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超一萬家,又一品牌正在被年輕人拋棄?
出品/聯商網
撰文/林平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成立近二十年的正新雞排,已經不“香”了。
近期,#正新雞排正在被年輕人拋棄#沖上社交平臺熱搜,背后是正新雞排正節節敗退,持續關店。僅三年時間,正新雞排門店數便從巔峰時期的2.5萬家驟降至當前的10000多家。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7年,正新雞排門店數便突破1萬家,成為快餐小吃品類中首個萬店連鎖品牌。據正新雞排發布的門店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其在全國門店數達2.5萬家,這也是其最高光時刻。
但據第三方平臺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9日,正新雞排門店數僅為11932家,相當于2017年同期的門店規模。不到兩年的時間,正新雞排全國門店數縮減超1萬家。
對于關店一事,據南方都市報援引正新雞排工作人員說法稱,門店有開有關是正常現象,閉店存在著多種因素,“一般情況下,開店開了幾年之后,生意不好,或者掙不到什么錢,就會考慮把這個店關掉;也有部分原因是當地政府拆遷或者局部改造的需要而閉店;再加上這兩年疫情,餐飲業也不好干。”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關店,正新雞排還深陷“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傳聞。對此,12月5日,正新集團辟謠稱公司目前一切經營正常,并表示公司已報案。正新集團進一步稱,相關不實內容已嚴重侵害公司合法權益,嚴重擾亂公司正常經營秩序,公司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并已就該等事項向公安機關報案。
持續不斷關店,負面傳聞接踵而至,正新雞排到底怎么了?
01
正在被年輕人拋棄?
公開信息顯示,正新集團前身是董事長陳傳武于1995年創辦的溫州市白云食品有限公司,起初主要生產和代理速凍食品。
從2000年開始,陳傳武開始對公司業務進行轉型,并在溫州開設了第一家正新休閑小吃店,主營關東煮、香腸、炸雞等。隨著產品品類不斷擴大,陳傳武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過多的產品布局難以提升經營效率,且很難打造出爆品。
隨后,正新小吃開始收縮產品線,主要保留雞排、炸雞、烤串等部分單品,定價在5-30元之間。2012年,正新小吃正式更名為“正新雞排”。憑借較為親民的價格定位以及比較靈活的小店模式,正新雞排開始快速擴張。
2015年,正新雞排開始簽約黃渤擔任代言人,隨后多次在綜藝節目中露出,走向發展快車道。據報道,2020年,正新雞排全國門店達到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
但對于不少年輕人來說,正新雞排已經越來越陌生了。有平臺調查數據顯示,近五成消費者表示,只是會“偶爾吃一下”正新雞排,另外的消費者則表示“不會吃,市面上可選擇的品牌太多了”。不少消費者還認為,正新雞排的口感已經遠不及以前,產品不斷漲價,“雞排也沒什么壁壘,誰家好吃自然會選擇誰家”。
實際上,背后的原因在于正新雞排在產品創新和營銷方面乏善可陳。一位炸雞愛好者告訴筆者,在諸如產品聯名、IP營銷方面,很少能看到正新雞排的身影,這很難打動年輕人,“它似乎已經被年輕消費者遺忘了”。此外,在產品品類上,正新雞排幾乎是一成不變,除了增加了氣泡水等飲品,并沒有什么比較有特色的單品。
值得注意的是,餐飲細分小吃領域具有門檻低、易復制、投資成本較小等特點,賽道有著眾多競爭者。當一個品牌逐步老化時,最可怕的不是被市場淘汰,而是被消費者遺忘。
02
加盟商也賺不到錢了
正新雞排自2013年開放加盟,根據正新雞排官網信息,加盟一家正新雞排需要花費約12-16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正新雞排招商人員的說法稱,正新雞排加盟費35000元,加上保證金、品牌使用與管理費和設計費在內總共是63200元;其次還有裝修、設備和首批原材料的后期投入,“不算租金,一共需要投入11萬元左右,合同期限是3年,3年需要翻新一次,翻新費用看具體的店面情況。”
按照正新雞排招商人員計算,“一般回本周期在8~10個月,慢的話一年左右。”但由于現實環境的復雜性,真正能夠賺錢還存在很多變數。比如,刨除租金、工資、水電等支出,部分加盟商算下來僅能盈虧平衡或略微虧損。
如,加盟商保護范圍便是影響盈利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一定范圍內的門店密度增加,會導致單店客群急劇減少,不少門店最后只能虧損轉讓。正新雞排官方宣傳稱,對于加盟商有區域保護,繁華商業街300米以內不會再加盟,其他區域500米以內不會有加盟店。
但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在門店占比過半的三線、四線和五線城市中,正新門店位于“已有門店周圍450米”距離的“加密門店”比例均在30%上下。
有加盟商表示,2020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營業額可以達到7000-8000元,每天切雞排都切瘋了,手上磨的全是水泡。現在的生意只能用一落千丈來形容,只能賺個生活費。
也有加盟商稱,正新雞排已經失去了品牌紅利。同時,有加盟商吐槽“加盟費用遠遠超過官網所示”“每三年就強制性裝修,不交錢就只能退出。”
