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已有206萬位“千萬富翁”,高端餐飲要雄起?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旖旎
疫情3年來,大眾消費受到很大影響,與之相比,高端消費受影響相對較小。
在餐飲業,有一段時間餐企都在拼“高翻臺、規模化”,努力想實現千店、萬店規模。
但是現如今,似乎高客單價、高毛利的高端餐飲單店模型,越來越受歡迎。
但我們仔細研究如今的高端餐飲,發現其徹底“改頭換面”,不再只是追求表面的富麗堂皇,而是從菜品、服務、場景、就餐環境等徹底大變樣。
再加之,據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的高凈值家庭規模達到206萬戶,擁有億元以上的家庭達到13萬戶!家庭凈資產均值為7718 萬。
隨著高凈值家庭戶數量翻倍增長,高端餐飲也乘風而起,從“商務”需求轉為“一日三餐”所需,成為餐企的“新機會”、“新藍海”。
今年中國已有206萬“千萬富豪”,
年均家庭凈資產7000萬!
有很多人會問,高凈值人群是誰?我們又為什么要研究這部分群體?
所有餐企都在尋求突破迷茫和困局、迎來增長的方法,而這所有的突破點都在于,真正地貼近用戶,滿足客群變化的需求。
除了圍繞“高性價比”去突圍,另一條路,針對消費力足夠高的“高凈值客群”花些心思,可能會有意外收獲。
那高凈值人群的客戶畫像是怎樣的?
職餐根據胡潤百富合發布的《2022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傳承報告》,以及其他權威機構的相關數據和報告,總結出高凈值人群的數量占比、所集中區域、年齡以及消費特征等,以便于更好地分析這部分群體畫像。
1、數量占比:
600萬元以上凈資產達508萬戶,與9年前相比增長一倍
高凈值人群一般指資產凈值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個人。
中國高凈值人群一直在逐年遞增,據《報告》顯示,中國擁有千萬人民幣家庭凈資產的高凈值家庭規模達到206萬戶,較上年增加4萬戶;
而目前中國擁有600萬人民幣家庭凈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達到508萬戶;
擁有億元人民幣家庭凈資產的 “超高凈值家庭”數量達到13萬戶。
我們再看9年前的數據,當時中國高凈值人群(資產凈值在600萬人民資產以上的個人)數量達到290萬人,其中億萬資產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6.7萬人。
從數據上看,和9年前相比,高凈值家庭幾乎增長了一倍多。
2、年齡構成:
50%集中在30-45歲,整體趨于年輕化
而從高凈值人群年齡構成上,調查結果也顯示,30歲以下人群的占比為30%;30-45歲占比為50%,45歲以上人群的占比則為20%。
2019年中國高凈值人群中40歲以下人群占29%,而2021年則上升到42%,可以說,我國的高凈值人群整體正在呈現年輕化方向發展的趨勢,而年輕人正是如今的餐飲消費主力軍。
3、居住地區:
廣東成為占比最多城市,達到30萬戶
那國內高凈值人群居住城市分部狀況又是怎樣的?
2020年可支配資產超過600萬元的高凈值人群居住最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
而兩年后,千萬人民幣凈資產家庭從地區來看,有所變化。
廣東成為高凈值人群發展的沃土,超越北京成為擁有千萬人民幣凈資產“高凈值家庭”最多的地區,比上年增加9000戶,達到30萬戶,其中擁有千萬人民幣可投資資產的“高凈值家庭”數量有 16.9萬戶。
2022年,擁有高凈值家庭最多的五個區域分別是廣東、北京、上海、香港、浙江。
4、人群構成:
企業主占50%,金領占30%在攀升
從高凈值人群構成來看,職業股民與不動產投資者的占比均為10%,與去年保持一致。
企業主占比約 50%,受疫情對民營經濟的影響,較上年減少10個百分點。
金領占比約30%,比上年增加10個百分點。
5、消費特征:
稀缺新、專屬性、優先級
通過觀察成功的奢侈品品牌、搜尋高凈值人群的消費及行為報告、收集描述高凈值人群的紀錄片,并與高凈值人群進行訪談來驗證所得出的洞察,相關業內人士總結得出其三大消費特征。
第一大特征,稀缺性。高凈值人群對于稀有資源的渴望是有目共睹的,“全球限量”奢侈品大火也可以證實這一點。
