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agonia和始祖鳥,是金融街的格子襯衫
曾有一件“高盛150周年紀念”版的Patagonia背心,在Ebay上標價200美元出售,賣家在詳情頁里賣力吆喝:Patagonia可不會再給高盛賣衣服了。
在Netflix的劇集里,西裝依然是美國金融精英的經典象征,但在現實世界,平平無奇的Patagonia小馬甲正在以復數的形式出現在街頭、辦公室乃至公司年會上,成為華爾街和曼哈頓行走的戶口本。
1975年,美國背包客Yvon Chouinard創立Patagonia,主打防寒保暖,以應對登山攀巖的嚴苛環境。類似的還有1989年創立始祖鳥,其加拿大創始人Dave Lane酷愛攀巖,早年“以販養吸”,憑著自制攀巖工具起家,后來轉向服裝品類,成為陸家嘴基金經理的心頭好。
華爾街街頭、穿著Patagonia背心的金融從業者
至于這種硬核戶外裝備在華爾街的風靡,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對沖基金大鱷Steve Cohen為了讓交易員“保持清醒”,常年將SAC Capital的室溫精準控制在69華氏度(約20.5°C),同時為員工提供Patagonia小馬甲作為補償[5]。
不過在整齊劃一的馬甲海洋里,身份的序列依舊井然有序,自己買的Patagonia就不如投行的銷售代表在圣誕節送的,而最頂級的小馬甲,胸口一定要掛著自己的工牌,就像下圖中惠普CEO Meg Whitman親身示范的那樣:
《華爾街日報》曾這樣諷刺這些忘了初心的小資產階級:“城里人穿著來自Patagonia、Wander、the North Face的專業戶外裝備,他們看起來足以登上珠峰,但他們大概率只是去買星巴克[2]。”
01
戶外奢侈品
Patagonia的一個別稱叫“Patagucci”,這也意味著從第一件小馬甲走出工廠,它就注定與工人階級無緣。
做專業戶外市場的生意,功能性是第一要義,比如服裝要求防寒保暖、吸濕易干,以應對高山、雪原等嚴苛環境。Patagonia與始祖鳥的成名,都源于其對服裝面料進行創新性應用,并打造出標桿產品。
Patagonia的標桿產品是Synchilla Fleece系列保暖外套,而這種面料有個更為大眾熟悉的名字——搖粒絨。
在搖粒絨的開發面前,優衣庫都只能算Patagonia的小弟,也正是由于后者的技術壟斷,起初優衣庫需要花大價錢從同一家供應商進口面料,導致產品售價難以親民,于是才有了自研低價生產搖粒絨、讓人人都穿得起的優衣庫傳奇。
Patagonia vs 優衣庫
“戶外愛馬仕”始祖鳥的關鍵詞則是“防水”。其核心面料GORE-TEX被稱為“世紀之布”,在1998年推出首件沖鋒衣后,始祖鳥與GORE-TEX供應商戈爾公司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打磨,僅僅為了讓沖鋒衣重量減少33%。
因為這款沖鋒衣,始祖鳥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出圈走紅。2021年,TikTok上開始流行起“始祖鳥淋浴挑戰”,視頻內容大多是穿著始祖鳥沖鋒衣,站在淋浴噴頭下沖水。
憑借專業性打開細分市場后,多數品牌會走出一條向大眾消費市場破圈的路線,畢竟像攀巖、徒步這樣的小眾運動,客群狹窄、穿著頻率較低、市場較小。
但在破圈這件事上,Patagonia與始祖鳥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前者不以為然,后者步履不停。
早在2009年,始祖鳥就推出了都市男裝系列VEILANCE,用沖鋒衣同款面料做的商務西裝外套,甚至賣上8000元人民幣/套。始祖鳥還積極聯名潮牌,試圖一洗自身戶外服裝的沉悶風格,已故Off-White創始人、LV藝術總監Virgil Abloh,在LV2020秋冬男裝秀上就穿著始祖鳥的沖鋒衣謝幕。
Virgil Abloh穿著始祖鳥沖鋒衣謝幕
但Patagonia的創始人Yvon曾明確表示,不想擴張到專業戶外運動市場之外。他曾在公司傳記中問道:“一家想生產世界上質量最好的戶外服裝的公司,可能擁有像耐克一樣的規模嗎[3]?”
