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以下項目,基本上融不到資了
“腰部以下項目基本上融不到資了。”
這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在最近演講中的一句感嘆,他透露目前市場上有20%的項目能接受比上一輪更低的價格融資。
無獨有偶,路透社報道盒馬鮮生正尋求以約60億美元估值融資,估值遠低于今年年初的100億美元估值。換言之,為了融資,盒馬主動砍掉40億美元估值,打了六折。生鮮電商這門生意的隱憂就擺在眼前——
上市一年的每日優鮮股價已經跌至0.37美元,瀕臨退市;叮咚買菜撤城,收縮戰線;去年喊著IPO的美菜網、錢大媽也變得靜悄悄,還有美團、京東、拼多多等巨頭旗下的社區團購,都在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競爭局面。
盒馬的估值縮水,也是一級市場的一縷縮影。除了消費,估值下調的一幕也正在半導體、新能源、大健康等科技賽道發生著,除了少數頭部項目依舊備受追捧,目前絕大多數創業公司都在排隊降估值。估值下調這一幕,正在蔓延。
01
盒馬尋求融資,估值半年砍40%
VC/PE在觀望
這是盒馬創立以來首次開放融資。
創立于2015年,盒馬在2016年1月開出首家門店,被視為阿里巴巴新零售樣本。2019年底,盒馬從獨立事業板塊降至事業群子業務板塊。直到2021年6月阿里宣布組織升級,全面推行經營責任制,盒馬則升級為獨立事業群,正式開始自負盈虧。
彼時盒馬曾明確提出,要勒緊褲腰帶,從單店盈利提升為全面盈利。2022年開年首個工作日,盒馬CEO侯毅曾在內部信中指出,今年公司的目標是從單店盈利提升為全面盈利,并強調了線下業務的重要性。期間,不少盒馬員工在社交平臺透露,侯毅曾多次在內部強調,盒馬要進入“艱苦創業”階段。
隨后,盒馬啟動融資的消息不脛而走。其實早在今年1月中旬,彭博社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阿里巴巴集團正在考慮為盒馬鮮生尋求獨立融資,擬估值為100億美元。不過此時阿里方面并未決定盒馬的融資規模,100億美元為暫定估值。
當時,國內一些知名VC/PE都陸續接觸洽談過融資事宜。今年3月底,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VC投資人向投資界披露了當中的融資細節,直嘆盒馬“估值太狠,很多同行都聊過,私下吐槽估值太高。”
這并不是一級市場融資的好窗口。如我們所見,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反復導致大多數行業按下暫停鍵,也嚴重影響了生鮮業務。同時,上半年一級市場冷清境況有目共睹,尤其消費賽道更是首當其沖,手上還有子彈的VC/PE已經緊急放慢節奏,珍惜出手機會;再加上二級市場市值回調,一級市場估值過高的矛盾立馬浮現出來。
所有VC/PE都在觀望中期待估值降下來。最先妥協的往往是創業公司——最新消息是,盒馬擬以約60億美元估值從外部投資者籌集4億至5億美元的資金,但金額還遠未最終確定,財務條款有可能發生變化。盒馬補充稱,歡迎優秀的投資者來幫助其發展,但其目前有健康的現金流,沒有立即籌集新資金的壓力。
發展至今,盒馬的主要業態包括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生鮮奧萊等。但在2022年盒馬陷入了不同程度的風波中,如繼去年開店潮后,盒馬鮮生在今年啟動了門店優化,關閉了部分門店;盒馬鄰里也在今年4月退出了北京、西安、成都、武漢4城,還有甚囂塵上的裁員潮,加快了“降本增效”的步伐。
有業內人士分析,盒馬首次融資并不順利根本原因在于生鮮電商遇冷,并非優質投資標的。這是一個重資產賽道,供應鏈方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不得不艱難尋求規模和盈利的平衡,目前絕大多數生鮮公司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無論是社區團購模式、前置倉模式還是零售+外賣+餐飲模式,都在苦苦掙扎。
熱錢退去,即便連盒馬這樣的超級頭部項目也不得不下調估值,這對于所有正在融資的創業公司而言都是一記警鐘。
02
VC/PE傷心賽道
每日優鮮瀕臨退市,叮咚買菜撤城
VC/PE的猶豫不是沒有道理。時至今日,生鮮這片江湖還沒有贏家。
上個月是每日優鮮登陸納斯達克IPO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每日優鮮發行價13美元,首日市值曾達到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創造了“社區零售數字化第一股”。
一年匆匆,今非昔比。4月下旬以來,每日優鮮股價接連創新低,股價始終低于1美元,僅為高峰時期的1%。2022年6月初,由于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跌破1美元,每日優鮮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函,要求每日優鮮需在180天內,即2022年11月29日之前重新符合最低股價要求。
輿論洶涌,每日優鮮公開回應表示:(納斯達克)的通知函不會影響到公司業務運營及ADS(美國存托憑證)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交易,公司將采取措施在規定的寬限期內恢復合規,同時將盡快披露年報。
