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3萬家餐飲店消失了......
最近,上海餐飲人“集體呼救”,讓全國餐飲人動容。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餐飲相關企業共注銷吊銷37.3萬家;火鍋相關企業共吊銷注銷1.2萬家。
不止上海,全國餐飲人都苦不堪言,誰才是餐飲人的“救世主”?
這兩天,一篇《疫情下的上海餐飲人心聲:請求支援,期待堂食!》在朋友圈刷屏,一批上海餐飲企業正瀕臨崩潰。
沒錯,上海餐飲從3月份停擺近三個月,雖然盼到了復工,但卻沒有盼來春天,不能堂食下,餐企承受的壓力更為巨大。
讓上海餐飲業崩潰的3個核心難題是:復工不堂食,復業比停業還慘;房租、人工催命,巨額支出難以支撐;外賣不賺錢,撐不起門店開銷。
▲圖源于敏碩品牌策劃 晚21點的定西路
窺一斑而知全豹,不限于上海,2022上半場即將結束,無數商戶不堪重負,黯然退場,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上演著一部部“血淚史”。
01
一地雞毛!火鍋業生存實錄
上半年來,火鍋行業“洗牌”現象明顯,客流影響較大,無論是頭部火鍋品牌,還是中小火鍋品牌,全國多地的火鍋門店陷入了“集體焦慮”境地——
1、跌跌撞撞,海底撈再閉店68家
極海品牌監測顯示,從1月1日到5月中旬,海底撈在全國開店3家,閉店68家,其中,深圳占了8家,北京和鄭州這兩個主戰場分別關閉4家。
▲圖源于餐企老板內參 北京新薈城商圈
去年,海底撈啟動了“啄木鳥計劃”,要在年底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門店,從資本市場也可以看到,在關店之后,海底撈的股價反而開始上漲。
這也不難理解,“嘗到甜頭”的海底撈,在2022年選擇繼續優化現有門店。
事實證明,在疫情之下,所有企業都活得“跌跌撞撞”,餐飲流量的恢復情況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2、破防了,餐飲人雨中嚎啕大哭
最近,餐見君被一個視頻給整破防了。
上海一羊肉館的老板,封控幾十天后,在大雨中失控般地大哭怒喊“瘋啦”,這一幕看得人心酸,也喊出了多少餐飲人的委屈。
他是父親、是兒子、是丈夫,也是全國餐飲人的縮影,“成年人的生活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在哪一刻就崩潰了”。
然而,哭完吼完發泄完,他們仍在不停地找出路自救,面帶笑容期待著開門迎客時說:我家店菜味道不錯的,歡迎來嘗嘗。
3、一地雞毛,明星火鍋“集體出逃”
前陣子,“陳赫退股賢合莊”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間處于風口浪尖,在此前,鄭愷也早已從火鳳祥及時抽身。
▲大批明星坐鎮
明星餐飲的道路“越拓越寬”,卻也“越走越窄”。在目前尚存的明星餐飲門店中,即便是沒有退股,現狀也有些慘淡:
Angelababy的“斗鎏火鍋”,開業一年后迅速倒閉;杜海濤和吳昕的辣斗辣、孟非和黃磊的黃粱一孟等,似乎都正在或已經經歷“負面、閉店”的情況。
褪去華麗的外衣,餐飲的本質,始終應該是產品和服務。
02
下半場,火鍋的出路在哪?
疫情可以打倒餐飲人,但從未打敗過餐飲人。
也有不少餐飲人在痛哭、崩潰之后,用自救尋找到新的出路。和多位圈內人聊過后,餐見君認為,下半場,火鍋人仍有4個出路——
1、大勢無法改變,可以改變的是心態
雖說今年的困難是最大的,但事實上,困難是一直有的,從未消失,只是困難的大小而已,現在的狀況只是更具有挑戰了。
巴奴創始人杜中兵認為,我們對當下要有悲觀的準備,對未來有樂觀的預期,每一個餐飲企業的核心工作都是“活下去”。
▲巴奴武漢店 實拍
悲觀的準備就是去尋找那些可能翻身的機會。只要不觸犯法律道德的底線,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各種辦法都可以做,甚至要敢于關店。
有的時候開著店反而更賠錢。等待疫情過了,過了再說,能開就開,不能開就算了。
對于餐飲人來說,今年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向上求存,把危機當成轉機,練兵練內功;要么暫時休眠,關店及時止損,讓自己靜下來,沉淀學習。
2、“地域文化”,成為下一個內卷戰場
這段時間,跑了幾次川渝,明顯感受到,從前幾年的產品內卷,到場景內卷,再到現在的地域文化內卷,這場風暴仿佛從未停止。
吼堂深挖蜀地文化,不僅在產品、場景、儀式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次的新款飲品也很有成都的感覺,在這里,還能看到小時候的糖畫、捏泥人等元素,把非遺文化搬了進來;
▲火鍋店糖畫,圖源小紅書
成都的水隱桑田將蠶桑文化、非遺蜀繡、田園風景和火鍋做了融合,讓顧客既可以感受文化魅力,又可以吃獨特的桑竹茶火鍋,吸引了親子游、親友聚會等多樣化群體......
究其原因,這么做主要有3點:打造品牌差異化;占領顧客心智;延長企業生命周期。
3、這兩種小店模式,會成為時代的產物
這兩年,獲取流量的成本在上升,客流在下降,在火鍋人阿迅看來,除了有資本支撐的大品牌連鎖,今年,這兩種小店模式將成為時代的產物:
第一,有個性的小店,文創+火鍋,會抓得住那批追求體驗的年輕人。比如重慶一家火鍋店,在店里開了個茶館,不僅能帶來顧客,而且一天還能賣幾千塊。
▲茶館火鍋,圖源小紅書
第二,市井小店會更加盛行,但要注意一個陷阱,你可以做的很便宜,但不能給自己貼廉價標簽,這樣顧客會礙于情面,不太好請朋友去吃飯。
未來小店的興起,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小店也會成為更多人副業的選擇。
4、后疫情時代,餐飲PK的就是差異化
在餐廳數量供過于求,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的當下,憑什么吸引客人進店?憑什么吸引客人復購?
業內人士蔣毅說,餐飲人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就是性價比和差異化,但實際上,性價比最多只能形成階段性優勢,所以,餐飲人有且僅有一個選擇,就是找到差異化!
可以從定位上找差異化,比如從最開始籠統的“老重慶火鍋”,到后面的單品火鍋;可以從菜品上找差異化,比如從毛肚火鍋,到鴨血火鍋;可以從技法上找差異化,比如從鹵菜火鍋,到燒菜火鍋......
當然,價格差異化也是差異化,比如去年流行的地攤火鍋,把人均客單價降低到50元內,但價格差異化是一條不歸路,建議不要作為首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