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知名化妝品企業雅彩盛公司扛不住了
來源/青眼號外
撰文/初曉
近日,知名化妝品企業廣州市雅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彩盛公司”)疑似“倒閉”的消息,在業內傳得沸沸揚揚。
12月1日,青眼號外就此傳聞向雅彩盛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張麗芳進行求證,對方表示,“是將化妝品生產業務出租給別的承包者,不過也可以理解為倒閉,因為經營困難是事實。”
01
董事長回應倒閉傳聞
近日,業內盛傳疑似雅彩盛公司內部人員發布的朋友圈截圖。據截圖顯示,有疑似雅彩盛公司內部人員發文,稱“再見了……”、“江湖再見,未來可期……”等。另外,截圖顯示的定位為“廣州市雅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不少行業人士就此表示,雅彩盛公司疑似已經“倒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傳聞出來不久前(11月4日),雅彩盛公司官方公眾號曾面向客戶及供應商發布了一則公告,公開了該公司原總經理陳利、原總經理助理劉小英、原客服主管張義露均因個人原因,已于2022年10月21日辦理了離職。
截自雅彩盛公司官方公眾號
雅彩盛公司還表示,自上述公告發布之日起,上述人士在外一切活動皆屬于個人行為,若造成任何經濟損失,與雅彩盛公司無關,概不負責。該公告落款時間為2022年10月21日,并蓋有雅彩盛公司人事行政專用章。
此外,青眼號外梳理了雅彩盛公司官方公眾號近兩年來的推文情況,相比其2021年幾乎每月至少一篇的推文頻率,該公號今年僅發布了3篇推文。而在上述公告發布之前,雅彩盛公司官方公眾號已停更8個多月之久。
就上述“倒閉”傳聞,青眼號外今日聯系到雅彩盛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張麗芳進行求證,對方稱,只是將生產業務承包給了別人,廠房和地并未出售。“也可以理解為倒閉,確實是停止經營了,并遣散了員工,之前的訂單都轉去了兄弟廠(親戚的工廠),畢竟大環境不好,經營困難也是事實。”張麗芳表示。
“不希望新的承包者啟用雅彩盛公司的名字,避免承擔責任。”張麗芳進一步表示,目前承包事宜還在談,我旗下的品牌還是好好的,只是說將工廠交給更有能力的人去做,用他自己的班子,就不叫雅彩盛了,然后我來收租金。
至于租金的具體數額,張麗芳則表示不方便透露,只稱并不太“貴”。
02
曾試圖打造一體化共享平臺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企查查信息顯示,雅彩盛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張嘉坤,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營業范圍包括化妝品制造、生物技術開發服務、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等,其主要人員一項顯示張麗芳為董事長。另據股東列表顯示,雅彩盛公司大股東為廣州市雅順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雅順業創投”),而后者法定代表人、實控人均為張麗芳。也就是說,張麗芳通過雅順業創投實際控制雅彩盛公司。
據了解,雅順業創投對外投資了雅彩盛公司、廣州雅麗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麗思公司”)等多家公司。張麗芳曾以雅麗思公司董事長身份公開表示,“雅麗思的企業文化就是要打造一個行業生態圈,雅麗思經過二十年的積極探索和和努力創新,組織發展了雅麗思企業聯盟,并為聯盟企業提供資源整合、共享、服務的平臺,而雅彩盛公司就是聯盟企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雅麗思公司(前身為廣州雅麗思美容顧問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經過十余年的蛻變與發展,由一個單純的專業美容教育機構發展成為集產品開發、研究、生產、市場營銷、教育培訓、投資、經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美容集團,旗下擁有“圣·雅莉思”、“玉香坊”、“博生能”、“女人蜜語”、“貝依”五大暢銷品牌。
而作為聯盟企業之一,雅彩盛公司曾于2019年12月舉行了雅彩盛科技園落成典禮。依靠聯盟的力量,雅彩盛公司發展成為集護膚產品、彩妝、原料研制、配方開發及配套性服務為一體的美容化妝品生產廠家。2019年,雅彩盛公司在廣州市從化高端化妝品工業區建立了現代工業園,占地30000平方米,與雅芳、科絲美詩等國內外知名化妝品企業為鄰,打造了集研發、生產、倉儲于一體的共享平臺(詳情見青眼文章《從一棵榕樹到一片森林,雅彩盛是這個美業生態圈的引擎 》)。
此外,青眼號外通過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系統檢索發現,截至發稿,雅彩盛公司備案的國產普通化妝品產品數量達到574個,涉及護手霜、精華液、面膜、洗發露等品類。由此可見,作為一家在業內頗具規模優勢的化妝品企業,雅彩盛公司一度在化妝品的打造上付出不少成本和心血。
截自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系統
03
知情人士:掉疫情的坑里了
那么,除了張麗芳所言的“經營困難”外,雅彩盛公司何以走到今天這一步?
