓封閉小區不再為買菜難而煩惱,也讓生鮮電商原本運力緊張的狀況得以緩解。
封控期間的每天早上,浦東中芯花園社區業主群內便發出好幾條通知,@all “咱小區團的蔬菜套餐到了、牛奶來了、水果套餐也來了,請各樓棟志愿者到小區南門指定地點幫大家拿下”。隨后,大白志愿者們便從小區門口固定地點接回各自負責區域內樓層物資,逐個放在每家每戶門口。整個過程無接觸配送,順暢高效、井然有序。
據團長李云介紹,她在小區剛被封控后,自發成立了志愿者社群。剛開始,是自己想拼蔬果,尋找了好幾個供貨渠道都不太理想,成團后發現要么缺貨太多,要么品質差強人意,要么送貨時間一拖再拖,還有物資送到門口沒有及時通知團長和志愿者出現丟失情況。
交了一些學費之后,李云的團購經驗才逐漸成熟,她發現社區團購,安全可靠的渠道最為重要。她后來聯系到家樂福的朋友,蔬果套餐,肉類套餐等保障了小區相對穩定的團購資源,品質和效率都有很大提升。
團長一天的工作幾乎是24小時在線,不僅鏈接門店,更多的是鏈接社區服務鄰居。從前端下訂單接龍的咨詢到接龍后付費以及付費后到貨、取貨、售后退換貨,以及終端每天上架商品及下架商品與信息核對,每天晚間對賬核銷再到門店物資儲備同步等。
可以說一位團長身兼小編、客服、運營及財務等多項職能。也許,能夠支撐她們每天忙碌工作的唯一理由,是看到每位鄰居在拿到訂購商品后,豎起的大拇指以及無數次“感謝團長幫我解燃眉之急”,在團購群里,能真實感受到人與人的溫暖,像漣漪一樣散開,太多的信任與鼓勵和家樂福強大的供應鏈支撐,讓李云這樣的團長累并快樂著。李云說:“做團長的這些天,我是真正理解了服務的意義。服務就是愛,服務他人快樂自己!”
(家樂福送來的貨品上會標號樓棟房間號,方便物業或志愿者分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