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觀察:電商消費也要“現實主義”
來源/刺猬公社
作者/世昕
很多人覺得,年輕人似乎沒那么“愛消費”了。
相比于此前購物節狂歡般的瘋狂下單,電商消費正在回歸理性,此前動輒大喊“剁手”的現象也基本已經消失不見,在電商消費已經成為日常的今天,人們更講求的是“細水長流”,而不是“一擲千金”。
但需要探討的是,諸如“雙十二”這樣的促銷節點,真的回歸“平淡”了嗎?
事實似乎并不是這樣,在我的身邊,年輕人們都在悄悄備戰“雙十二”,他們告訴我,“雙十二”是年末最后一次消費活動,錯過就意味著下一波促銷要等到臨近春節;而在這個漸冷的冬天,相關消費似乎也更加旺盛,“雙十二”作為重要的促銷節點,是很多人冬日消費的最佳時機。
但消費趨勢確實已經改變了。在與年輕人的對話中,我發現,大張旗鼓的“買買買”已經不再受追捧,精打細算的“省省省”開始走上舞臺,非必要的過度消費也正被拋棄,“實用超值”正成為年輕人最重要的消費主張。
年輕人,在雙十二成為“性價比獵人”
“記得領消費券。”在群里提醒完朋友,手機時間剛好走過零點,明笑打開抖音,點開商城,雙十二活動的相關主頁映入眼簾,在“雙12消費券”界面,三張消費券整齊排列著,等待著她的領取。
進入十二月以來,這已經成為明笑和朋友的日常。雙十一剛剛結束不久,2023年的購物狂歡似乎已經落下帷幕,但對于真正“會買”的人來說,新的需求正亟待滿足,而雙十二是個很好的節點。“消費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不同的時間要花不同的錢。”有策略的消費,是明笑和朋友的購物準則。她不會把所有的預算都花在一次大促節點上,而是選擇“雨露均沾”。
作為一個互聯網人,明笑對各個平臺的優惠政策非常敏感,從十一月底開始,她就在細致研究各大平臺的雙十二促銷策略,怎么買最劃算,哪個直播間的商品比較便宜,她心里門兒清,“抖音這一次的活動力度相對來說蠻大的,消費券每天都有。”在對比了幾大購物平臺的大促活動后,抖音商城雙12好物節吸引了他的注意,尤其是每天發放的消費券。
“每天放券,有300減30的,還有600減60的,還有更大額度的,我已經領了很多張了,疊加起來省了快三百塊。”她細數著自己雙十二要買的商品,購物車里花樣繁多,除了冬日必備的羽絨服、保暖內衣,還有暖寶寶、衛生紙等小玩意兒。明笑告訴我,在抖音上買這些日用品很劃算,平臺補貼的力度很大,再跟大件一起湊湊單,總的來說非常劃算。“除了領券外,抖音商城每天還能抽三次消費券,有時候還是能抽到比較合適的券的。”
除了和朋友交流心得外,她還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的攻略,引來了不少“姐妹”的私信。她為此專門拉了一個雙十二交流群,每天的工作之余,她都會在群里和其他人分享交流一些搶券湊單攻略。在群里,他們還會互相交換分享收獲的福利,你幫我湊個單,我搶到券單用不掉,你來我往之間,省錢也成了一門學問。
“省錢是一種藝術。”明笑的朋友花花有著自己的省錢之道,作為電商從業者,她本身就對直播電商的選品、定價有著不少了解,直播間售賣的貨品,她一打眼就知道優惠力度處在什么水平。“抖音直播間目前來看還是比較劃算的,雙十二給到的力度不小。”
在這一次的“雙十二消費隊伍”里,她的任務就是搜尋性價比超值的直播間,并分享到群里,“除了比較知名的大直播間外,還有很多小體量的達人、官方店播能給到很具性價比的價格,有的相比其他平臺甚至能優惠一半的價格。”價格低只是選擇直播間的一環,能不能用消費券、可否參與滿減活動,都成為花花的考量單位。
“不過有的直播間本身價格優勢已經讓你無話可說了。”她提到了自己最近在關注的一個抖音直播間,一家專門賣女裝的店鋪,“上次我早上六點點進去還有近1400人在線,平均每件衣服上線后都能賣出幾十件。”她也下單了一件不到三十塊的加絨衛衣,質量比她想象中要好很多,“我們就是起早貪黑省點錢”,她調侃道。
現在像明笑和花花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電商購物已經成為她們的消費日常,但“無腦買買買”早已成為過去式。
