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 To C,用戶捧場,商家“水土不服”?
來源/財經故事薈
采寫/王舒然
做了20多年B端批發生意的1688,如今越來越To C了。
3月7日,1688宣布將為買家提供0元下單、一件包郵、退貨包運費和最晚72小時收貨服務。其中,退貨包運費服務將在3月份覆蓋所有現貨商品,其他服務預計一年內實現全平臺覆蓋。
新升級服務與1688此前的規則大相徑庭——此前,1688以批發為主,商品基本不包郵,也少有運費險,有時退貨運費甚至比商品本身的價格還貴。
新服務此番向淘寶、拼多多等To C平臺的標準靠攏,能顯著降低C端用戶在1688下單的門檻和顧慮。
今年以來,1688類似動作頻繁。上個月,1688曾調整《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服務相關規則》,要求除“買家定作的,定制類商品”、“鮮活易腐類商品”等七類商品外,所有品類均需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與此同時,其還對全品類商品的起批量要求進行了調整,由≥2調整為≥1。
這讓人不由猜想,1688開始攻To C生意了嗎?
近幾年,1688在C端的存在感確實在增強,“源頭工廠”“品牌代工廠”“大牌平替”的招牌深入人心,吸引了不少用戶前來“挖寶”。比如在剛過去的冬季,1688就憑軍大衣、花棉襖出圈。
同時,其在阿里內部的重要性也有所提高。去年11月,1688和閑魚一起被升級為淘天集團的一級業務,大有從幕后走到臺前之感。
彼時,阿里集團CEO吳泳銘曾表示,1688具備二次創業的堅實基礎和巨大潛力,有望從B2B業務延展到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采購,同時具備支持跨境交易的服務能力。
種種跡象表明,1688找到了新的潛力抓手。
01
天時地利的To C化
1688在C端出圈,并非來自平臺自上而下的主觀決策,而是由用戶的自發行為演變而來——消費降級大勢下,“大牌平替”的消費熱潮興起,年輕人開始精打細算,追求性價比。而聚集了大量源頭工廠的1688,憑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低價優勢,恰好承接住了這部分需求,可謂“天時地利”。
這些自發來“挖寶”的用戶所分享的購物經驗,再經由小紅書、豆瓣等社交平臺的傳播,最終促成了1688在C端的“意外”走紅。
豆瓣“1688源頭工廠挖掘機”小組吸引了超4.5萬人,成員們互相分享在1688挖到的品牌代工廠或避雷提醒;在小紅書上,1688相關筆記數超過了180多萬,其中一條分享網紅店鋪同款的筆記吸引了10萬多點贊和收藏。
90后安然(化名)就是1688的�?停蟮酱蠹揖�,小到內褲襪子,她都從1688入手,“在1688,花25塊錢能買14雙襪子,性價比無敵�!�
隨普通用戶一起涌入的,還有做“平替”采購生意的年輕人,如小紅書博主、網紅達人、大學生、寶媽等,他們從1688拿貨,或自用或創業,采購行為區別于傳統大B買家,而和個人用戶有些相似,多呈現“小單量”“多頻次”的特點,被1688稱為“先進性小B”或“B中的大C”。
這兩類消費群體為1688帶來了新的增長潛力,1688數據顯示,2月2日至2月24日,平臺上“平替”相關的關鍵詞搜索次數同比增長了2538%。
看到這一點的1688也開始有意“迎合”,為他們提供更適配的產品和服務。去年9月,1688產品總經理張曉丹曾表示:作為一個“血統非常純正的To B交易平臺”,1688將要發力彌補平臺個人用戶運營的短板,爭取更多To C的用戶。
其主要著力點是為用戶篩選優質供給,把控價格、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體驗。
比如,2022年1688上線了“1688嚴選”,主打品牌平替,進入嚴選庫的商家以品牌代工廠、源頭廠家為主,目前已有超過一萬家的工廠品牌旗艦店入駐。
平臺對入駐1688嚴選的商品有嚴格要求,比如發貨速度方面,商品需要開通48小時或72小時發貨服務;價格方面,要低于過去30天成交底價的5%,或低于下游其他平臺熱銷同款到手價的10%以上。
