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急于撇開「科技」標簽
來源/36氪
撰文/鄭燦城
這可能是一次為數不多的有大企業想和「科技」撇清關系的事件。
整個國慶期間,海天味業因為「�?怂箍萍肌共粩鄾_上熱搜。節后一開盤,海天就大跌了約8%,這個消息還利好隔壁千禾味業,截止發稿,千禾味業還是漲停板。
「�?怂箍萍肌棺钤鐏碓从谟螒颉队⑿勐撁恕�,指的是一種將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頂尖技術。短視頻大V辛吉飛用它來形容食品的不合法加工。
比如辛吉飛在視頻中演示的「科技醬油」:不用一點大豆、小麥,只用食鹽、味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劑兌水就能合成。為以假亂真,再兌一些真醬油,加入果葡糖漿和防腐劑。這樣的「科技醬油」外表和真醬油區別不大,視頻中辛吉飛品嘗,味道比真醬油還要好。
視頻播出后,一些網友想起了國內的醬油龍頭——海天味業。將海天的國內產品配料表和日本產品配料表對比,發現賣到日本的海天醬油配料表僅5樣——水、大豆、食用鹽、砂糖和小麥;而國內的產品配料表卻多得數不清,除了上述原材料之外,還多了一堆添加劑——焦糖色、谷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肌苷酸二鈉、三氯蔗糖和苯甲酸鈉等等。
就這樣,海天背上了“雙標”的罵名。為了應對,海天分別在9月30號和10月4號發了聲明,但因為說不到點上,聲明不但沒有起作用,反而讓事件愈演愈烈,一些網友更是直接倒掉了家里的海天產品。
海天味業聲明節選(9月30日),圖源官微
海天味業聲明節選(10月4日),圖源官微
一、海天:沒有雙標
首先,網友說的并不假,但也并不全對。
不全對的原因在于比較對象沒有可比性。網友所謂日本的醬油“無添加”,而中國的“有添加”,其實是拿著海天賣到日本的高端醬油和國內的低端醬油在做比較。
事實上,日本也存在有添加產品。比如在日本主流的購物平臺,就能夠看到同樣添加了谷氨酸鈉(一種味精)的味極鮮醬油;日本的海天海鮮醬油添加劑則更多。
日本海天味業味極鮮(左)、日本海天味業海鮮醬油(右),圖源日本電商平臺
而且,國內也有無添加產品。就以海天味業的產品為例,海天的0添加頭道醬油產品、海天的0添加金標生抽、配料表就只有水,非轉基因黃豆,小麥,食用鹽,白砂糖,酵母抽取物6種;海天的0添加味極鮮,更是在宣傳圖上特別指出,未檢出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和甜味劑(三氯蔗糖、安賽蜜)。
海天0添加產品,圖源海天旗艦店
海天味業在昨晚發的公告也澄清了這一點,公告指出:“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海天味業)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
海天味業澄清公告節選,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其次,消費者不需要擔心買到視頻中的「科技醬油」。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食品配料表需要遵循幾個原則:1)無論是制造環節還是加工環節,配料表按加入量遞減排列;2)加入量補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如果真按視頻所說的那樣,那配料表就會是水排在第一位,食鹽排在第二位,其他添加劑隨后,然后才是真醬油里的大豆和小麥。辛吉飛在視頻所說,其實指的是一些不良餐飲店。
第三,消費者也不需要擔心市面上買的醬油添加劑過多。因為只要從海天正規渠道賣出來的真品,添加劑含量都肯定符合國家標準。
二、加不健康,不加貴
