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接著卷:一年虧損1.45億,奈雪的茶還要玩跨界?
奶茶,作為新消費的代表性產品,在過去幾年中井噴式爆發,其中以奈雪的茶、喜茶為首的內地奶茶品牌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在營收不斷走高,甚至赴港上市的背后,奈雪的茶們卻深刻地感受到:卷不動了。
比創意,比品類,比品質,比聯名,比衍生品,在無數的競爭之后,奈雪的茶試水自動奶茶機,試圖用智能設備進一步提高其收入能力。
市場卻對此并不買賬。6月27日,高盛公司將奈雪的茶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格為5.4元港幣,距離現價7.2元港幣仍有25%的下跌空間。
疫情影響反復,奈雪的茶將跨界玩了個遍,虧損卻仍然逐年擴大。
新消費浪潮過后,奈雪的茶們將如何立足于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高科技的加成能夠使其走出困境嗎?
2022年3月29日,奈雪的茶發布其上市后的第一封年報。
根據年報顯示,2021年奈雪的茶總收入為42.96億元,相比于2020年的30.5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40.5%。
奈雪的茶創立于2015年,打造“茶+軟歐包”模式的產品線,在喜茶尚未擴張至廣東省外時就率先布局江浙滬等沿海地區,截止2021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已經開出817家門店。
作為新式茶飲的領頭羊之一,奈雪的茶率先在港股上市,2021年6月遞交上市上市申請書,截至2022年6月30日,奈雪的茶股價為6.65元港幣,市值114億。
雖然年報披露2021年奈雪的茶營收大幅上漲,但是經調整的凈虧損達1.45億,和2020年相比,由盈轉虧,下滑幅度較大。
從奈雪的茶招股書到年報披露,奈雪的茶從2018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由9.1億元上漲至42.96億元,凈虧損金額從0.66億元擴大至1.45億元。
奈雪的茶的虧損和其高速發展的策略無法分割。2021年,奈雪的茶凈增326間奈雪的茶茶飲店,擴張到80個城市,且均為奈雪的茶直營店鋪。
即使在2021年的虧損情況之下,奈雪的茶依然選擇了高速擴張。根據年報披露,奈雪的茶預計在2022年新開350家茶飲店,店鋪總量預計突破一千家,且開店位置則選為一線以及新一線城市。
奶茶店利用增加門店,提高其市場占有率的方法來培養消費者的想法本身沒有問題,隨著開店的密度增加,消費者也會在市場中養成相應的消費習慣。
而高速擴張的代價就是虧損進一步擴大。根據奈雪的茶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一般選用180平米到350平米之間的標準店鋪,所以其平均開店成本為18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由于其率先上市,資金相比于其他茶飲更為充裕。而與奈雪的茶不同的是,茶飲行業的其他參與者,都在2021年這個茶飲市場的巨大拐點年,選擇了告別大量開店、極速擴張的策略,而轉向精細化經營管理。
2022年3月,奈雪的茶宣布降價。根據其官方口徑,奈雪的茶將全面告別“3”字頭,且推出9-19元輕松系列。
然而仔細一看,這里面的降價又并不是那么明顯,奈雪看起來降價了,然而對于其本來30元的價格,調整為29元,實際僅降價1元。縱觀菜單,實質上至多降價3元。
奈雪的茶、喜茶等新式茶飲在極速擴張之后,高利潤仍然抵擋不住成本的提高。而成本的提升則意味著單杯價格的不斷攀升,篩選出更為稀少的客戶。更稀少的客戶,更高的價格必然會導致奈雪的茶、喜茶這樣的品牌,成為奶茶這種普通產品中的奢侈品,消費潮過去后,若是不選擇降價,就會被市場所拋棄。
內憂外患之下,奈雪的茶推出自動奶茶機。
這個招股書和年報中都被多次提及的“自動奶茶機”究竟是什么?
奈雪的自動奶茶機可通過識別訂單準確調配茶湯、果汁等原料,在自動奶茶機的加持之下,員工的工作僅僅是在制茶前打印訂單和準備對應的杯子,以及最后的搖茶、封裝。
同時,在自動奶茶機的幫助之下,能夠更加精準地投放原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的現階段之下,可以使得材料利用率更高,降低不必要的損耗。
目前,奈雪自動奶茶機器已經在廣州、深圳等多家門店投入使用。此舉在于用更低的人工費用、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來抵抗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在奶茶單杯價格必須要求降低的情況下,智能化改造似乎是奶茶制造商的最后一個法寶。
奈雪的茶的成本結構和眾多餐飲企業相同,最大的支出來自于租金、原材料和員工薪酬這三塊。而奈雪的茶、喜茶這些定位高端的新式茶飲企業所開設的門店多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核心中心商圈,集中在高租金、高人口流動的廣場,相比于一點點等中低端茶飲,更進一步提高了其租金成本。
在原材料和租金降無可降的情況之下,尋求智能化自動化的工程來替代高昂的人力,看起來順理成章。
奶茶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從簡單的奶粉加茶更迭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經過水果茶、冷泡茶、各種配料、各種奶蓋搭配的種種組合,這個行業的風口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2021年,新式茶飲行業完成了幾十起融資,對外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超過140億,而2022年,投資者不再將目光聚集于新式茶飲行業,隨之轉向了咖啡等新風口。
加之疫情影響,奈雪的茶、喜茶、樂樂茶等定位高端的茶飲主要布局地上海、北京、深圳的消費一落千丈,奶茶店門不再想著擴張,活下去成為了更為重要的事情。
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升級,成為了奶茶行業共同的重大課題。
喜茶率先推出的喜茶GO門店,以及其設立的智能取茶柜就是一次重要的嘗試。供應鏈或者門店管理,新式茶飲似乎必須加大資金投入至智能化改造,才能在越來越卷的現狀中撕開一條活路,把品牌撐下去。
與奈雪的茶們為代表的定位高端的新式茶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蜜雪冰城為代表的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定位低端市場,主打加盟模式的蜜雪冰城主要收入來自于加盟商的加盟費和統一提供的原材料和器材,而如何創造更大的營收則是加盟商需要考慮的事。
這種模式與奈雪的茶們不同,由于定位高端,奈雪的茶、喜茶們需要堅持手作和直營。
巨大的下沉市場自然是奈雪的茶、喜茶等眼中的香餑餑,然而沖擊低端市場并沒有想象中容易。不管是奈雪的茶降價還是喜茶推出喜小茶都沒有成功,且從數據來看,中低端市場的新式茶飲市場較于高端茶飲市場更為殘酷。
營銷,改革,推出新產品,新型門店,一切故事都講完之后,奈雪的茶和喜茶等高端茶飲還是無法控制地變得更為趨同和相似。
讓我們撥開所有泡沫看向本質,奈雪的茶們的相似終究還是因為行業的低壁壘而造成的高相似性。
在疫情時代,新消費浪潮褪去之后,新式茶飲還能有什么突破,或者說,要如何有大步走的創新才能重新贏得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這是企業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也是想要在這一波風口過去之后活下來的根基。
在這種情況之下,奈雪的茶花大量資金研發的自動奶茶機的出現,也算是一次值得肯定,且不得不做的重要嘗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