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收購“最喜”杏皮茶,唐彬森放不下餐飲渠道
唐彬森的元氣森林生態里,新移栽進來一顆來自大西北的小樹。
6月29日,元氣森林宣布已于近日完成對“最喜”杏皮茶的收購。不過,一位投資人士告訴未來消費,這筆交易早在去年底便已完成,收購金額為數千萬元。
很多人對“最喜”這家公司或許比較陌生。資料顯示,最喜是一家西北特色的小吃連鎖品牌,2019年由西北人王益點創立,最喜的主打單品是西北特色小吃“釀皮”,此外還有洋芋片、青稞餅、湯寬粉、老水餃、灰豆子、牛奶醪糟雞蛋等招牌菜品,而此次被元氣森林看上的杏皮茶,正是最喜招牌的佐餐飲品之一。
不過,據未來消費了解,元氣森林并未收購最喜餐廳業務,而是僅僅收購了后者的杏皮茶單品線。
顯然,相較于陌生的大餐飲業務,元氣只選擇了最熟悉且擅長的領域。元氣此番主要是看中杏皮茶“天然無添加”的產品理念,其產品配料表僅有杏干、紅棗、水等三項——這也與元氣起家的“0糖0脂0卡”概念異曲同工。
僅就餐飲業務來說,最喜門店擴張速度并不快。美團點評數據顯示,2019年創立至今,最喜在北京僅開有15家店,包括最喜釀皮和最喜小食釀造局兩類業態。
然而杏皮茶卻早早沖破了地域限制。一項數據顯示,在盡膳口福蹺腳牛肉火鍋店,杏皮茶月售數據達330箱;與喜家德連鎖餃子店4個城市的試點合作中,僅月余便售出近1.5萬箱。
據未來消費了解,年初至今,最喜杏皮茶已經和馬路邊邊、井格、馬記永和陳香貴等連鎖餐館展開合作。顯然,元氣森林看到了杏皮茶在餐飲渠道的更大發展潛力。一位知情人士稱,接下來元氣計劃將杏皮茶鋪到馬記永全門店,后者曾在2021年5月獲得唐彬森創立的挑戰者資本等一眾資方的投資。
杏皮茶至少有一點基因是元氣森林所沒有的,它是真正從餐飲渠道中成長起來的單品,且是在一個競爭慘烈、客單價本身處于較低水平的快餐小吃品類里,以10元+的“高客單價”殺了出來。
01
從0糖到“半”有糖
過去一年元氣森林交出了漂亮的增長答卷。根據此前官方披露的數據,2021年元氣森林營收較前年增長2.6倍,據未來消費估算,2021年元氣森林營收預計在70億元-75億元左右。此外今年Q1,元氣森林營收同比去年同期增長50%。
所有的營收增長預期,都需要渠道的鋪開來兌現。
在今年Q1季度,元氣森林線下終端數量突破100萬個,覆蓋全國800多個城市。這一點位數距離農夫山泉的243萬個(截至2020.5)仍有很大差距,但對于一家近兩年新崛起的品牌來說,增速不可不謂驚人。元氣森林副總裁李國訓此前所說的“全國線下渠道體系搭建初步完成”,基本與事實情況相符。
這一渠道覆蓋廣度背后,元氣森林如今已經在一、二線城市占穩腳跟,但在三、四線城市以及更廣泛的下沉市場,今年的渠道鋪設任務仍然艱巨。據未來消費了解,元氣森林2021年、2022年渠道下沉任務不只是三四線城市,也要下沉至重點縣一級市場。
元氣森林找到第二增長點的需求迫切。一名元氣森林業務員對未來消費透露,公司每個階段推的新品,提點是氣泡水的1.5倍以上,“乳茶和滿分提成最高到3元,有礦此前是2元,最近漲到2.5元,但應該只是暫時性的�!�
茶飲料品類的開拓,是業務增長的關鍵。這已經被農夫山泉充分驗證,是其除飲用水之外第二大品類。根據農夫山泉年報,茶飲料品類在過去的2021年,營收增速可觀,同比增長高達48.3%。顯然,即便無糖之風席卷整個飲料界,但不妨礙有糖的茶π等招牌茶飲料依然很能打的事實。
元氣森林需要在今年有更多建樹,但碳酸飲料市場份額增長之外,新的故事可能更加引人注目。
此前元氣森林在茶飲市場已在有所布局,其推出的“纖茶”玉米須茶飲新品,已經于今年4月份鋪到全國線下渠道,且似乎發展順利,來自零點有數的行業數據顯示,纖茶以38.2%的市場份額居于無糖植物茶飲市場第一名,排在他們身后的,是伊藤園和達益多。
元氣的茶飲料版圖中還有更早面市的燃茶。但燃茶的推進可能并沒有那么順利,據未來消費從元氣森林經銷商獲悉,一、二線城市以外的下沉市場,燃茶表現平平,“北京地區還好,在河北石家莊等地賣的動的只有氣泡水和乳茶,燃茶之前推了,但占總體比例可以幾乎不計�!币幻A北地區經銷商告訴未來消費。
經過疫情影響,消費者對于健康、無糖的接受程度提高肉眼可見,但對于元氣森林來說,下沉市場能多大程度接受沒有甜味的茶飲料,依然沒有被驗證。
杏皮茶所代表的茶飲料是個折中的辦法。盡管沒有0糖的健康概念,包括需要加入紅糖熬制,但本身“0添加”的產品理念,與元氣森林努力營造的樹立健康飲料形象并不矛盾,并且熬制茶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氣泡水在冬季的短板。
02
開辟餐廳渠道的猛將
在杏皮茶之前,元氣森林已經盯上熬制飲料。
在2020年11月,挑戰者資本曾投資類似的品牌好望水,主打的是無添加、草本熬制氣泡果汁,其推出的其中一個單品“望杏�!保瑯訉儆谑褂眯幼幼鳛樵希皇歉悠げ璧膮^別在于,一個用原果,一個是果皮。
較于氣泡水,熬制產品的有一個顯著短板在于,原果熬制工藝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生產速度。杏皮茶與好望水的前道工藝基本相似,區別更多在于,少了好望水的氣泡添加工序,是更純粹的熬制茶飲料。
好望水的渠道畫像與杏皮茶趨同。此前36氪曾報道,同樣定位解膩消食的好望水,餐飲是最重要的切入渠道。
相較于兩年前,元氣森林有更強的供應鏈資源——過去一年將自有工廠從2家提升至6家——自建工廠通常是飲料品牌具備一定銷售體量之后的做法,在這之前,尋找第三方飲料代工廠是業界普遍做法。
自建工廠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產能、產品創新以及配方獨特性的壓力,補齊了過去供應鏈“卡脖子”的尷尬局面。但對于終端銷量,也意味著有更高的預期要求,否則工廠成本投入便會變成包袱。
杏皮茶在餐飲渠道的熱銷有一個基本前提,采用了與元氣森林類似的無菌冷灌裝工藝,可以在不加防腐劑的情況下,做到多達360天保質期。無添加概念且長保,是餐飲老板喜聞樂見的,意味著有足夠長的時間周期,測試可能的動銷表現。而對于元氣森林來說,可也意味著,可以在最小成本改動的前提下,為其騰出所需要的生產線。
據未來消費了解,元氣森林2022年目標之一是鋪進一、二線城市的餐飲渠道,而杏皮茶可能正是它的一員猛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