憑借精打細算和多方比價,她們早已化身成“性價比獵人”,在直播間和抖音商城里輾轉騰挪,追尋著真正的超值好物。“誰買的多”不再成為衡量一個人消費水平的關鍵,“誰更會買”才是當下的主流。
“時代變了,少花幾十塊錢買件衣服,比花幾萬買奢侈品更有排面。”明笑調侃,她剛剛在抖音上給朋友分享了一個商品鏈接,那是一件售價599的羽絨服,根據抖音電商的跨店滿減策略,每150元減免20元,它能減免60元,搭配搶到的消費券,能夠省下將近一百元,“如果再跟朋友拼個單,滿打滿算能省下接近一百二十塊。”
要當好一個“性價比獵人”,“湊滿減”同樣是必備技能。這個從雙十一等購物節誕生就開始的消費活動,一度成為引發非理性消費的重要原因。“為湊而湊,湊完后悔”的情況時有發生,但現在的“湊滿減”要更加理性了。
“一方面我們會很多人一起湊,另一方面大家也不會為湊滿減買自己用不到的東西了,理智消費嘛。”明笑直言,商城的湊單專區也讓湊滿減更有效率,“比如羽絨服,一般還要搭配雪地靴什么的,在一個界面基本都能找到了,還都是官方篩選好的,還是蠻方便的。”
這個冬天,不比消費,比養生
除了更會“省”外,另一個新的現象是,年輕人也越來越會“買”了。
24歲的楊冰來自內蒙古,冬天吃羊肉一直是家鄉傳承下來的習俗,在這個尤其寒冷的冬天,他更想念家鄉的味道。
“最近經常生病,很想滋補一下,羊肉很適合冬天”,他把目光投向了抖音商城,在雙十二好物節的生鮮產品售賣榜上,他下單了二十五斤羔羊手把肉,通過自己搶到的消費券,他只花了差不多五百塊,“花這些錢在北京吃上甘肅祁連山的草原羔羊,還是很劃算的。”
伴隨著冬天的來臨,打開抖音商城各種冬日美食的買家秀,像楊冰一樣選擇用“食補”養生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在牛羊肉、枸杞、紅棗的評論區里,年輕人成為了消費的主力軍,不再是“要風度不要溫度”,年輕消費者們已經參透了生活的奧義: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我是標準的‘脆皮大學生’”,2023年,大學生沈鹿成了養生專家,“整個2023年我一直在各種生病,大病小病不斷,身體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在提高免疫力的同時,養生也成為了她的日常。時間來到十二月,寒冬迅速來臨,作為一個北方人,她很難承受南方的濕冷天氣,而抖音商城主題專區里的冬日好物推薦,則成為了她購物最好的參考。
在這一次的雙十二好物節上,她加購了泡腳桶、祛濕貼等多個養生產品,決定在冬天把自己全副武裝,“雙十一的時候考慮不到這些需求,幸虧還有雙十二。”
沈鹿并不是個例,根據巨量算數數據,2023年上半年開始,抖音帶貨健康食品的直播間數量就一直持續增長,不僅主播變多了,看播人次更是同比增長了85%,看播時長翻了一倍。其中,年輕人是增長的主力軍,防患于未然的思考下,健康消費成為了當下的主流之一。
“會買”不止在于對性價比的追求,更在于消費品的選擇。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不再追求“買多”,而是追求“買精”,消費的目的不止是為了滿足感,更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及生活品質,實用主義的消費思潮開始盛行。
實用主義不僅體現在消費趨勢上,更體現在商品的選擇上。除了各種養生食補的大賣外,近期羽絨服等冬裝的消費也迅速增長,在這一次的抖音商城雙12好物節上,冬裝更是最主力的消費品,幾乎在各大推薦專區都名列前茅。但對于越來越講求“實用”的消費者們來說,他們考慮的因素要更加多元。
以羽絨服為例,不同于一般的衣物消費,年輕人會更加貨比三家,除了版型等外觀因素,他們還會深入考慮其保暖性、耐用性等多種因素。
在雪中飛羽絨服的抖音直播間里,上千名觀眾一邊催促著商品上架,一邊提問著商品相關的各種問題。“充絨量多少?面料什么材質?蓬松度怎么樣?”主播一邊展示著身上的衣服,一邊細致地回答著各種問題。
一個事實是,在這個電商新時代,消費者們越來越“懂”商品了。價格之外,商品的產地、品質,乃至商家本身都會成為他們考量消費與否的因素。理性消費之下,只有真正有質量有口碑的產品才能收獲關注,祁連羔羊肉只是其中之一,贛南臍橙、霞浦紫菜等知名產品都成為了此次雙十二好物節的明星產品,備受消費者喜愛。