比如,在1688嚴選中,脫骨俠無骨雞爪的價格是42元/1000g,天貓旗艦店則是49.9元/1000g;奧利奧巧克力餅干的1688嚴選價折算為0.04元/g,天貓旗艦店則是0.05元/g;華豐三鮮面的1688嚴選價為0.002元/g,天貓旗艦店則是0.003元/g。
此外,1688還淘汰了很多低質量供給,來了個供給大換血。
據1688商家發展中心總經理王強去年12月底透露,在過去兩年,30%的供給被淘汰,包括無貨源店鋪、偏向黑灰侵權的店鋪、部分傳統小作坊及貿易商等。
在用戶自發涌入和平臺介入把控的共同加持下,1688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1688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主動打開1688 App的用戶數量突破歷史紀錄,買家會員數高達2億,年交易額8000億,年動銷商品數1.5億。商家會員數量也歷史性地達到了100萬。
另據阿里財報顯示,去年Q4,中國批發商業的營收同比大增23%,遠高于淘天集團大盤2%的同比增速,也高于阿里總營收5%的同比增速。
天時地利之下,1688就這樣煥發“新生”,迎來了量和質的雙重進化。
02
商家“水土不服”
新的消費群體帶來增長潛力的同時,也給1688既有生態帶來挑戰——在服務小B和C端用戶時,不少商家感到“水土不服”。
原因在于,不同客群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截然不同,對以批發客戶為主的部分商家來說,他們原有的服務體系很難適應新群體的訴求,尤其是個人用戶的訴求。
比如,同樣下單一件商品,批發客戶和個人用戶對質量的要求有很大差異。
一位賣花盆的1688商家告訴《財經故事薈》,批發客戶買一件商品,是為了看樣品的材質、款式,即便樣品發生破損,也不會引起投訴。因為正式合作時,相關質量要求會在合同里予以約束。而且,批發場景一般都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次品率。
但對零售客戶來說,就不存在樣品的概念了,因而出現售后問題的概率更大,而為了保障質量,商家可能需要額外增加包裝等成本。
服務零售客戶的“麻煩”還體現在售前溝通中,“以前做批發都不需要客服,一天只要回復幾個咨詢就行,一個月有幾個或十幾個客戶就夠了�,F在散客來了,買幾塊錢的東西也要問東問西,特別麻煩,利潤可能還沒什么增加”,花盆商家表示。
再比如,個人用戶對發貨時效的要求普遍更高。
一位做面料批發的1688商家表示,“服務批發客戶時,發貨時間通常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很多客戶并不要求48小時內發貨,但普通用戶可能接受不了。”
近期新的服務標準上線后,其就因未及時發貨,被平臺自動扣錢為用戶理賠。為避免更多損失,其將所有產品都改成了定制模式,發貨時間可延長到15天。
此外,在物流成本方面,批發和零售也有差異。批發場景下,無論是發貨還是售后退換貨,一筆訂單只需寄送到一個地址,但零售要處理不同地址,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總的來說,服務零售客戶的綜合成本可能更高,因而很多商家在心態上不想接待個人買家,能力上也難以滿足個人買家的訴求,由此產生了很多購物體驗問題。
在小紅書上,不少用戶吐槽在1688遇到超期發貨、商家服務態度差、售后沒有保障等問題,“在1688下單了三次,每次都不愉快,花了小兩百買的貓籠,一根鐵絲斷了,還有一根彎了,結果售后客服不回復,回復也不解決問題,一直拖時間”“買了百來塊的東西,商家只發了一部分,剩下的說要等一周,結果到后面連退款都申請不了,我從2023年一直等到了2024年,還沒解決”
平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1688 CEO余涌曾在去年底接受“天下網商”采訪時坦言,“我們的品和價確實都很好,但履約確實不好”。