據一位曾在雅彩盛公司任職的人士稱,“早在2020年初,雅彩盛公司就因疫情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且新規帶來的影響也比較大。其次,雅彩盛公司總經理是做日化品出身的,并不太相信以及重視化妝品研發,而是想從外面引進其它的日化品研發技術;公司大量招人,但是能做事的人較少,內耗比較大,相關負責人也比較死板,不太能跟得上市場局勢變化。”
一位接近雅彩盛公司的知情人士則表示,“雅彩盛公司的投資人最開始是做化妝品品牌的,沒有多余精力管理實體工廠,而且剛做就遇到了疫情爆發,然后疫情一搞就是3年,就相當于掉這個坑里了。”
該知情人士還透露,“現在雅彩盛公司是打算把工廠業務轉讓給別人,比如手上剩余的訂單、工廠的設備、員工等轉移過去,之后就不做工廠了。目前已經在開始辦手續了,消息暫時還沒有正式公開。”該知情人士的說法與張麗芳的回應一致。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表示,“據雅彩盛公司離職的老員工透露,雅彩盛的工廠要整體打包出售。”
04
行業寒冬縮影
事實上,雅彩盛公司的遭遇只是行業苦戰寒冬的一個縮影。據青眼號外此前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15個美妝品牌宣布關停或有“撤退”跡象,以及166家工廠銷證。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進入今年以來,化妝品零售總額增長率一直維持5年內最低水平,且已連續三月負增長。
大環境承壓之下,讓不少中小企業處于生死一線。上述知情人士告訴青眼號外,“目前行業整體下行,工廠確實很難,工廠和工廠進行合并,今年有好幾起了,都是一些小工廠。”
品赫創始人趙琨也表示,美業這兩年確實非常不易。多數化妝品制造企業可能徘徊在盈虧平衡點的周圍,面臨企業現金流、人才隊伍和客戶穩定性等方面的較大壓力。可以預計,未來一年總的消費仍然不容樂觀。在他看來,“只能說多練內功,先想辦法生存下去,再尋求發展。”
“不止是疫情,新規對工廠的影響也很大。“上海蘭美儀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樊俊認為,企業質量安全負責人的法規要求一實施,很多微商、夫妻店以及公司就沒做了,這對工廠來說,是受到連鎖反應的影響。因為大部分品牌沒有自己的工廠,得找代工,但是找代工的話,新規對品牌方的要求比較高,有一些品牌匹配不上的話就不做了,所以一些小公司就越來越不好做,這就會導致一些工廠沒有訂單;對于代工廠來說,沒有訂單就意味著生存困難。
“往好的方面想的話,就是化妝品市場的蛋糕還是很大的,以后可能會越來越大。就看誰能夠熬到最后,誰能夠把自己的工廠更加完善,更加符合現在的一些法規和市場需求。”樊俊表示。
總體而言,在疫情和新規的雙重夾擊之下,美妝行業陷入階段性疲軟已成定局。面對此種大環境使然,似乎大家也都不能夠給出更好的破局之道。如此一來,苦練內功、等待時機是一條出路,而及時止損,或許也是另外一種選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