不過,也有活得比較好的加盟商,主要是在尚未深入滲透的下沉市場吃到了紅利。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正新雞排在一線城市的門店占比為5.96%,新一線、二線、四線城市占比均在18%上下,在三線城市占比高達28.43%。
中國新餐飲產業聯盟創始人貢英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一線城市的正新雞排門店相對沒有下沉市場的門店飽和度高,因此營收表現會相對較好,“但從現狀來看,以正新目前的品牌勢能,要想再把一線城市的市場打開也很困難。”
在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看來,流量型小吃如果人流量減少,缺乏足夠的可轉化客群,自然就會萎縮。后期隨著人流量增大,會進一步擴張,不過只有具備創新性的選手才能殺出賽道。
此外,生意的環境已經發生變化。王國平表示,在2019年的時候,許多小吃品牌會主動上門求租商鋪,但是近幾年很難“喊得動”這些品牌,不是租金多少的問題,而是許多購物中心場景真的沒生意,小吃店在一些夜市小吃街表現得還不錯,有流量、客群匹配度高,特別是學生街這類場景。
“對于小吃品牌來說,購物中心渠道中,部分外廣場還能做。但超市外租區主要看超市流量夠不夠用,超市沒流量也做不了。城市核心步行街也能做,但養不活太多家。普通商業街也要看流量與客群,沒有學生、外來人員等,基本很難有生意。”王國平稱。
而從場景來看,只有一些文旅街區和下沉市場有較大增量,人的消費習慣發生變化,消費渠道也要跟著變化,商家開店方向就必須要跟著調整和優化。
03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正新雞排還頻頻因食品安全問題上熱搜。
今年11月,正新雞排張家界加盟店因“老鼠出沒”被網友曝光。相關視頻顯示,有3只老鼠從涉事門店炸雞排的油鍋下躥出,并在紙箱堆疊的錫紙盤上啃食食物殘渣。
之后,張家界市永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永定區一正新雞排加盟門店操作間有老鼠出沒,該局對該店依法查封,并依法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當天,#張家界涉事正新雞排加盟店已被查封#沖上微博熱搜榜。
在去年8月,有網友曝光一正新雞排店內,員工腳踩操作臺剪腳趾甲,店主回應稱自己是私人加盟,請的員工對食品安全不夠重視,后辭退涉事員工。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正新雞排雖具有一定的性價比優勢,但背后也存在著食品安全、服務質量、客戶黏性等方面的問題。“當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節點,正新雞排并沒有去匹配消費升級的核心需求與訴求,必將受到其他品牌及品類的擠壓,這也是大規模關店的一個原因。”
04
萬店連鎖之路不好走?
餐飲大店實現萬店連鎖絕非易事,但小吃等細分品類通過較為靈活的打法可以率先突破。
在快餐小吃品類中,正新雞排是首個萬店連鎖品牌。此外,華萊士于2018年門店破萬,絕味鴨脖2019年門店破萬,蜜雪冰城則是2020年6月突破萬店。
但萬店連鎖品牌也會面臨著多重現實挑戰。比如,隨著門店越來越密集,加盟商賺錢或越來越難。由于網點越布越多,不同門店之間難免會陷入左右互搏的境地。
就快餐小吃品類來說,對加盟商而言,由于單價太低,就必須嚴格控制好成本。但控制成本與確保品質、維護品牌口碑的平衡問題,對于加盟商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此外,門店雖然不斷擴張,但如果規范管理跟不上,也極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如果品牌形象將受到嚴重損害,那么將會遭受致命的打擊。
正如上文所說,細分小吃領域門檻低、易復制、投資成本較小等特點,但是同樣也面臨著眾多競爭者。筆者認為,市場玩家需在建立標準化管理流程和食品安全體系基礎上,加大管理和品控力度,以確保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從而實現差異化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餐飲行業數字化變革深入,供應鏈、SaaS軟件、物流配送系統等基礎設施已經實現了高效標準化的解決方案,餐飲賽道中的新品牌們已經迎來了一場“標準化紅利”。不少同賽道的新品牌也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比如,在炸串領域,喜姐炸串、夸父炸串等正在不斷攻城略地,目前店鋪數分別為1982家和1807家,兩個品牌的總門店數已經接近4000家。
一言以蔽之,對于餐飲玩家來說,比拼的不僅是復制能力和速度,還要有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不然一旦品牌老化,更多的“后浪”將會把“前浪”吞噬。
寫在最后
在消費趨勢不斷發生變化之下,除了正新雞排,賽道中的其他玩家也在不斷遇冷。
比如,當下的消費者更加看中食品的健康度,僅靠價格和便捷性,難以深度打動消費者。對于市場玩家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在產品創新方面不斷與消費者的需求相匹配,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安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