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便利店線上訂單大漲116%,即時零售成新動能
“去年冬天,每天早上被鬧鐘吵醒,急匆匆卡點上班,順路買熱乎的包子豆漿成了習慣。五六元就可以解決的早餐自由,開始溫熱又充滿朝氣的生活。”天福便利店對于本地市民來說,就是日常生活中如此溫暖的存在。
天福70平米的小店,是都市白領的深夜食堂,是老朋友下午茶的最佳場所,是高中生夏日傍晚的冰淇淋……而現在,即時零售為本地消費帶來更多可能。“自從天福可以外賣,我早上又能多睡15分鐘,因為包子豆漿可以直接外賣送到公司,節省了去店里買早飯的時間。”東莞市民王女士說。
除東莞外,天福便利店各地門店已陸續上線美團,發力即時零售。
零售平臺美團數據顯示,近30天來,天福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大漲116%。依托“線上點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業態,天福便利店進一步加強本地供給能力,同時尋找線上新增量。
搶灘“便利店+外賣”新模式,即時零售訂單大漲116%
2004年,天福從東莞發家,以廣東為大本營,逐漸蔓延至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區,目前已在全國開出6000多家門店。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天福名列第4位。
“在深圳,天福是很多社區的標配。不管是深夜急需一瓶洗發水,還是下班想來一杯關東煮,在天福都能一站式解決。”深圳市民趙先生說。
▲搶灘“便利店+外賣”模式,近30天,天福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116% (來源:天福官網)
據介紹,天福將自有品牌作為發展重點,覆蓋了3C電子、日用品、飲品零食等品類。同時自建烘焙工廠,推出“有福面包”,實現研發、生產、配送的一體化發展。“自有品牌能壓縮供應鏈各環節成本,從而更大程度讓利消費者。”天福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如今,天福上線了美團等零售平臺,推出“便利店+外賣”主題店,進一步便利本地消費者。“家里小朋友口罩沒了,發現只有天福賣兒童專用口罩,防疫產品很齊全,外賣還能配送到家。”“送來的牛奶是當天生產的,包裝比較完整,店員有問必答。”……美團平臺上,天福線上店鋪有諸多此類評價,而“商品全”“服務好”則成了天福的“即時零售生意經”。
依托“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天福挖掘線上渠道增量,發揮24小時營業優勢,滿足消費者全時段全場景需求。美團數據顯示,近30天,天福便利店即時零售訂單同比增長116%,2022年前11個月同比增長67%,多家門店線上訂單數月均破千單。
本土便利店爆發,即時零售成本地供給新動能
今年9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2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天福的誕生地東莞名列第三。據了解,東莞有大量工業園區,美宜佳、天福這類本土便利店也與這些園區相伴相隨。在便利店門口,總能看到兩三張桌椅,這直接來源于廣東的“坐士多”文化,也滿足了產業工人的低成本休閑、社交需求。
天福創始人歐陽華金表示,便利店是一種快節奏消費場所,來源于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像東莞這種外來人口多的地方便利店發展越好。
事實上,在“2022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榜單前列的廈門、太原、長沙等城市,雖然發展土壤各不相同,但都有崛起于本地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比如廈門見福、太原唐久、湖南新佳宜等。
近年來,便利店逐漸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居榜單前列的便利店之城,本土龍頭企業的貢獻不少。相比于外資便利店,本土品牌通過貼合本地消費者需求、深耕本地供應鏈等措施,逐漸體現出差異化優勢,國內本土便利店品牌正迎來大爆發。
在此背景下,不少本土便利店加速切入線上數字化賽道,進一步擴大本地供給優勢,尋找新增量。其中,即時零售成為主要的行業新動能。
《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為了與消費者建立起更為密切的鏈接,發展新的業務增長點,超8成便利店已推出線上業務,超7成企業線上業務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開展,線上業務銷售額貢獻占比約7%。
資料顯示,除廣東天福外,太原唐久、廈門見福等本土龍頭便利店,均已上線即時零售服務。而7-Eleven、羅森等日資便利店也正順應加入上述浪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