實用主義消費策略也已經開始覆蓋各種消費層次,打開抖音商城的雙十二專區,不僅有中低價格區間的保暖內衣、普通冬裝,還有波司登羽絨服、北面沖鋒衣等高端產品,他們能夠屹立于榜單中,正是經受住了年輕消費者的“理性審視”,“商品力”的重要性正在回歸。
“超值”是吸引消費的重要因素,而“商品力”才是讓商家走遠的關鍵。
在熱銷產品“十月稻田黃糯玉米棒”的評論區里,一位消費者留下評論,“我老公說,這玉米讓他想到小時候在奶奶家吃著煮玉米看《藍貓淘氣三千問》的快樂時光了”。好的商品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能與其形成更深度的感情連接,哪怕是一穗普通的糯玉米,也能在寒冷的冬天溫暖許多人的內心。
共建消費生活新方式
消費始終是經濟社會的重要命題,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電商的加入讓消費市場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但另一個事實是,盡管消費需求一直存在,但電商風口期卻不會永存。無論對于線上平臺還是消費者來說,網絡電商都已經來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新鮮感與激情正在減退,在電商消費成為主流模式之一的同時,其也面臨著新的考驗。
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作為消費者該如何參與進雙十二這種特殊的消費節點中來?
其實年輕人們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正如前文講述的那些故事一樣,追求性價比、精打細算、實用主義正在成為新的消費主張。
“以前靠營銷確實能獲得一時的流量,但只有復購率高、好評度高的產品才能撐起一個品牌。”作為電商從業者,花花對這一點感受頗深,從單純的價格驅動、品牌驅動,再到內容驅動、以及更精準的需求驅動,大浪淘沙之間,只有真正擁有商品力和超值性價比的商品,才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
行業格局改變的同時,消費者也在經歷成長,消費欲望開始了理性回歸,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買”本身不能帶來快樂,“買得值”“滿足需求”才能帶來愉悅。“現在花錢越來越有規劃了,在有限的消費預算內花最值的錢,才能更有滿足感。”明笑總結道。
這也是為何此次雙十二似乎更加“低調”的深層原因:狂熱的消費狂歡已經過時,理性消費趨于上風。簡而言之,年輕人不是“買不起”,而是“更會買”了。從需求和理性出發,才能推動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這已經成為電商行業當下的共識,也是大眾希望構建的理性消費習慣。
對于抖音電商來說,從跨店消費滿150減20的滿減,到消費券抽獎、發放,以及滿減消費券多重疊加等玩法,都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促銷體驗,為他們帶來真正的“超值”商品。與此同時,抖音電商還搭配了極速退等活動,進一步完善大促玩法,讓“超低價格”不再只是營銷噱頭。
而在超低價格、多重玩法之外,最終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回到商品本身,只有真正優質、具有商品力的產品,才能在這個時代抓住消費者,讓更良性的消費持續發生,這是全行業都正在探索的深刻命題。
消費主義或許始終存在,但在當下,對于每個消費者來說,“怎么買”“為何買”已經成為每個人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明笑的購物是為了提升生活質量,花花的樂趣在于追尋性價比,沈鹿正通過各種產品積極養生,而楊冰則是為了能更好的跟家人享受生活的樂趣。在他們每個人眼中,這個雙十二都“物超所值”,這,或許就是消費的意義。
(文中姓名皆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