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餐飲新模式?“主食+炸貨+鹵味+中式點心”……
社區餐飲似乎成了疫情時代最確定的“掘金地”!
前有,紫光園、南城香等一批扎根社區幾十年的品牌逆勢而起;后有速食品巨頭“思念”、餃子頭部品牌“喜家德”紛紛入局開社區店……
而近期職餐發現,連賣炸糕的北京老字號“京天紅”都開出了一家社區便民食品商店,探索社區餐飲新模式。
它既賣剛需高頻的主食,又賣當下大熱的中式點心,還賣各種炸貨、鹵味、涼菜,嘗試用全產品線復合型門店模型,“盯”上顧客的一日三餐!
京天紅的社區店長啥樣?又能否探索出一條社區餐飲新路子呢?一起來看看!
老字號炸糕小店“變身”社區便民商店,
開賣主食、糕點、炸貨、鹵味……
京天紅1991年誕生于虎坊橋,此后成長為北京地標性美食小吃,以網紅炸糕最為知名。很多人為了買上一個京天紅的炸糕,不惜排上一小時的隊。
近兩年,京天紅也在嘗試轉型,先是進入一些購物中心和食品街開出檔口店,如今又開出了社區便民食品商店。
1、定位做“餐桌食品一站式供應商”
據了解,京天紅便民食品商店是京天紅旗下面向社區居民需求設立的門店,和一般便利店不同的是,這里只銷售食品。門店大眾點評主頁,直接標注著“您身邊的餐桌食品一站式供應商”。
從裝修風格來看,新店更加年輕化,店面以紅黃兩色為主,整體明亮通透,店頭紅色的大招牌上標注著“來自虎坊橋 始于一九九一”。店門看著不大,內部面積得有100多平方米。
門店開業當天,人頭攢動,目前也是非常熱鬧,且顧客以老年人居多,基本都是周邊的居民。
2、賣主食+鹵味+炸貨+中式點心,融合熱門品類
產品上,京天紅社區便民食品商店似乎把最受社區居民歡迎的一些品類全都囊括進來了,但仔細一看又不是大雜燴。
例如主食類,有老北京人愛吃的糖火燒、發糕、糖花卷、麻醬燒餅,也有日常的包子、餃子等,旁邊還有個現做的煎餅攤,非常適合早餐的時候吃。
而在熟食區,有許多非常適合當下酒菜的鹵味,像各種風味腸、豬蹄、鳳爪、鴨翅、醬牛肉、烤雞等,還有口水雞、茄汁鲅魚、五彩涼皮等涼菜。
門店還有中式糕點區,既有蜂蜜蛋糕、核桃棗糕等傳統糕點,也有肉松小貝、夢龍卷、泡芙、麻薯等新中式烘焙。
另外,門店還保留了招牌的京天紅炸糕,除了桂花紅豆餡、茉莉綠豆餡,還推出了年輕人很喜歡的酸奶餡新口味,以及炸小河蝦、炸素丸子、炸蘑菇等各種炸物。
3、饅頭0.9元/個、口水雞6塊/份,價格走親民路線
在價格上,京天紅社區便民食品商店比較親民。尤其是各種剛需高頻的主食,賣得非常便宜。饅頭會員價只要0.9元一個,燒餅、豆包都在1元到2.5元之間,餡餅3到5元不等,雜糧煎餅8元一個……
糕點類價格和市場上其他品牌差不多,各類肉松小貝均價為29.8元/斤,麻薯26.8/斤,盤撻6.5元/個,榴蓮酥3元/個。
每種商品都有會員價,剛開業時能辦會員卡,39元一張,一年可以免費領100個饅頭,一天限領5個,這個對周邊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非常有吸引力,門店還有粉絲福利群。
4、明檔制作,主打“現烤”、“現做”
雖然叫食品商店,但是和一般食品商店不同的是,京天紅旗下的這家店不賣包裝食品,主打“現場制作”。
每個產品區都是透明玻璃,顧客可以直觀地感受制作過程,糕點現場烘焙,炸貨全都是現炸,雜糧煎餅也是現做,顧客買到的時候全是熱乎乎的。
聚焦“一日三餐”的復合型門店,
或將成社區餐飲新模式?
社區餐飲在疫情下大火,但實際上也并不是那么好做。
因為社區餐飲大多以高頻剛需的主食為主,產品結構很難做出調整,而且價格又必須走低價親民路線,使得社區餐飲店要想真正存活下來難度非常大。
當下大家都在摸索社區餐飲的打法,京天紅作為一個自帶“餐飲基因”的老字號,也開始加入探索的“大軍”。
它的探索能不能給社區餐飲一些啟發呢?
1、踩中社區餐飲“風口”,老牌餐企順勢轉型連開兩店
在疫情常態化的近幾年,能給人們提供高便利性,以及保持高粘性的社區渠道展示出來更強的生存能力。
北京的紫光園、南城香,以及上海的吉祥餛飩、山東的超意興……一批深耕社區幾十年的餐飲品牌也迎來了爆發增長。
掘金社區餐飲,老字號當仁不讓。
京天紅也已經有31年的歷史了,創立于1991的它起初還只是一家家常菜餐廳,后來因為店面被收回宣布閉店,沒想到留下來的炸糕檔口被人追捧,發展成為北京地標性小吃店。
如今,踩著風口的它再次轉型,從炸糕店變身社區便民超市,嘗試來分一杯羹。
據了解,去年10月份第一家京天紅便民食品超市就已經開業了,就在虎坊橋老店對面。想來第一家店在過去幾個月里應該運營得還不錯,才開出了如今的第二家店。
2、全產品線的復合型門店,覆蓋社區居民一日三餐
每個餐飲人都想拿下顧客的一日三餐,但是具體應該怎么切大家都在絞盡腦汁探索。
京天紅社區便民食品商店的探索或許能提供一些啟發。
仔細分析它的產品結構可以發現,它用“主食廚房+鹵味檔口+中式點心”的復合型門店,探索全場景、全時段、全客群的覆蓋。
全場景:既有主食、拌菜這類適合帶回家吃的食品,也有可以滿足休閑場景的鹵味小吃、中式糕點。
全時段:包子饅頭燒餅等主食可以覆蓋居民的一日三餐,而熟食鹵味、點心又能當下午茶。
全客群:兼具傳統的老年人愛吃的炸貨、小吃和年輕人喜歡的烘焙點心。
不過,京天紅便民食品商店的產品雖然很豐富,但是它在客單搭配上不是簡單地拼湊在一塊,既有低客單的主食,又有高客單鹵味。
復合型門店也沒有看起來那么容易做,看起來像是“大雜燴”,但如何把如此豐富的產品巧妙搭在一起,兼顧成本讓模型跑通,這可是一門極深的學問。
職業餐飲網總結:
復合型門店一定是未來社區餐飲的發展方向,但如何“復合”這是重點,也是難點。
京天紅便民食品商店對全場景、全時段、全客群的覆蓋嘗試,或許能給社區餐飲提供一個新思路。
未來它會不會成為繼紫光園后又一個成功跑出來的社區門店模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