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幾便利店線上訂單大漲60% 即時零售成行業增長點
在合肥、蚌埠等安徽城市,這家頂著黃色笑臉Logo的便利店遍布車站、商圈、學校、住宅區……市民們親切地稱之為“生活的好鄰居”。
去附近便利店吃個便當填飽肚子,買點日用品應急,已變成當地市民的一種習慣。而現在,即時零售讓便利店更“便利”。“以前公司樓下便利店總排長隊,害我上班遲到,現在可以直接手機點外賣,有的時候人還沒到,熱乎乎的豆漿包子已經在樓下外賣柜了。”合肥市民鐘女士說。
除合肥外,鄰幾便利店各地門店已陸續上線美團,發力即時零售。
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近30天來,鄰幾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60%,其中合肥、蚌埠、銅陵等城市門店線上增幅顯著。依托“線上點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業態,鄰幾便利店找到新增長渠道。
鄰幾發力即時零售,線上訂單同比增長60%
2017年,鄰幾成立于安徽合肥,五年來覆蓋了安徽16個地市,門店近1000家,成為安徽頭部便利店品牌,并在2022年6月進軍福建市場。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鄰幾名列第35位。
“家門口、學校邊、公司樓下……幾乎到處都有鄰幾。家里缺牙膏毛巾,嘴饞薯片飲料,在鄰幾都能一站式解決。”蚌埠市民李先生說,“而且鄰幾做咖啡原材料是真舍得,現磨的不說,牛奶居然用悅鮮活,一杯拿鐵12元,物美價廉。”
▲積極擁抱即時零售,近30天,鄰幾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60% (來源:官網)
走進任意一家鄰幾,各類食品飲料、日用洗化等商品一應俱全。資料顯示,鄰幾以熱鮮食為重點,涵蓋了咖啡、豆漿等飲品,以及關東煮、烤腸、玉米、茶葉蛋、包點等食品。各類鮮食,加上自有咖啡品牌“鄰咖”,這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滿足了本地市民 “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一日五餐的需求。
現如今,鄰幾門店還上線美團等零售平臺,消費者在家也能點鄰幾的商品,享受即時服務。“半夜空調遙控器沒電了,幸好鄰幾外賣能買到電池。”“手機刷到鄰幾奧利奧便當蛋糕,外賣下單,十幾分鐘就吃上了。”……美團平臺上,鄰幾線上店鋪有諸多此類消費者的評價。
依托“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鄰幾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更好發揮24小時營業的優勢,服務消費者全天候和全場景的需求,開掘實打實的消費增量。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近30天,鄰幾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60%,其中合肥、銅陵等城市門店線上銷量近萬單。
區域便利店爆發,本土競爭優勢凸顯
國內便利店起步較晚,鄰幾作為安徽本土龍頭便利店,師從全家、7-Eleven等外資連鎖便利店,從商品結構到開店策略,都是典型的“日系便利店”。
然而,通過深耕區域市場,聚焦本地消費者需求,以鄰幾為代表的本土便利店,在羅森全家等外資便利店逐漸下沉的背景下,仍然展現出本土競爭優勢。
例如,鄰幾在鮮食研發上更貼近中國人的口味,通過在安徽開設食品研發工廠,做出了武漢熱干面、淮南牛肉湯等地方特色熱食小吃;針對中國家庭日常消費場景,加大米面糧油、油鹽醬醋等商品供應;針對二、三線城市,將門店打造成類似星巴克“第三空間”的感覺;貼合國內年輕人消費習慣變化,加大線上渠道布局,積極擁抱即時零售等新業態。
業內人士稱,在下沉市場中,外資便利店固定的運營方法論,針對個體顧客服務的業態,與家庭日常消費場景需求、區域本地化消費需求,自然有一些距離。“鄰幾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更貼近中國消費者并且能在數字化經營上不斷創新,包括商品本身、購買習慣、營銷模式等方面。” 上述人士指出。
中外便利店集體謀新,即時零售成行業趨勢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本土便利店不僅快速發展,新冠疫情還加快了其數字化進程。《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為了與消費者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鏈接,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超8成便利店已推出線上業務,超7成企業線上業務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開展,線上業務銷售額貢獻占比約7%。
報告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對即時配送的需求日益增加,即時零售、社區團購以全渠道、智能協同的進化路徑改造傳統零售的人、貨、場,盤活品牌商、連鎖商超、零售小店等資源,給線下實體零售帶來了新的消費場景,新的渠道潛力以及新的增量空間。
包括7-Eleven、羅森在內的多家日資連鎖便利店也順應國內發展浪潮,積極上線即時零售平臺。在消費者即時需求猛增的背景下,便利店重視即時零售是一種必然選擇。
▲為滿足消費者即時性購物需求,7-Eleven將強化外賣服務,持續加碼即時零售 攝影:李鳴
據7-Eleven中國新任董事長嚴茜透露,7-Eleven北京(門店)的外賣占比穩定在10%以上。羅森中國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線上線下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種類有明顯差異,線上的客單價至少是線下的兩倍。從全國來看,即時零售平臺給實體門店帶來了約10%的銷售增量。
即時零售,正成為國內整個便利店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重要手段。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