第二大特征,專屬性。高凈值人群格外在意私人定制,他們希望別人對自己的服務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第三大特征,優先級。能比別人更早地行使享受和選擇的權力,最先品嘗米其林高端菜品,飛機有頭等艙,演出有第一排,占領優先資源是享受生活的最好方式。
“高凈值人群”成餐企掘金新戰場
一批餐企已開始“行動”
“對于創業者來說,除了化解意外,穿越周期,鎖死趨勢之外,還要擁抱規劃,才能真正的順勢而為。”這是劉潤在《進化地力量》演講中所說。
這兩年大環境確實給餐飲人“重創”,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讓之前走規模化、拼翻臺率的路子走得越來越艱辛,餐企們都在試圖再開辟一條增長路徑。
而對于高凈值人群的“關注”,似乎就是一個新的“開窗”機會,在時代變化中尋求餐飲新藍海。
1、年輕“新富”正在崛起,成餐企增長掘金地
在新經濟、新行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年輕群體的創富速率在加快。
40歲以下的高凈值人群中,以新經濟董監高、新經濟創富一代為代表的新富群體占比顯著提升,已成為高凈值群體的中堅力量。
此外,隨著創富一代的年齡上升,二代繼承人漸漸成熟,高凈值人群也逐步年輕化。
高凈值群體的增長和年輕化,都在給餐企釋放一個信號,他們不僅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也是能夠給餐廳帶來增長的重要人群。
這部分群體不僅“消費力高”,還最能接受新鮮、個性、訂制的特色服務,不吝嗇為“值得”地菜品、服務花錢。
而這部分群體的市場也相對空白,在大部分企業緊盯“大眾消費”的時候,或許高凈值人群消費市場是餐企必搶的“肥肉”。
2、不再只圍繞“商務”群體,而落腳于“家常式”高端餐飲消費
以前提到“人均500元”以上的米其林高端消費,大多都認為是專門給“商務人群”開的,只有商務精英才去打卡消費。
平常老百姓誰會天天去吃這么貴的餐廳,而且大多數高端消費的餐廳都是西式為主。
但近兩年我們發現,隨著高凈值人群的崛起,很多拿著千萬年薪的新企業家、或者金領人群,都會去品質更好、食材更高端地餐廳吃飯,不僅僅是“商務”需求,家庭聚會、朋友聚會都是傾向于米其林等高端餐廳。
甚至有很多高凈值人群,把“高端餐廳消費”當成“家常便飯”“一日三餐”去吃。
一部分習慣可能來自于“富一代”家長,日常熏陶,耳濡目染,形成了“高端”餐飲消費的習慣。
而另一部分對于很多富二代高凈值人群,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消費標準,就是鎖定食材更好、環境更好、更具創意菜品的餐廳。
3、一批餐企已開始試水“高凈值人群”空白市場
那面對這些高凈值人群群體的“高端日常”需求,餐企又要從何入手去抓住新藍海、新機會?
其實很多餐廳都開始試水去嘗試,比如我們曾采訪過新京菜創始人段譽,他人均300元以上的新京熹火鍋、寂川川菜,以及人均1300元以上的翰林書院,都在試圖瞄準“高凈值人群”。
還有那家小管高端品牌na+,旺順閣旗下的提督,人均500元的湘菜“酷湘”……,上海、廣東等地更是有一大批的高端海鮮餐廳、中餐廳、創意菜餐廳。
不再只是為了商務客群去打造,而是用高品質地服務、高端食材的菜品去吸引“金領”等高凈值人群進行日常消費。
就像職餐記者最近在朋友圈發現,北京受疫情關停堂食,有朋友就帶著家人、孩子,去享受高端米其林餐廳推出的車上就餐服務,餐廳會把菜品準備好,顧客可帶著家人在車上吃,菜品都是黑松露烤鴨等,人均在500元以上。
可見針對高凈值人群的日常高端消費,餐企已經在嘗試開辟新的服務,努力滿足其需求。
職業餐飲網總結:
“三公消費”被限制以后,高端餐飲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一個“沒落期”。
但這兩年,職餐記者發現,它不僅受到很多客群的歡迎,也憑借“高客單價、高毛利”被很多頭部餐企所看好,而開出新模式店。
一方面是因為高凈值人群的增長,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高端餐飲重新走進顧客視角。
另一方面更新迭代后的“高端餐飲”已不是之前的模樣,告別土豪式、炫耀式的高端服務、或是餐廳富麗堂皇的裝修環境來撐場面。
用更加與眾不同的產品、環境、文化、特色服務,吸引高凈值客群去進店消費,它代表的是高品質和高標準地餐飲服務。
而這其中暗藏了一個新的機會信號,率先接收到的餐企已經在嘗試和行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