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達-席夢思申請破產,預估負債高達10億美元
來源/Vista氫商業
撰文/家昊
你知道席夢思嗎?
席夢思常常被誤認為是一種床墊的統稱,實際上,它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大型床墊制造商。
12月14日,美國大型床墊制造商舒達-席夢思表示,計劃于2023年1月提交破產申請。截至目前,席夢思在中國的分公司已注銷13家,預估負債高達10億美元。
同日,Simmons®席夢思中國表示沒有接到“美國 SSB 舒達-席夢思”的正式通知,并澄清Simmons®席夢思中國在市場營銷、銷售網絡和財務管理等方面都是獨立運作。
如此知名、甚至在一些人印象中成為床墊代名詞的品牌,為何會淪落到破產的境地?
其實,在此之前,席夢思還經歷過7次破產、7次重組。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模仿者”太多,尤其是商標方面,用“席夢思”做床墊名的中國商家多達6000多戶。自2005年5月開始,就不斷有各類家居公司、餐飲品牌前來注冊“席夢思”的商標,使得整個市場真假難辨,正版席夢思受到沖擊。
另一個不斷破產的原因則是競品不斷創新,而席夢思堅持守舊。《2022年睡眠消費報告》顯示,截止5月,天貓、淘寶的智能床墊銷售額同比增長721.4%。乳膠床墊、記憶棉、棕墊等等新品的出現,對堅持售賣“彈簧床墊”的席夢思造成了巨大沖擊。市場被瓜分,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席夢思最貴的床墊高達10萬元),彈簧床墊又極不耐用,損壞后維修成本高昂,席夢思只好不斷申請破產援助。
雖說經營不善,但席夢思的知名度仍是不可否認的。這樣一個床墊品牌,是如何做到稱為消費者眼中“床墊”的代名詞的呢?
1870年,美國家具商扎爾蒙·席夢思創立了名為“席夢思”的品牌,開始做軟床墊。由于床板硬,扎爾蒙在其中塞了厚厚的棉花作為內核。但由于棉花沒有彈性,睡在棉花床墊上時間一長,床墊又會被壓實,變得很硬,扎爾蒙只好另尋辦法。
他想到了使用鐵絲,用粗細合適的鐵絲變成床架,外表用布包起來,里面填充棉花,床墊的舒適度大大提高。
1900年,世界上第一個彈簧床墊面世,以扎爾蒙名字“席夢思”命名。由于廣受歡迎,但手工制作時間久、成本高,扎爾蒙找到機械師約翰·加利,用三年時間做出了加工彈簧床墊的機器。自此,彈簧床墊開始廣泛普及。
憑借這一技術,1890年,席夢思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彈簧床墊制造商,改變了床墊的歷史。
由于名氣越來越大,全球各地的皇室開始找席夢思定制床墊,連中國清朝的慈禧太后都睡在席夢思上。一時間,席夢思床墊成為了身份的象征。美國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褔女士、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 喬治?蕭伯納都在推薦席夢思床墊。
20世紀30年代,席夢思開始走進中國,在上海楊樹浦路建工廠,并在當時火熱的《申報》上刊登廣告。中國人開始告別木板床,睡上了彈簧床墊。
專攻睡眠,席夢思創造了不少成就。1931年,席夢思資助首個睡眠科學研究,研究發現人類睡眠姿勢每夜平均改變達35次。這一研究結果成為了今日睡眠科技的基石。1958年,席夢思推出King Size、Queen Size的尺寸概念;1996年,席夢思成為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指定床墊供應商,知名度享譽全球。
自此,席夢思成為了“精致床墊”的代名詞。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新品床墊的出現,人們開始漸漸淡忘了這個曾經風靡各家各戶的品牌,只以為席夢思就是床墊的一種。
雖然名氣還在,但仿冒者層出不窮,競品技術不斷更新,紅極一時的席夢思最終也扛不住了,無奈之下也走向了破產之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