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紓困,京東618發起“我為家鄉小店搭把手”活動
近日,在由經濟日報社指導、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支持、中國經濟網主辦的“抗疫保供復商復市與供應鏈穩定運行”線上研討會上,京東集團、地利集團、孩子王3家企業代表,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中心首席電子商務專家李鳴濤等多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如何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保障供應鏈穩定運行,做好物資供應、商貿流通、助企紓困工作。
會上,京東方面表示,從6月2日起將借助618全民消費季,聯合全國媒體共同發起“我為家鄉小店搭把手”活動,通過專屬會場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共同為家鄉小店以及更多中小商家的經營搭一把手、出一把力,以消費幫扶的形式助力它們度過難關。
京東為入駐商家減免費用近3億元
疫情之下,一些中小微企業和商家出現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
“小店是城市商業的毛細血管,包括線上小網店和線下小實體店,都是供應鏈的末梢,它們受疫情影響更大,是幫扶紓困的重要對象。”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建議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供應鏈為小店提供流量、金融、物流等方面的支持,增強市場幫扶力量,為各類市場主體幫扶小店拓展合作空間。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平臺生態部負責人孔祥瑩介紹,為了最大化減輕疫情的影響,京東從規則調整、費用減免、營銷扶持、供應鏈賦能四個方面出臺多項幫扶舉措,為中小商家搭把手。
在規則調整方面,部分地區的商家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發貨或退換貨,為了讓此類商家避免因考核不合格帶來損失,京東迅速調整了考核規則,暫時延長訂單發貨時間,商家無需報備可獲得免責處理;在運營端暫停了閃電退款、超時自動退款功能,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因素給商家帶來的資金損失。
在費用減免方面,京東向部分類目新商家提供入駐首年3到6個月不等的平臺使用費減免、技術服務費減免、階梯保證金等降“三費”政策,節省商家的開店成本。截止5月底,京東已通過降低“三費”等舉措為入駐商家減免近3億元費用。此外,京東超市還專門針對食品生鮮類商家發布11項扶持政策,減少新商家的初期投入,按單個新商家月銷售額10萬元估算,前三個月可節省投入1.8萬元。而自今年3月以來,京東科技也向涉疫區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延期還款、減免息費等優惠政策,累計減免金額近2.5億元,其中,為上海5.5萬家中小微企業減免金額超過3千萬元。
在營銷扶持方面,京東通過專場促銷活動、免費直播帶貨等方式,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家增加曝光機會、提升銷量。
在供應鏈賦能方面,為了幫助商家抵御無法發貨的風險,京東物流通過全面的倉配網絡布局,包括在全國33個城市擁有43座“亞洲一號”大型智能物流園區、運營約1400個倉庫及超過1700個云倉,幫助商家實現多地分倉、靈活發貨。針對618期間訂單激增給商家帶來的庫存和物流壓力,京東通過“預售+包郵+入倉”的組合拳,將預售商品前置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甚至快遞站點,待消費者支付尾款后,就可迅速收到貨,也幫助商家減輕了壓力。此外,京東還為商家提供了“免費上門換新”、“免費上門取退”、“上門安裝”等一系列上門服務產品,幫助商家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圖:京東618“我為家鄉小店搭把手”活動)
京東抗疫保供80天已累計投入20億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建議,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建立相對完善的應急處理程序,來確保特殊時期供應鏈穩定。
會上,京東分享了參加上海、北京抗疫保供工作的一些措施和經驗。
在上海疫情最嚴重的時段,京東在上海市內及江蘇昆山的倉群,因為封閉無法生產出貨。依托京東遍布全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京東物流將上海的民生訂單迅速切換,分配到華中、華南、西南等物流園區。在武漢、廣州、成都等地的倉群完成對上海訂單的揀貨、包裝,并通過大型干線貨車運送到上海封控邊界,更換為上海本地京東物流車頭后再運入上海,通過上海分揀中心和配送體系完成最后的履約配送。雖然和本地生產相比,跨區代生產的履約成本明顯提升,但為了保供給、保運力,京東采用了這種“不算賬、不惜力”的配送模式。
“京東160小時建成上海保供臨時專倉、72小時建成母嬰臨時專倉,與此同時,京東超市還篩選出有能力提供民生商品的三方POP商家進行盤貨,48小時內聯合310個商家上線團購會場,通過京東到家和商家的本地同城配送能力,讓更多消費者可以及時收到商品。” 京東零售集團食品生鮮開放平臺總經理喻世哲介紹說。
據了解,截至5月底,京東物流已累計向上海運送包括米面糧油、藥品、母嬰用品等在內的物資超過15萬噸,從全國各地增派分揀員、快遞員等5000多名,抽調無人智能快遞車百余輛,在上海建成超過1620個無接觸社區保供站。
在北京,自4月以來出現疫情反彈,京東將重點民生商品的備貨量提升到平日的3-5倍,部分品類可滿足消費者3個月以上的平價購買需求。調配數千名一線人員,定向支援需求量較大的民生物資倉配。例如,京東旗下七鮮超市近千名騎士,與京東快遞小哥組成“京東七鮮保供騎士團”,保障供應不間斷、貨物及時送,像亦莊的亦城景園店,一個騎手平均每天要為300個家庭送貨。
值得一提的是,4月初北京酒仙橋升級為高風險地區后,京東物流與社區共同探索出一套“酒仙橋模式”,通過“短程接駁+志愿服務”的末端配送方式,暢通封控社區物資配送“最后100米”。具體而言,京東物流在封控社區外設立臨時站點,用“短程接駁”將居民訂單以路區為最小單位配送至封控社區,再由京東小哥完成送貨上門服務。京東小哥還兼具志愿者身份,根據街道統一安排,為社區居民提供核酸檢測登記、秩序維護、運送生活垃圾等“志愿服務”,有效彌補封控社區志愿者人力缺口。此后,“酒仙橋模式”在北京勁松街道農光里社區等多個封控區、管控區成功復制,有效暢通社區物資配送“微循環”。
據統計,從3月中旬至今,京東80天已累計投入20億元用于多地抗疫保供。
“在保供過程中,既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也要發揮市場主體的能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像京東這樣的保供企業,既有海量的自營商品,也能通過供應鏈整合能力快速、高效地與三方POP商家在商品調配等方面協同,還有自建的物流體系及豐富的配送網絡,在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圖:京東小哥參加北京酒仙橋社區的志愿服務)
作為一家數實融合的新型實體企業,京東以“有責任的供應鏈”踐行抗疫情、保供應的擔當,為消費者努力守住民生物資供應的防線,為企業和商家解決供應鏈難題,加速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體現出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的韌性和柔性、敏捷性和確定性。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電子商務專家李鳴濤表示,疫情中的保供經驗顯示,數智化有效提升了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保障穩定運行,加強數智化能力建設,已成為企業現代供應鏈發展與轉型的重要方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