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如今的Patagonia呈現出不太時尚、甚至樸素的畫風,用《華爾街日報》的話來說,“永遠不會被錯認為巴黎時尚品牌[2]”。
但Yvon未曾料到的是,Patagonia旗下一款售價99美元、其貌不揚的搖粒絨背心,有一天會成為美國金融人的爆款工裝。
02
攻占華爾街
2017年,一位野生人類觀察者搬到曼哈頓后發現,每天上班路上,他都能精準識別出人群中的金融精英——因為他們都穿著同樣的保暖背心[4]。接下來幾年里,他創立Ins賬號@MidtownUniform,長期記錄華爾街工友和他們的背心時尚,還收獲了十多萬粉絲。
滿屏的老頭背心、尤其是出鏡率極高的Patagonia,逐漸構成人們對華爾街的刻板印象,被戲稱是“Midtown Uniform(中城制服)”、“Power Vest(權力小馬甲)”。
華爾街工裝=背心+襯衫+卡其褲
關于Patagonia何以席卷華爾街的源頭,眾說紛紜。除了Steve Cohen的版本,一位前JP Morgan分析師在接受《Esquire》采訪時稱,最早在2014年,他就在辦公室看到了這款背心[4]。
風起何處難下定論,但Patagonia之所以能對華爾街實現滲透,離不開兩個有利條件:一是金融行業Dress Code的松動,二是銀行機構自上而下的推廣。
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華爾街的一些金融公司開始放寬著裝要求[7]。在不用見客戶的日子里,金融人得以脫下西裝外套,換上襯衫+保暖背心的商務休閑組合。以保守著稱的大型銀行也不例外,自2019年起,高盛便不再要求員工每天穿正裝。
而高盛、摩根大通等知名機構的企業訂單還直接向雇員做起了Patagonia工裝教育。這些機構會向Patagonia批量訂購帶有公司Logo的背心,塞進入職禮包,精明的機構還會用這些帶Logo的背心做免費贈品以吸引客戶[7]。
只是,這種做法引起了Patagonia的不滿。2019年,出于環保考量(定制Logo產品轉賣困難,會縮短服裝使用壽命),Patagonia宣布不再接受新的金融企業客戶。去年,Patagonia還正式取消了定制Logo服務,但“中城制服”的傳說并未就此結束,反倒成了可以坐地起價的孤品。
但對于華爾街的工裝滲透,Patagonia明確說了:我們可沒向金融機構推銷[6]。實際上,這股中城制服流行潮更可能是華爾街從硅谷學來的。
東岸舊金山晝夜溫差大,在連帽衫和牛仔褲橫行的硅谷,投資人的商務西裝三件套又不太合時宜,急需一件新的保暖單品。從中嗅到商機的優衣庫,曾在舊金山機場投放自動販賣機,出售搖粒絨背心。但贏家依然是祖師爺Patagonia,美劇《硅谷》團隊在當地采風時,發現大學路上遍地Patagonia[5],遂把這件老頭背心焊在了劇中主要人物Jared身上。
Allbirds與Lululemon的經驗證明,越是舒適、個性與漫不經心,越能拿捏住硅谷人的心,這些要素優衣庫也有,但Patagonia能受硅谷人的青睞,還源于彼此心意相通:使命常掛口。
Patagonia的使命是保護地球。20世紀80年代初,Patagonia向非營利環境組織承諾,捐出2%稅前利潤;1985年,捐款數額增加到公司利潤的10%;1996年,又變為銷售額的1%,這意味著無論公司是否盈利,Patagonia都會捐款。“狂熱的環保大使”身份幾乎貫穿了公司的成長史,2017年,Patagonia還曾因自然保護區爭端,起訴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
“黑五”促銷季,Patagonia在《紐約時報》呼吁別買自家產品
中城制服流行的締造背后,還有一股財富交接的暗流在東西兩岸間涌動,而Patagonia充當的不過是這場世紀之變的顯影液。
03
穿衣的權力游戲
硅谷的穿衣風格,還在進一步沖擊著金融行業的西裝堡壘。
連以舒適著稱的老頭背心都不那么香了——高盛曾發起一項針對員工著裝的投票,最受歡迎的是連帽衫+運動鞋組合,西裝屈居第二,“中城制服”得票率墊底。在2021年夏天的華爾街復工人潮里,平底鞋與運動鞋擊敗了高跟鞋,男士們先一步愛上Lululemon抗皺又耐穿的褲子[8]。
文化的流行、時尚的變遷背后,顯影的是美國財富中心話語權的更迭:一邊是華爾街的勢弱,另一邊是硅谷的崛起。