因而,平臺開始介入,推出了開頭所述的服務升級政策。這確實能淘汰掉一部分劣質商家,優化購物體驗,但也給那些不想做零售生意的商家帶來困擾,他們普遍覺得“要么做批發,要么做零售,放在一起很混亂”
“我真的不想接待散客,但如果我不設置‘一件起批’,會影響店鋪權重,導致批發客戶也很難找到我”,前述面料批發商家無奈道。
在平臺人群迭代和服務升級的過程中,商家總會出現分化,一部分能跟上平臺的步伐,也有一部分不能適應。從小紅書上的討論看,這類“水土不服”的商家不在少數。
對于他們的訴求,是否要兼容,如何兼容,是1688需要考慮的問題,更本質一點看,1688真正要解決的是,如何在同一生態內,兼顧B端和C端的生意。
03
真正的野心是做數字供應鏈
1688在阿里的戰略地位被提升后,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1688是阿里對抗拼多多的低價武器,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雖然C端消費群體快速增長,貢獻了不少增量,但撐起1688大盤的還是B端買家。去年9月,1688 CEO余涌曾表示,1688平臺上97%的GMV來自小B買家的貢獻。
而且,其在去年1月的商家跨年活動上也曾公開表示,1688并不想卷C端電商,“很多人覺得1688要做C端了,但我們的態度很明確,堅定服務B類客戶。當然,我們不排斥C類用戶在1688采購,我們會服務好他們。”
考慮到當前C端電商市場的白熱化競爭態勢,1688此定位也屬明智——1688 C端起步晚,在其他電商巨頭面前,恐難占上風。
比如,就用戶規模來說,1688和其他平臺不在一個數量級。據晚點去年11月的報道,1688擁有5500萬的年活躍買家,而拼多多財報顯示,早在2022年一季度,其年活躍買家就已達8.8億。
何況,對淘天來說,已有淘寶坐鎮C端,不需要再有一個定位重疊的平臺。
對1688來說,順應基因、基于優勢生長才是上策。就像去年8月余涌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訪時所說,“經過了24年發展,1688的大盤已經很難發生根本性變化。亂變是找死,不變是等死。最合理的做法是畫個圈,在這個圈里快速大膽嘗試�!�
作為國內最大的線上批發平臺,1688的壁壘就是豐富的供給,尤其是產業帶、源頭工廠的供給。
1688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旬,1688商家數量突破100萬,其中60萬家是源頭工廠;產業帶方面,據商務部《中國產業帶數字化轉型》顯示,2020年時,1688就已覆蓋了全國七成的一級產業帶。
去年12月,1688曾公開表示,未來三年如果只做一件事,就是做數字供應鏈。
可見,1688未曾想大幅扭轉定位,仍然選擇做好供給大后方,并在此基礎上,利用數字化技術將供給和消費需求高效得連接起來。這既包括B端需求,也包括C端需求,既要連接國內市場,如淘寶、拼多多上的很多商家就是從1688拿貨,也要連接跨境市場——去年11月,1688正式推出跨境產品“尋源通”。
為此,1688展開了一系列數字化改造。
比如,為提升采購體驗和履約能力,在今年3月31號之前,1688會在全國部署上百個產地數字倉。
比如,為幫助買家更方便地找到源頭供給,去年4月,1688推出產業帶數字地圖,可查看產業帶的趨勢變化、最新熱銷款、行業趨勢等等。
再比如,利用AI技術引入數字商品,以解決庫存問題。1688嚴選上的部分軍大衣便采用了此種模式——AI基于消費趨勢設計出一款虛擬軍大衣,買家下單時,將訂單返給有柔性制造能力、可短期出貨的工廠,實現以銷定產。
總的來說,1688數字供應鏈的范疇,比做一個B端或C端電商平臺要廣得多,其更接近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而前述一系列“To C化”改造便是其供應鏈連接的一個細分場景。
對1688來說,這一定位既能鞏固其既有優勢,又能連接新場景、產出新增量,大概其最佳選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