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驟降35%,虧錢的阿迪達斯向中國認錯
曾是中國市場頂流的運動品牌阿迪達斯,如今陷入低谷期,國民好感度不斷下降,市占率一路走低,被迫淪為二流品牌,連品牌CEO都忍不住承認錯誤了。
近日,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羅思德在接受德國《商報》采訪的時候表示,阿迪達斯第一季度在大中華區收入大跌35%,除了疫情的影響外,是阿迪達斯自身也“犯了錯誤”。羅思德坦言:“我們不夠了解消費者,所以我們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國競爭商家們留下了空間。”
一石激起千層浪,#阿迪達斯CEO承認在中國犯了錯誤#的話題也沖上熱搜,截至目前,話題的閱讀次數超過3.8億。從網友的反應來看,阿迪達斯此舉并沒有收獲太多好感,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別掙扎了”。
微博截圖
羅思德還在采訪中表達了積極的預判,他認為中國市場最終不會放棄西方品牌。“中國市場會回來的,并且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但現實或許并沒有這么樂觀。
近日,阿迪達斯發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其中透露,市場復蘇速度低于預期。數據顯示,阿迪達斯第二季度營收55.96億歐元,同比增長10.2%,但凈利潤為3.09億歐元,同比下降24.2%。
從地區上看,大中華區延續了上一季度的頹勢,市場持續疲軟,本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5%。把時間線拉長,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收入已經連續下滑了5個季度。
銷售情況不佳也導致了庫存積壓,供應鏈成本上升。截至2022年6月30日,阿迪達斯庫存同比增加35%至54.83億歐元。8月4日的分析師會議上,羅思德點名了大中華區,稱其供應鏈問題讓公司毛利率恢復緩慢。
阿迪達斯CEO羅思德
市場的消極信號,影響到阿迪達斯在二級資本市場的表現,股價自去年8月以來就一直波動下跌,截至8月12日收盤,報每股88.63美元,總市值較去年8月高位大幅縮水,只剩下176.53億美元。
環境變了。相比起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品牌,現在國產運動品牌的業績更加穩定。中國國貨全面崛起,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等品牌,爭奪“國貨之光”的頭銜,品牌價值顯著提升。
6月中旬,BrandZ 2022年全球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安踏、李寧位列第8和第9名,品牌價值分別為37.72億美元、37.67億美元,安踏是去年以來第二次登榜,李寧的品牌價值同比增長86%。
前不久,李寧宣布8.4億元收購英國巨頭鞋企Clark,此舉意在通過收購以推進國際化、完善品牌布局。安踏這些年也有類似的策略,將FILA、迪桑特、可隆等一眾國際品牌收入囊中。由此可見,國潮品牌的野心不只在國內市場,它們以國內為起點,正向全球范圍推廣。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二季度,國內運動品牌表現好于國際品牌,未來會繼續看好國潮崛起趨勢延續。
正如羅思德所說,中國或許不會放棄西方品牌,但未來運動品牌一定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躺贏”的日子不復存在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