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字號加速融合新業態,即時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21%
前門大街路西,復古的兩層建筑上,掛著“月盛齋”的金子黑底招牌。“北京人都知道吃好滋味認準老字號,他們家最推薦的就是醬牛肉,牛羊肉在外賣上也能點。”人來人往中,不時有游客駐足討論。
古都北京,匯聚著117家“中華老字號”品牌。月盛齋、全聚德、稻香村……在全國均享有知名度。
隨著時代發展,這些老字號品牌正積極融合新業態發展。例如擁抱“線上點單、線下30分鐘達”即時零售業態,依托于遍布線下的便利商超和即時零售線上渠道,將雙渠道融合,開拓新的消費場景。
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北京“中華老字號”在美團的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21%。以月盛齋為例,其上線美團的商品有60多種,銷往北京、河北、廣東、上海等地,銷售增幅明顯。
月盛齋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19%
月盛齋開業于清乾隆年間。《舊京瑣記》上說:“月盛齋者以售醬羊肉出名,能裝匣遠赍,經數月而味不變。”代代相傳,到如今,月盛齋已經是有著20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
老人們喜歡步行至前門大街,去月盛齋門店購買最招牌的醬牛肉。年輕人偏愛在美團買菜下單,“他們家出來很多新品種,除了羊牛肉這些,還有羊蝎子,適合冬天在家煮火鍋。”北京居民張先生說。
作為北京的老字號品牌,月盛齋正積極融合即時零售新業態,以實現創新發展。
點開美團買菜,月盛齋在售商品種類有60余種,包括冷鮮牛羊肉、冷凍羊肉片、羊肉串等,還有咖喱牛肉、番茄牛股等預包裝食品。“老字號品牌,肉質正宗可靠。”美團買菜上的消費者評價說。
依托于遍布全市的線下便利商超和即時零售線上渠道,月盛齋將線上線下融合,開拓著新消費場景。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0月,月盛齋的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19%。除北京外,河北、廣東、上海等地的線上訂單均有明顯增長,其中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是月盛齋冷鮮手切羊肉。
“老字號是一個金字招牌,代表了我們的手藝和誠意,但并不意味著守舊。我們也希望通過和美團買菜等即時零售平臺的合作,進一步連接年輕消費者,同時開拓新消費場景,邁向更廣闊的消費市場。”月盛齋相關負責人說。
北京老字號融合新業態創新發展
像月盛齋這類的百年餐飲老字號,在北京還有多家。作為古都,北京匯聚著117家“中華老字號”,其中以餐飲居多,還包括國家級、市級非遺技藝,文化內涵和底蘊極為豐富,發展潛力大。
隨著傳統的營銷和觸達方式改變,老字號也面臨挑戰。零售業內人士指出,老字號中有不少是食品和日用品等快消型品牌,行業競爭激烈,老字號品牌缺乏立體化的市場競爭經驗,因此在發展上略顯疲態。
今年1月,《商務部等8部門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實現老字號持續健康發展。”
推動老字號傳承創新也是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城市的重要內容。為推動老字號的創新發展,北京通過多種形式促進老字號產品研發設計創新、模式創新,與時尚化、年輕化消費接軌。
而早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北京老字號傳承發展的意見》就提出,五年內,認定100名北京老字號工匠,推動經營規模超過10億元的老字號企業達到20家以上。
新消費環境下,老字號品牌自身也在積極融合新業態以求創新發展。
例如月盛齋不斷開創新品,上線美團買菜多渠道;全聚德接入美團,將手工片制烤鴨產品和預包裝熟食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北京稻香村早在2020年,將旗下200多家北京門店搬至外賣平臺;北冰洋打造了“北平制冰廠”全新體驗店模式,在大眾點評成為網友推薦的北京網紅打卡點。
即時零售業態是老字號的創新發展路徑之一。“通過覆蓋全市的即時履約體系,老字號能更有效滿足消費者隨要隨買、隨買隨到的需求。”上述業內人士稱。
▲美團騎手前往家樂福超市取單。王楠/攝
如今,北京家樂福、物美等超市便利店的線上店鋪中,有諸多北京老字號的身影,全聚德烤鴨、稻香村等老字號商品尤受消費者喜愛。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北京“中華老字號”的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21%。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老字號本身帶有的文化底蘊就是消費附加值。面對當前線上新平臺、消費新場景、數字新技術,需一如既往堅持守正創新總基調,深入研究老字號新時代創新發展舉措,在繼承、保護傳統底蘊資源同時,穩步推進老字號融新創新,推動傳統經典與現代時尚共生共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