值得說明的是,“0添加”只是醬油的其中一個前綴,其他的前綴還包括“特級、有機、薄鹽/輕鹽”等等。特級和氨基酸態氮的含量相關,這個指標可以判定醬油的發酵程度,含量越高代表品質越高,鮮味越好;有機和原材料大豆、小麥有關;薄鹽顧名思義和鹽的含量有關;
醬油國家標準,圖源海天旗艦店
零添加和添加劑的含量有關,那么配料表上一長串的添加劑到底是什么?根據用途可以分為著色劑、增鮮劑、甜味劑、味精和防腐劑等。前四種主要是為了讓醬油吃起來味道、口感、風味更好;
醬油添加劑用途,36氪不完全統計,36氪整理
有趣的是,沒加防腐劑的醬油,在貯存條件上標的是冷藏;而加了防腐劑的醬油,在貯存條件上的口徑就變成了常溫保存,冷藏更佳。而冷藏的醬油并不方便拿取,不符合多數人的使用場景。
換句話說,至少從儲存的角度,醬油里的防腐劑可能就是必要的。
根據歐睿數據,中國醬油行業市場份額前7的企業分別為海天(20.6%)、美味鮮(5.1%)、李錦記(5.0%)、欣和(4.4%)、味事達(3.4%)、加加(1.8%)和千禾(1.5%)。注:括號內為市場份額
36氪通過公開資料查看這7家企業的產品發現,除排名第七的千禾味業以外,前六名的產品都涵蓋“有添加”和“無添加”,且同一品牌的無添加產品要比有添加產品價格更高;比較不一樣的是,千禾味業只有無添加產品,但產品價格普遍比其他品牌更高。
雖然價格更高,但零添加是大勢所趨,這是因為消費升級趨勢下,人們在飲食上更加追求健康。如果按價格來區分中高低端產品,上述提到的中國TOP7醬油企業,產品價格都是中端起步,每500ml價格在5~12元,12元以上的超高端產品僅海天味業和千禾味業有覆蓋。
這點從海天的產品結構也能夠得到印證。2010年-2019年,高中低端占比從1:6:3升級到4:5:1,中高端從原來的7成上升到9成,低端從3成降低到1成。
三、消費者要的是真誠
話題回到海天味業。
這家在1955年就成立的醬油企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將近4000億的市值。翻看近10年的財報,即使遇上疫情,海天味業收入和利潤從未有過下降。2021年,海天味業營收250.0億,其中歸母凈利潤就有66.7億;2022H1營收135.3億元,同比增9.7%;歸母凈利33.9億元,同比增1.2%。
支撐海天業績穩定增長的,是海天的高毛利和高凈利。根據招商證券數據,海天的毛利率在近6年都保持在40%左右,處在行業領先的位置。又因為海天味業品牌效應強、用戶粘性高、具備渠道優勢,海天味業的四大費用比同行要低很多。比如2021年期間費用率只有4.7%,同行在20%以上。因此,海天在凈利率上有絕對優勢。
不光凈利率高,海天的周轉率也高。簡單來說,凈利率是衡量企業一次周轉賺的錢,周轉率就是衡量企業一年能周轉幾次。得益于渠道管理能力,在過去的2021年,海天味業的存貨周轉率為7.1(一年放了海天產品的貨架能賣出去7次),差不多是第二名千禾的2.5倍。
這也就為海天帶來了強大的現金流。這些現金流能夠幫助海天切入新的賽道,發掘新的增長曲線。
市占率上,海天味業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加。且調味品行業格局分散,海天味業還有搶奪市場和整合的空間。綜合上述因素,海天被冠上了“強者恒強”的名號。
這可能也是海天作為一個食品加工企業,年增長率僅10%左右,就擁有50倍多倍PE,比同行其他要高的多的原因之一。
在疫情餐飲需求不足影響之下,調味品行業一個大的變化是B端占比減少,C端占比增加。在這個時候下沉零售端顯得更為重要。
“億萬人在意的,也是我們在意的”,這是海天味業在宣傳片中提到的一句話。這次事件反映出,消費者不僅在意產品品質,還在意一家企業是否能真誠地解答消費者的疑惑,畢竟誰也都不會想要既花錢還受氣。
所以對于海天來說,更加需要提升的,是真正知道消費者在意什么,而不是在事情一開始就和消費者劃清界限。一旦站到消費者的對立面,也只能是贏了官司,輸了民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