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曾經光鮮亮麗的華爾街名譽掃地。大型商業銀行被視為經濟衰退的元兇,于2011年發生的“占領華爾街”活動,便是社會憤怒情緒的集中體現。
硅谷則是另一番景象:遍地創業公司,風投機構扎堆。互聯網行業的快速擴張帶來巨額回報,舉個例子,僅WhatsApp一個項目,就讓知名硅谷風投紅杉資本賺足30億美金;造富神話進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2020年,全美風投總額約為1479億美元,其中近四成都落入硅谷[9]。
人才流向的變化佐證了美國財富心臟的轉移。據CNN報道,2008年,商學院畢業生選擇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的比率分別是20%和12%;但在幾年前,這兩個數字此消彼長,變為13%和17%[10]。
對于年輕一代而言,硅谷意味著更多元的機會、更人性化的打工體驗和更寬松的職場文化——同樣是打工,Google提供免費健身房、員工餐廳和接駁公交,但高盛可能只有飲水機和咖啡[10]。
為了和硅谷競爭人才,華爾街只能接受改變,包括但不限于放寬著裝要求、優化薪資與員工待遇、削減周末工作時間。于2018年上任的高盛CEO David M. Solomon是改變的信號之一,他是個兼職電音DJ,曾在集團播客中表示,將付出更多努力,讓員工擁有工作和生活的平衡[10]。
很多時候,時尚只是權力與財富的外袍。生活方式自成一派的硅谷,正是憑借其經濟實力與財富地位,才掌握住時尚的話語權,只是服裝從來不會是權力爭奪的終點。
次貸危機發生后的10年里,五大科技公司向華盛頓注入的游說資金支出達到華爾街的兩倍之多[11]。
04
尾聲
Patagonia攻占華爾街,始祖鳥也在登陸上海灘,成了滬上金融人士的心頭愛。但最終改寫陸家嘴時尚潮流的,依然是金融市場的財富流動方向——公募基金的話語權擴大,據說基金經理的衣櫥盡是始祖鳥。
只是,華爾街的銀行家穿Patagonia是去買星巴克,陸家嘴的基金經理卻真的穿始祖鳥徒步穿越沙漠。
一段時間以來,戶外運動成為各大資管公司團建的固定欄目——管理規模的急速膨脹,巨大壓力隨之而來,處于亞健康狀態的基金經理著實需要運動與減壓,遠離都市的戶外運動成了不二選擇,特別是長距離、長時間的徒步、馬拉松等和長期投資需要的是相似的品質與體力。
尤其是這個當下,基金經理格外需要走到戶外,就穿著他們的始祖鳥。
[1] The real reason we love a suit, BBC
[2] Gorpcore: How Arc’teryx Parkas and Salomon Hiking Boots Became High Fashion, WSJ
[3] 沖浪板上的公司:巴塔哥尼亞的創業哲學 [美]伊馮·喬伊納德
[4] Why Are All These Business Bros Wearing the Same Vest, Esquire
[5] Polar Fleece Is the New Power Tie, Yahoo
[6] Are Banker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Really Getting Fleeced by Patagonia, New York Times
[6] Silicon Valley Investors Love Patagonia Fleece Vests, Businessinsider
[7] How the Fleece Vest Became the New Corporate Uniform, WSJ
[8] A Wall Street Dressing Down: Always. Be. Casual, The New York Times
[9] 疫情之下美國的風險投資創新高,重回“遍地是金”的年代, 界面新聞
[10] After the crisis, Silicon Valley overtook Wall Street as the place to be, CNN
[11] Forget Wall Street – Silicon Valley is the new political power in Washington, The Guardian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