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預制菜終于迎來出頭之日?
來源/全食在線
撰文/張子涵
提起預制菜,你會想到什么?
或許在一年前,它在大眾的眼中還是“食品添加劑一大堆的不健康食品”。
但現在,再次提起預制菜,或許很多人的觀念發生了轉變。
預制菜種類豐富,按照食品的加工程度及食用的便捷性,可分為即食食品(如八寶粥、即食罐頭)、即熱食品(如速凍湯圓、自熱火鍋)、即烹食品(須加熱烹飪的半成品菜肴)與即配食品(如免洗免切的凈菜)。
近幾年,預制菜概念持續火爆。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受居家餐飲需求迅速增長的影響,眾多餐飲企業通過研發預制菜產品、推出預制菜行業供應鏈解決方案等形式搶占新賽道,從而推動預制菜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加。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2024年增速明顯,有望三年內成就萬億市場。
目前在中國市場,預制菜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市場快速擴張階段,尚未形成細分的品類結構,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
對于預制菜未來的發展,整個行業都持有積極的態度。
近年來預制菜行業蓬勃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社交媒體的飛速傳播也使得預制菜由幕后轉到臺前,從餐飲后廚轉向家庭餐桌。
預制菜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便捷、高效的需求。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選擇簡單、快速的餐飲方式。尤其是對于年輕人、上班族來說,預制菜的性價比是極高的。
預制菜正是符合這一需求的產物,它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烹飪,且口味穩定,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飲食選擇。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預制菜都被消費者貼上貶義的標簽,定在了恥辱柱上。
預制菜的主要應用場景一直以來在外賣和堂食中,對于飯店而言,標準化生產的預制菜能節省人力、食材等各項成本,預制菜的應用可以大大縮短上菜時間,提高出餐率,收益當然也大大提高,實現降本增效。
但也有顧客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損害。
“我點外賣(下館子)不就是不想自己炒菜嗎?結果你拿預制菜糊弄我!”
因此,也有不少餐館以“不用預制菜”作為新賣點,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當工業化席卷人們的餐桌,那么獨一份的煙火氣就格外令人珍惜。這些堅持現炒、拒絕黑科技的的飯店,同樣也得到了一群鐘愛“鍋氣”的消費者的追隨。
對于預制菜這個自帶“黑紅”體質的行業來說,消費市場的培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從2024年伊始,預制菜就連登熱搜,扭轉了輿論趨勢。作為疫情之后首個完全不受疫情影響的春節,春節假期期間餐飲、家宴等消費場景大大提振了預制菜銷量。
對于預制菜,消費者的態度也愈發中立,評價也越來越客觀真實。預制菜也被越來越多的被消費者接受,出現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春節期間做飯那么麻煩,被預制菜大大分擔了工作量!”
“預制菜簡直是不會做飯患者的救星。”
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度不斷提升,評論區的風向在一步步改變。
通過電商平臺數據顯示,預制菜市場熱度逐年升溫明顯,銷售額、店鋪數、寶貝數三維飆增。
目前來看,許多品牌注意到了預制菜這個大有可為的賽道,預制菜市場玩家激增,店鋪增速超越銷額增速,但還未出現引領市場的龍頭企業,這也使得預制菜行業競爭激烈。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飲食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預制菜的品質和健康性等要求也越來越高。
預制菜市場也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趨勢。在未來,品牌知名度高和擁有特色菜品的企業將更有機會成為行業標桿。
預制菜市場目前正處于建設初期,品類不多,各個品牌之間主要靠低價取勝,行業新細分賽道還有待挖掘。
通過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發掘特色熱門單品,向烹飪方式多樣化、菜系多樣化、消費場景多樣化、消費人群多樣化等方向發力,推出更加健康、營養、美味、便捷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多場景、多口味、高品質、健康性等需求,才是預制菜品牌當前更應該做的事情。
另外,關于一直以來對預制菜健康問題的質疑在今年或許也將得到解決。
據悉,預制菜國標送稿已經出爐,預制菜國家標準正式進入倒計時。
國標的缺失,被認為是目前預制菜陷入輿論困境和行業亂象的根本原因。去年9月,教育部認為預制菜“不宜推廣進校園”,原因就是“當前預制菜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等有效監管機制”。
預制菜國家標準中還提到,禁止添加防腐劑且必須使用冷鏈運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健康恐慌”,同時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
而現如今,預制菜國標越來越近了,有了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督與管理,也將大大提高預制菜行業門檻。
過去預制菜就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所以給了一些不法商販可乘之機,也使得預制菜在消費者的認知中成為了黑心的代名詞。
讓消費者明白,并不是隨便一個“草臺班子”就可以生產預制菜,提高行業門檻,從而實現倒逼行業發展的目的,引導預制菜行業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實現預制菜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另外,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的《關于建立預制菜消費者知情權保障機制》的提案中,他建議加快出臺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加強預制菜消費者知情權的監督檢查,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
預制菜產業鏈條長,在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轉型、消費升級、創業就業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未來也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
這樣的發展趨勢,或許會給廣大消費者吃一顆定心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