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白酒企業三季報出爐:增勢放緩,洗牌加速
出品/聯商網
撰文/西泠雪
圖片/聯商圖庫
2022年前三季度,白酒行業迭代加速,市場競爭激烈,頭部白酒企業雖然業績向好,但相比以往增速有所放緩。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20家白酒上市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總額約為2658億元,平均營收約為133億元;凈利潤超過1000億元。
從營收規模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2家企業營收超過500億元;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4家企業營收在100億元以上;順鑫農業、今世緣2家企業營收在50億元以上。
此外,舍得酒業、迎駕貢酒、水井坊、口子窖、酒鬼酒、老白干酒6家企業營收超過30億元;金徽酒、伊力特2家企業營收超過10億元,剩余4家企業營收不足10億元。
從營收增幅來看,有17家企業營收實現正增長酒鬼酒、巖石股份、皇臺酒業3家企業增幅在30%以上,其中皇臺酒業增長最快,增幅達到183.98%。順鑫農業、伊力特、天佑德酒3家企業營收下滑。
增長背后,增勢放緩
2022年前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企業營收總額約為2658億元,平均營收約133億元。
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等15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順鑫農業、金徽酒、伊力特、巖石股份4家企業凈利潤有所下降,而順鑫農業、伊力特營收凈利均有下滑;金種子酒凈利潤出現虧損。
前三季度,貴州茅臺營收、凈利潤穩居首位,五糧液位居第二位,洋河股份位居第三位。
根據貴州茅臺發布的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71.6億元,同比增長16.77%;實現凈利潤444億元,同比增長19.14%。
其中,第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收295.43億元,同比增長15.61%;凈利潤146.06億元,同比增長15.81%,相比今年第一、二季度同比增速有所下降。
在剛過去的10月份,茅臺整體呈現下跌趨勢,僅有1個交易日實現收漲,其余均下跌。一個月內股價共下跌約28%,與2021年2月的最高點2586.91元/股相比,股價近乎“腰斬”。
有業內人士表示,最近一個月來的的茅臺大跌,主要是受到相關資本撤離、疫情以及消費疲軟等原因綜合所致。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茅臺看似穩增的背后,增勢卻在逐步放緩。
今年前三季度,五糧液營收約557.80億元,同比增長12.19%;凈利潤199.89億元,同比增長15.36%。
值得注意的是,五糧液在前三個季度中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目標,是白酒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每個季度營收、凈利潤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的企業,這也是五糧液連續第27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
不過,相比其他白酒頭部企業,五糧液的總體增速并不突出,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企業的增長表現均優于五糧液。
同時,受疫情等原因,白酒行業普遍承壓,上半年五糧液也出現了噸價提升和銷量下滑的現象。
對此,五糧液在財報中稱,這是因為五糧濃香公司優化產品結構,向中高價位產品聚焦;同時受國內疫情多點反復態勢及上年同期低價位產品銷量基數高綜合影響所致。
20家白酒企業中,主營二鍋頭的順鑫農業為營收與凈利潤下降最多的企業。前三季度,順鑫農業營收91.06億元,同比下降21.57%,凈利潤0.28億元,同比下降92.58%。
順鑫農業曾在半年報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白酒產業受疫情影響,部分核心市場營銷有所放緩,為產品結構調整工作留有空間,銷售額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不過,有數據顯示,從2021年一季度至今年三季度,順鑫農業已連續七個季度虧損。
東莞證券認為,短期看,白酒板塊受市場情緒擾動更大,從業績來看,大部分白酒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實現穩健增長,基本面彰顯韌性。如果后續疫情出現邊際改善拐點,預計白酒消費場景將陸續恢復,需求有望復蘇回暖。
產業集中,洗牌加速
近年來,我國白酒產量呈現不斷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6-2021年,我國白酒產量分別為1358.4萬千升、1198.1萬千升、871.2萬千升、785.9萬千升、740.7萬千升、715.6萬千升。
與此同時,白酒行業產業集中度在上升,產能逐年向優勢產區集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為1578家;2021年,這一數字下降到965家。
有分析認為,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減少,說明大量中小型白酒企業被兼并洗牌,優勢資源正在向優勢產區集中,品牌資源向名酒企業集中,白酒行業進入品質提升和優勝劣汰的發展階段。
隨著消費升級,中國白酒行業已逐漸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白酒市場出現“長期不缺酒,長期缺好酒”的現象,產業集中化、品牌化、品質化趨勢明顯,優質白酒及中高端白酒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優質產能供應依然緊張。
2021年,貴州茅臺、五糧液等8大頭部酒企產量占全國白酒產量的20.67%,營收占比達45.89%,利潤占比達58.18%。
近日,五糧液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115.03億元進行產能擴建、門戶區項目建設等。按照規劃,五糧液釀酒產能將提升至20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五糧液,今年以來,茅臺、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緣、舍得酒業以及水井坊等多家企業也曾相繼宣布新增投資及相關產能擴張計劃,投資規模將達數百億元。
今年1月,貴州茅臺發布了擴產計劃,擬投資41.1億元實施“十四五”醬香酒習水同民壩一期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產能約1.2萬噸、制曲產能約2.94萬噸、貯酒能力約3.6萬噸。
隨后在2月,今世緣發布公告稱,擬投資90.76億元實施南廠區智能化釀酒陳貯中心項目,以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本項目完成后,預計將新增優質濃香型原酒年產能1.8萬噸、優質清雅醬香型原酒年產能2萬噸、半敞開式酒庫儲量8萬噸、陶壇庫儲量21萬噸;公司制曲生產能力將達到10.2萬噸/年。
今世緣表示,此舉是基于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以及對白酒行業、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深入分析。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白酒行業結構分化將進一步加強,頭部酒企會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市場也會偏向優勢產能集中和傾斜,隨著名酒企業產能釋放逐步兌現,或將引發行業新一輪的競爭洗牌。
寫在最后
中國白酒行業進入了以文化、產區為代表的品牌與品質時代,白酒品牌結構正在分化,消費者也更加注重性價比,頭部酒企依然具有著廣闊的發展市場,高端品牌將日益凸顯溢價能力。
今年下半年以來,白酒板塊指數持續下挫,白酒旺季動銷呈現弱復蘇,不過四季度白酒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白酒行業韌性仍在,或將進一步回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