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反撲內地,新世界集團成買地急先鋒
震蕩之后,中國房地產市場當下的形勢如何?
萬科郁亮說:短期已經觸底,長期會緩慢溫和恢復。
旭輝林中說:市場正處在觸底到逐漸恢復的過程。
中南陳錦石說:行業當前還沒有觸底,預計還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相比之下,老牌港資新世界集團執行副主席鄭志剛則顯得樂觀且信心勃勃,他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觸底,未來一兩年內將復蘇得非常好。對新世界來說,這是一次收購土地和資產、獲得戰利品的好機會。
2021年1月,新世界中國地產已將公司總部落戶在了廣州,對外釋放了發力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信號,此后一直動作不斷。
今年4月26日,新世界發展和新創建集團發布聯合公告稱,擬與龍光基業、龍光交通和目標公司龍光貴梧簽訂股權及債權轉讓合同,新創建集團擬以19.024億元收購龍光貴梧40%股權、債權及應收股息。
9月5日,新世界發展公告最新進展,買方、龍光基業、龍光交通及目標公司經友好協商,同意終止原股權及債權轉讓合同,并同時訂立若干新協議,主要商業條款與先前公告大致相同。截至目前,收購事項尚未完成。
新創建集團是新世界發展集團旗下的多元產業上市旗艦,主要在香港及內地投資和經營多元化業務,核心業務包括收費公路、商務飛機租賃、建筑及保險,策略組合則涵蓋物流及設施管理。
公告表示,此次的收購事項與新創建集團的投資策略一致,預計將進一步加強道路業務作為新創建集團核心業務之一,并將進一步擴展新創建集團在內地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足跡。
龍光交通主要從事基建投資及營運,在四川及廣西營運四條高速公路。從股權結構來看,該公司由紀海鵬持股47%,汕頭市泰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股25%,姚美端、姚耀林、紀建德三名自然人分別持股17.5%、9%、1.5%。
新世界百億買地
前不久,鄭志剛表示,新世界集團計劃將在12個月內在土地上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抄底的地點包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等優質城市。
而在此之前,新世界已經有了一系列動作。
去年9月,新世界中國地產宣布投資70億拿下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夏街村舊村全面改造項目,擬打造總部經濟區、金融集聚區與美食休閑街區,引入K11集團旗下品牌、瑰麗酒店等。
12月,又于大灣區拿下3宗城市更新項目,包括深圳市光明區光僑食品廠改造、深圳市龍崗區188工業區改造及廣州市海珠區的"省二醫城改項目"。
今年4月,新世界中國還與招商蛇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涉及住宅開發、商業體打造、城市更新及舊改項目、股權及資產收購項目等多個領域。
在今年5月,新世界旗下新創建集團又斥資22.9億元收購成都、武漢兩個城市的6項物流資產。
據新世界發展2022中報,截至上半年末,其擁有約551.6萬平米的內地土地儲備,主要分布于廣州、深圳、佛山、武漢、上海、寧波、杭州、北京、沈陽及其他城市。
從業績數據上來看,內地市場也為新世界帶來了更多收入。期內,新世界在內地的物業投資收入達10.2億港元,同比上升16.7%;銷售額達93.4億元,整體合同銷售的平均價格超過每平方米3.8萬元,其中,以大灣區為首的南部地區貢獻了超過87%的銷售額。
港資低點入市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不賺最后一枚銅板。從經營風格上來看,港資房企普遍謹慎,在投資拿地上較保守,他們更看重長期發展,歷來的發展也較穩。但也正是這樣的投資策略,讓多家港資房企成功避免了市場危機。
前幾年,在房地產市場正火熱時,港資房企大幅拋售內地資產。當時,恒大充當了接盤俠的角色。2016年,僅在半年時間內,恒大共計花費超600億拿下新世界、華人置業、信和置地等港資房企的項目,涉及香港地標寫字樓美國萬通大廈、北京上海核心區項目、重慶大型綜合項目等,總建面超1700萬平方米。如今,深陷債務危機的恒大為求自保急于脫手多個項目。
近一年來,行業遭遇重大危機,民營房企紛紛減少或者停止拿地,港資卻摩拳擦掌欲抄底內地樓市。他們不僅資金充裕,因地處金融高地,資金成本也有優勢。
在去年12月,在武漢第三次集中供地中,瑞安聯合武漢城建集團,以165.27億元的底價拿下武昌灣三宗地塊,成為武漢“新地王”。
今年年初,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直言:“如今內地房地產企業中有很多在財務上比較困難,這反而可能成為恒隆買地最好的機會。”2022年,恒隆將繼續加大在內地的投資,并且主力發展高端商業物業。
目前為止,恒隆尚未在公開市場拿地。今年以來,港資在內地的步伐似乎有所加快。
1月,嘉里建設成功拿下上海市黃浦區一宗土地,該地塊位于上海黃浦區核心地段,毗鄰外灘、豫園、南京東路步行街及人民廣場等地標,是以交通導向的綜合用途發展項目之一。
5月,在廣州今年的首輪集中供地中,和記黃埔下屬企業參與了一宗土地的競價環節。最終雖未拿地,但這是繼2012年之后,和記黃埔首次在內地土地公開市場上亮相。
6月,香港置地和招商蛇口、徐匯城投聯合體以47.33億元,觸頂競得徐匯區斜土街道兆豐路住宅地塊。
7月,在上海的第二次集中供地中,香港裕華聯合金地集團全資子公司競得上海嘉定區一宗地塊。
郁亮說,國內住房的剛需仍舊很強,房地產仍有10萬億的市場。以此看來,留給港資和內地優質房企的機會依然不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