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國際化業務組織調整 此前已有多輪人事變動
9月15日,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快手國際化業務組織迎來調整。本次調整后,國際化原產品和運營負責人徐智威接下來將只負責產品,運營業務則將由國內主站業務轉崗而來的陳稷負責,二人均向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匯報。原國際化技術、增長團隊負責人王美宏已離開國際化事業部,轉任CEO助理。
據悉,今年8月5日,快手發布內部郵件稱,已成立新一屆經營管理委員會,并宣布了一項涉及多個部門的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其中,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分任國際化業務負責人。
此前,在今年3月,快手進行了國際化事業部組織架構調整,在事業部內單獨設立國際化商業化部。國際化事業部原負責人仇廣宇宣布因個人原因離職,未來,國際化事業部產運和商業化兩大板塊業務將直接向程一笑匯報。
這也表明,快手國際業務進一步受到重視。
馬宏彬于2017年加入快手,曾任快手戰略分析負責人、運營負責人以及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并擔任快手“K3戰役”的總指揮。一直被看作是快手“三號人物”和下一任“接班人”。
2019年中旬,快手CEO宿華曾發布內部公開信,明確提出在2020年春節之前沖擊3億日活的目標,這在快手內部被稱為“K3戰役”。為此,快手在2020年春晚以40億元拿下紅包獨家互動權益。
2020年上半年,快手宣布App及小程序全網平均日活超過3億。不過,彼時抖音日活用戶已經達到6億,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快手在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首次將國內和海外的經營情況分開展示。財報顯示,快手國內業務實現單季盈利,經營利潤超9300萬元人民幣,這是快手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盈利,而實現盈利主要歸功于成本控制。
海外方面,快手二季度海外總營收為1.0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28%,環比增長超一倍。經營虧損由2021年同期的43.68億元,也大幅收窄至16.06億元。截至6月底,快手海外市場單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60分鐘,為國內業務的近一半。
據悉,快手在2016年底啟動國際化戰略,隨后快手國際版短視頻產品Kwai在俄羅斯和韓國等地區上線。2017年4月,快手國際化團隊獨立運營。
不過,隨著字節跳動在全球化加深布局,快手以往通過“燒錢換流量”方式換取市場份額的方式迎來巨大壓力,海外營銷費用始終居高不下。
2021年,快手國際化業務投入超過100億元,但并非達到預期。快手旗下短視頻產品Zynn短暫上線后被關閉,海外市場份額已被抖音旗下短視頻產品TikTok趕超。而在市場布局方面,快手由全球擴張轉為僅在巴西市場與TikTok競爭。
此外,隨著去年10月宿華卸任快手CEO,程一笑接任,快手高層變動也十分頻繁。
去年10月,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離職;今年1月,金秉接任鐘奕祺成為快手新任CFO;2月,快手國際化東南亞市場負責人Zack離職;3月,快手宣布國際化事業部負責人仇廣宇因個人原因離職;6月,快手商業化算法負責人李勇保離職。
此前,據雷峰網報道,原快手CEO宿華業務助理彭佳曈在今年8月已離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