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如何看待盒馬山姆之爭?
出品/聯商翻譯中心
來源/DCS網站
編譯/松柏
倉儲會員超市之間的競爭加劇是中國的一個熱門話題。事情的起因是兩家大型會員超市——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X會員店——為了廣受歡迎的“榴蓮千層蛋糕”而打起了價格戰。
該事件在網上被嘲笑為“就像一場小學生打架”,但當盒馬的首席執行官侯毅表示這是一場“生死之戰”時,進一步提高了公眾的關注度。事實證明,搶占倉儲會員店領域的市場份額對于盒馬來說極其重要。
說到日本的倉儲會員店,美國的Costco是最具代表性的,幾乎處于壟斷地位。而在中國,山姆會員店在22個城市擁有36家門店,盒馬X會員店則在4個城市開設10家門店。此外,Costco于今年1月在廣東深圳開設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第六家門店。山姆會員店的會員年費為269元人民幣起,盒馬X會員店為258元人民幣起,Costco為299元人民幣起,均在5000日元左右。
倉儲會員店是零售業的“最終形態”
盒馬之所以加注“盒馬X會員店”,是因為倉儲會員店被視為零售業的“最終形態”之一。
根據日本全國超市協會《2023年超市年度統計調查報告》,日本食品超市(SM)的每位顧客平日平均消費額為2108.3日元(約合人民幣100元),周末為2428.5日元(約合人民幣116元)。考慮到食品超市的平均營業利潤率約為2%,每位顧客的年利潤則為6910.9日元(約合人民幣330元)。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但我們可以再次理解SM如何在薄利行業立足。
問題是,這筆約7000日元的費用幾乎相當于倉儲會員超市的會員年費。換句話說,倉儲會員店是一種預先從客戶那里獲得食品零售企業所能產生的“最低利潤”的企業。
Costco的銷售額明細(左)和假定會費直接變成利潤的純利潤明細(右)。雖然會費只是銷售額中極小的一部分,但是純利潤大多來自會費。單位:百萬美元
因此,從理論上講,倉儲會員店不需要從其銷售的產品中獲利,銷售量和銷售額也不是最重要的指標。重要的是“會員數量”,以及如何設計產品和銷售區域,讓顧客愿意明年繼續“續費”或成為“新會員”。這是一種循環的商業模式,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
換句話說,倉儲會員生意就像訂閱服務一樣,都是做流量生意的。就像Netflix和亞馬遜Prime Video制作原創電影來吸引流量(會員)一樣,倉儲會員店通過增加有價值的自有品牌產品來擴大會員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關鍵不是“創造高利潤率的產品”,而是“創造讓會員滿意的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商業的基本概念,也解釋了為什么倉儲會員店可以被稱為“零售業的終極形式”。正如盒馬首席執行官所說的那樣,在這類業務中提高市場份額是一場“生死之戰”。
盒馬X會員店能否取得領先?
盒馬公司目前主營三種業態:盒馬鮮生,這是一家生鮮SM店,也是盒馬最初以及最典型的店鋪,提供即時配送服務;盒馬奧萊,盒馬鄰里線下版+盒馬臨期生鮮大促銷模式,注重性價比,但不能享受會員福利;盒馬X會員店,可以理解為中國版的山姆/Costco會員超市。
這三種業態是根據生活階段的變化而設計的:當單身、年輕、沒有充裕的經濟來源,且住在郊區時,考慮逛盒馬奧萊;當已婚、有經濟能力、住在市中心,且為了節省時間時,則去逛盒馬鮮生;當有了孩子、有更多時間,則傾向于在盒馬X會員店購物。
然而,山姆會員店和Costco的勢力日益壯大,現在有可能剝奪盒馬通過奧萊和生鮮店培養起來的客戶群。因此,他們正在進行一場“生死之戰”,以至于不得不徹底解決本文開頭提到的哪怕是一塊甜食的價格問題。
面對這兩家美國倉儲會員巨頭,盒馬X會員店能占據主動嗎?這場激戰的結果將備受關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