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Soul,給我上了一課
在“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不充值就加不上好友、聊不了天、發不了表情、看不到感興趣的人。這樣的Soul,狠狠給我上了一課。
這個社交平臺中的異類,2016年上線,其誕生和壯大的故事,其實都沒什么新意。早年靠著類似于陌陌的模式發展,通過瘋狂燒錢砸廣告暴得大名,并積累3160萬月活,近年才貼上了元宇宙的標簽。
集納了二次元風格、漂流瓶功能、婚戀網站吸金模式的Soul,最終能否成為年輕人的虛擬精神家園?
01
入局
“不開心,你就來Soul啊”……
在快手等互聯網平臺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下,在一個emo的陰天下午,我終于裝上了Soul APP。
注冊登陸之后,經過一系列的“靈魂自測”,才能進入Soul。用戶畫像是這個虛擬世界的運行基礎,公司在提到與其他社交網絡的不同時指出,Soul專注于虛擬身份、豐富的用戶原創內容、去中心化分發、基于興趣圖譜及個性化用戶和內容推薦的開放式關系。
從頭像設置、標簽選擇到用戶分類,Soul透露出濃濃的二次元風格。這里的確是年輕人的天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其月活躍用戶中有74.9%為Z世代(新時代人群,通常是指1995年-2009年出生的這一代人)。
截至2021年底的最近12個月,Soul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3160萬,平均日活930萬,月均付費用戶170萬,每位日活的日均使用使用時長達到45.3分鐘。
在規模龐大且不斷增長的中國移動社交平臺時長,微信的地位無法撼動。所以,能夠存活下來的中小玩家,都得有幾把刷子,且與微信差異化競爭,比如說陌陌和Soul。
2015年,管理咨詢行業的資深人士張璐,親自下場開啟互聯網創業,次年,移動應用程序Soul上線。
在騰訊投資、元生資本、五源資本以及游戲小巨頭米哈游等機構的資本加持下,Soul迅速崛起,2018年月活破百萬,2021年1000萬,年底平均月活便突破3000萬。
Soul原計劃2021年5月赴美上市,因故取消。今年6月30日披露IPO招股書,向港股發起沖擊。
02
吸金
Soul的用戶量雖然無法與微信、微博、陌陌等社交軟件相比,但吸金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在Soul,大量的功能被設置為付費后使用:類似于漂流瓶的好友匹配功能中,靈魂匹配和語音匹配分別有25次和3次的免費機會,但是你需要付費才能提高匹配概率;找到了好友,你需要刷禮物才能進入聊天界面,聊天想發表情包?對不起,請先充值;后臺會不斷刷新有多少人看過你的資料,想成為你的好友,但是,你需要付費才能讀取這些名單……
總之,如果你想免費使用Soul,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為了方便你氪金,它甚至還直接將花唄鏈接掛在了付費按鈕下方。
其流量變現的能力,比視頻網站們自定義VIP的騷操作不知道高明了多少,更是比世紀佳緣、百合網等婚戀網站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種商業策略的結果是,2019年-2021年,Soul用戶的付費比例分別為2.3%、4.5%、5.2%,平均每月每付費用戶收入分別為21.9元、43.5元、60.5元。
虛擬禮物和會員訂閱產生的增值服務收入,一直占據公司收入的絕大部分。2020年和2021年,Soul分別推出廣告和商城等多元化的變現模式。合力之下,公司營收規模暴增,報告期內分別為7070.7萬元、4.98億元、12.81億元,兩年增長了17倍。
同時,公司毛利率從2019年的48.6%,增加至2021年的85.2%。
但是,業務虧損卻越來越嚴重。2019-2021年,Soul母公司Soulgate Inc.凈利潤分別為-3.53億元、-5.79億元、-13.24億元。
主要原因為,最近3年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支出了2.04億元、6.21億元、15.13億元。
我在快手等平臺看到的引流廣告,各大應用商店的推薦位,等等等等,都得由真金白銀來買單。幾十個億燒出去,終于換來了用戶增長。
所以,Soul沒有新故事。它的起步,與陌陌早期定位相似;它最終崛起,更是依靠中國移動互聯網最常見的燒錢模式。
03
未來
燒錢,短期能解決社交平臺的用戶增長問題。但是,對于Soul來說,更迫切的問題是,在氪金密度如此之高的背景下,如何通過平臺運營,長期性地把用戶留下來。
Soul是社交領域少有的主動運營型平臺,只要你是Soul用戶并保持在線,APP會經常性地給你發送各種被匹配的信息,迫使你進入用戶界面。
所以,在艾瑞咨詢的報告中,每臺設備日均啟動Soul的次數,在中國開放式移動社交網絡中排名第一;另外,私聊功能每名用戶日均發送私人訊息數量,也是最多的。
為了留住更多的用戶時間,你甚至可以直接在Soul APP上聽各種音樂。
Soul還推出了3D avatar功能,讓用戶們繼續保持虛擬身份,帶著“面具”視頻,大大提高了社交平臺的可玩性。因此,公司搭上了元宇宙的順風車,自我定義為“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
但是,無論它怎么豐富,我都準備義無反顧地離開這里。
成功的虛擬世界,最終都是要投射到現實生活。我們在網上購物,貨物要寄到我們手中;微信以工具性,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延伸;哪怕是在元宇宙的終極幻想《頭號玩家》中,游戲世界也是以現實為基礎來構建發展的。
大家在婚戀交友網站“一擲千金”,是為了感情投資、找到另一半。我每天在Soul上花錢去找別人聊天,最終能得到什么呢?
這就讓Soul陷入了和早期陌陌一樣的爭議。對于那樣的非正常“標簽”,陌陌、Soul內部的態度其實都是一樣的,怕它沒有,又怕它真的有。
完全沒有,它可能就無法從一家獨大、白骨累累的社交賽道中脫穎而出。有,則可能面臨來自法律和道德意義上的多重風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