從業務上來看,每日優鮮也并不好過。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每日優鮮3天內連續關閉了9個城市業務。社交平臺上也不斷涌現每日優鮮用戶、員工等發帖討論平臺“清場華東區辦公室”、“躺平”、“裁員”、“賣身”等傳聞也在流傳著,不甚唏噓。
與每日優鮮同期上市的叮咚買菜,也在收縮戰線中。從今年5月開始,叮咚買菜就啟動了“撤城”模式,相繼關閉了天津、河北、廣東、安徽等多地業務。對此,叮咚買菜方面曾回應表示,公司并不存在“大規模撤城”,系個別前置倉變動為正常業務調整,調整規模較小,并未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虧損,是懸在生鮮電商平臺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如今來看,行業內還未誕生一家盈利的生鮮電商公司,而它們的艱難處境也直接傳導至二級市場。如叮咚買菜最新盤面顯示,股價5.59美元,總市值為13.19億美元,較發行市值已經蒸發超40億美元。
無盡燒錢的生意終不可持續。回想前兩年消費投資最火熱的時候,錢大媽、美菜網、多點生鮮等一眾生鮮玩家排著隊去IPO,但IPO敲鐘之日仍遙遙無期。此間,生鮮主導的社區團購風口終于熄火,一批獨角獸接連倒下,互聯網大廠也開始匆匆轉場。
曾幾何時,“得生鮮者得天下”的口號響徹VC/PE圈,生鮮也被創投圈視為移動互聯網的最后一塊洼地,投資人為之瘋狂,但喧囂過后是無盡的反思。如今,已經沒有人再愿意多提生鮮電商的故事。
03
上半年KPI進度0
腰部以下公司已經融不到錢
盒馬下調估值融資并非個例。正如VC朋友判斷,上半年不少創業公司賬上的錢可能還沒花完,下半年的融資考驗才真正開始。
回顧2022上半年,在疫情反復、監管環境變化、地緣政治不穩定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情緒有所波動,我們從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中也能窺探一二。報告顯示,上半年,中企境內外上市192家,首發融資額合計約人民幣3157.8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9.6%、28.6%。
這其中,VC/PE支持的IPO數量及融資額都有所下降。上半年,有133家上市中企獲得VC/PE支持,同比下降40.1%。同時,VC/PE支持的IPO總融資規模約為人民幣1800.32億元,同比下降45.5%。VC/PE正在重新評估投資和退出策略。
退出端的數據在下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VC/PE募資和投資的進度。以今年5月為例,2022年5月VC/PE市場共計201支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同比下降52.6%;披露募集金額的198支基金共募集518.55億人民幣,同比下降40.6%。投資案例數量同比下降67.3%,披露的總金額也同比下降77.5%。
大多數VC/PE緊踩著剎車,有的甚至還未出手過一個項目。“今年好難,我們機構上半年業務部門KPI完成度0%,投資達成0%,投資退出0%,集體精致擺爛。”一位投資人朋友無奈說,“為了完成任務,下面的投資經理快變成業務員了。”
當VC/PE募資告急,投資數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效應也慢慢傳導至創業公司,估值下調的一幕正在各個行業蔓延著。不少投資人和創業者朋友曾向投資界傾訴他們所面臨的投融資處境,如——
華南一家成立僅3年的AI獨角獸傳出了裁員消息;國內一家明星GPU獨角獸融資出現了困頓,此前估值飛漲;半導體公司創始人開始放下姿態,愿意接受估值平輪;某大文娛獨角獸因投資人不滿估值,一再推遲上市;新飲品超級獨角獸半年估值少了50億美元,令人咋舌。
現實情況比想象中的更嚴峻。不止一位創業者曾發文感慨:當前資本市場的客觀因素已經到了最惡劣的時候,可能正處于幾十年一遇的低谷,融資環境極差。
在2022財新夏季峰會上表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透露,他從一些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有20%的項目能接受比上一輪更低的價格融資。即使是明星項目,比上一輪的加價率也從50%下降到10%-20%。
就連半導體、新能源這樣的熱門賽道,優秀公司的估值也比此前預期下降30%左右。腰部項目要想融到錢,今年的估值最高也就是去年同類項目的一半,“腰部以下項目基本上融不到資”。
大環境如此,“別糾結估值”是很多投資人給創業者的建議。一位從事餐飲新消費的創業者朋友坦言,前兩年他剛出來創業,正逢新消費投資最火熱的時候,他的項目第一輪融資就受到了大批一線機構的爭搶,投后估值令同行艷羨,“有的甚至連DD(盡調)都沒做,現在情況不同了,VC雖然追得很緊,但就是不出手。”
“還是先搏個合理的估值吧。”曾經被VC哄搶的畫面轉瞬即逝,于他而言下半年公司唯一的目標就是——活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