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冰淇淋“硬剛”奶茶?
來源/全食在線
撰文/張子涵
昨天有經銷商在群里發出靈魂拷問。
“為什么年輕人愿意花10元買奶茶,卻不愿意花10元買冰淇淋?”
著實這個問題問住了群里的所有人。
大家都沉默了。
2024年一開始,許多冰淇淋經銷商都在找渠道甩貨,甚至打出歷史最大優惠。
但庫存似乎還有很多。
而寒冬里各大奶茶品牌,生意卻相當不錯。
有人說奶茶可以做熱飲,冰淇淋可以嗎?
但事實上,這個天氣買冰茶飲的消費者和買熱茶飲的消費者其實是差不多的。
因為有的茶飲產品只有涼的好喝。
但熱飲的出現,的確為品牌上了一個雙保險,能夠滿足那些需要熱飲安慰的消費者。
但拋開季節因素,聰明的經銷商已經發現,冰淇淋的市場正在被奶茶所瓜分。
事實上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對冰淇淋的熱情遠不如現制茶飲高。
為什么呢?
有人說奶茶喝起來方便,可以邊逛邊喝,但冰淇淋不行,如果不是杯裝的,那么必須一吃到底。
有人說,冰淇淋只有品牌,沒有場景,但茶飲品牌不僅有品牌,還有場景,甚至會講一手好故事。
拿檸季手打檸檬茶來說,最近在和寶可夢聯名,搞了一系列活動。
還有人說茶飲店也賣冰淇淋,而且賣的還便宜,蜜雪冰城的甜筒2元一個,一杯圣代也只需要5元左右。
不僅如此,在夏季茶飲品牌也推出了帶冰淇淋的產品,銷量相當不錯。
例如奈雪的冰淇淋歐包、喜茶曾經推出的芥末冰淇淋、還有那些將奶蓋換成冰淇淋的茶飲產品。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中國現制茶飲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升至174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3%。
從市場規模上來看,冰淇淋似乎略勝一籌,因為在2022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就已經突破了1700億。
但2023年冰淇淋市場不溫不火,甚至局部下滑。
但茶飲品牌卻不斷開出新的門店。
論渠道覆蓋,顯然冰淇淋要遠高于茶飲門店。
但論誰離消費者近,茶飲品牌要勝出。
拿蜜雪冰城來說,一個十字路口可能每個角都有一家,這種密集性的門店布局,幾乎讓消費者無法抵御,只要愿意挪幾步,就可以買一杯心儀的飲料。
而其他茶飲品牌,也都占據著商圈的核心位置、人流量密集的街道、餐飲集中的商場。
再加上外賣的助力,消費者幾乎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就可以買到喜歡喝的茶飲。
與此同時,上新快也是現制茶飲的優勢。
瑞幸和茅臺聯名的醬香拿鐵,只要原料準備齊全,幾乎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全國門店同步上新。
而結合不同地區的限定款茶飲,推新更快。
但冰淇淋就不行,基本上冰淇淋的推新時間只有一次,那就是年底各品牌召開新品發布會的時候。
所以渠道的特殊性也成為冰淇淋和茶飲拉開差距的原因。
有人說你拿零售產品和餐飲品類相對比,顯然不符合科學。
但在消費者眼里,誰能提供更好的體驗,誰能給足更大的情緒價值,他們就會選擇誰。
當然還有一個看上去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價格。
雖然2023年雪糕刺客退出市場,但3-10元的冰淇淋依舊占據主力。
同樣在2023年,許多茶飲品牌都降低了價格。
庫迪咖啡推出了9.9元的劵,加了茅臺的瑞幸醬香拿鐵也只賣到17元以內,但一杯茅臺冰淇淋售價高達幾十元。
更別說蜜雪冰城4元1杯的檸檬茶,也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和冰淇淋一樣的冰爽體驗。
所以離消費者更近、產品推新更快、價格更有競爭力是茶飲搶奪冰淇淋市場份額的三大主要原因。
因此冰淇淋品牌包括經銷商要看到市場變化的風向,而不是在行業內內卷,打價格戰。
有時候打敗我們的可能不是對手,而是跨界的朋友。
另一方面,茶飲有比冰淇淋相對長的銷售周期,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賣。
雖然冰淇淋品牌開始推出甜品化產品,甚至將烘焙與冰淇淋相融,但在大多數消費者的觀念里,冬天吃冰淇淋看起來還是很冷。
當然在暖氣充足的室內,冰淇淋還是有相當大的受眾,但和全國市場相比,冬季冰淇淋銷量顯然對經銷商的全年任務來說是杯水車薪。
因此冰淇淋要想和茶飲搶奪市場,就必須站在更高的位置放眼整個消費市場。
最關鍵的就是要渠道前置,甚至可以和茶飲品牌合作,在其門店投放小冰柜。
而經銷商要把網點放在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同時要找到消費者流量較大的地方。
如果可以的話,量販零食連鎖店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在產品上,要貼近消費需求,甚至可以照搬茶飲的口味。
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冰淇淋?
那就是好吃、有內容、性價比高的、方便購買的冰淇淋。
所以說奶茶和冰淇淋必有一戰,而且已經開始了。
從消暑解渴的維度來看,冰淇淋已經略微落后了,因為能夠幫助消費者消暑解渴的產品很多,冰淇淋不再是唯一選擇。
所以要想在這場暗戰中勝出,冰淇淋品牌就需要看到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
為什么要購買冰淇淋。
除了品牌提供的情懷,還有什么值得消費者購買的動機?這是品牌需要了解到。
而不僅僅是推出一款產品,賣給經銷商,再通過渠道等待銷量。
當然也有人說,冰淇淋和奶茶的結局,最后就是共存,為消費者輸送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