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私有化的新秀麗,去年業績亮眼但估值仍偏低
來源/觀點網
撰文/劉子棟
全球旅游業的快速恢復,給新秀麗 (Samsonite)集團帶來了十分正面的影響。
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行李箱生產商,新秀麗過往業績一直與全球經濟呈正相關。來自海通證券的研報表示,新秀麗在各地區的增速與整體經濟狀況相關性較強,且收入增速變動趨勢與GDP增速的波動趨同。
去年至今,隨著旅行限制的全面放開,全球尤其是亞太地區的旅行和商旅活動,正變得越來越活躍。最明顯的一個事件是,中國正陸續放開對多國游客的免簽政策,而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也相繼對等宣布對華免簽。
來自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2023年以收入客運公里數(RPK)衡量的全行業交通量增長了36.9%,達到2019年水平的94.1%。
其中,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的表現引領了整個行業,2023年的客運量幾乎翻了一倍,繼續領先于其他地區。
商業客獲悉,受惠于此,亞太地區成為新秀麗的增長引擎。
資料顯示,2023年內新秀麗在中國的銷售凈額增長了88.4%,讓年內該公司在亞洲的銷售凈額上升 61.7%。與之對比,新秀麗在北美洲、歐洲及拉丁美洲的銷售凈額分別同比增長 13.7%、16.8%及 25.7%。
同時,與未受疫情影響的2019年比,新秀麗在亞洲的銷售也改善了20.1%,而中國的銷售就完全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了。
亞洲地區的強勁表現,推動新秀麗2023年綜合銷售凈額同比增長30.4%至36.82億美元。同時,毛利率上升至歷史新高的59.3%,其中亞洲地區的毛利率自然也是最高的。
利潤方面,新秀麗經調整EBITDA增加至7.09億美元,經調整EBITDA利潤率上升至19.3%,也是歷史新高。同期,歸母凈利潤為4.17億美元,增幅達33.3%。
一直以來,新秀麗以箱包界領導者示人。它普遍被認為是一個二線(指奢侈程度)輕奢箱包品牌,長期占據全球旅行箱市場市占率第一。
資料顯示,新秀麗以Samsonite品牌為中心,同時經營Tumi、American Tourister、Gregory、High Sierra、Kamiliant、ebags、Lipault及Hartmann等子品牌。
京東商城數據顯示,新秀麗低端品牌Kamiliant(卡米龍)一款20英寸拉桿箱售價僅200出頭,而奢侈定位的Tumi(途明)的一款適用于20寸拉桿箱的防塵罩就定價900元,最貴一款聯名碳纖維拉桿箱售價更超過2萬元。
換句話說,新秀麗覆蓋從奢侈到高端、中低端的全價位旅行箱包產品。該集團主流產品,基本上設計簡約,用色飽和度低,擁有獨家材質。站在消費者的視覺,這是個方便挑選,不會買錯的選擇,受到人們的長期喜愛。
早前1月12日,華南首家Costco開市客在深圳開業,單日引來超14萬人辦卡掃貨。被搶購的商品,就包括售價僅799元的20寸及27寸Samsonite旅行套裝。
另一方面,新秀麗高端奢侈線Tumi更是近年在國內,特別受商務人士歡迎的箱包品牌。例如長盛不衰的Alpha 3系列背包。
于2023年,Tumi也是新秀麗集團增長最好的品牌,銷售凈額同比增長達35.8%,其余重要品牌Samsonite增長30.1%,American Tourister(美旅)增長28.7%。其中,Tumi在亞洲的銷售凈額同比增加了62.2%。
展望2024年,新秀麗預計全球旅游業及觀光業將維持穩健增長。按UNWTO聯合國旅游組織預計,國際旅游業將在2024年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初步估計較2019年增長2%。
另外,新秀麗稱,預計隨著中國出境旅游持續改善,24年亞洲旅游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去年業績表現優秀,但新秀麗近期的股價大幅上漲,卻是另有緣由。
2月27日,市場消息顯示,新秀麗正在研究包括私有化在內的選項,并且已經收到潛在買家的收購意向。消息放出當日,該公司股價立刻飛漲13.76%,到3月11日,新秀麗股價已漲至斤4年來高峰30.8港元/股。
期間后續消息稱,凱雷集團和KKR & Co.等公司已對新秀麗表現出初步興趣。據悉,包括貝恩資本和CVC Capital Partners在內的私募股權公司也對新秀麗的潛在收購進行初步評估。
此外,新秀麗的少數股東德弘資本也在考慮組建財團參與競購。消息稱,投資機構主要希望新秀麗以更高的估值在美國等其他證券交易市場重新上市。
市場分析,新秀麗此次私有化的誘因,或因其受困于港股市場的長期低估值。摩根士丹利分析,就算在此輪因私有化消息催動的股價上升后,但(新秀麗)估值較全球同業仍有折讓。
雪球平臺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收市,新秀麗的市盈率(TTM)為11.69,而在尚未公布私有化消息的2月26日,新秀麗的PE(TTM)僅為9.26。不少投資者認為,合理的估值在15-20倍。
而早在去年8月,彭博社就曾報道稱,新秀麗正在探索在美國二次上市的可能性。雖然后來消息遭到否認,但從側面顯示,新秀麗的確存在估值上的憂慮。
無獨有偶,近期也有不少服飾箱包集團宣布與傳出二次上市或私有化計劃。
包括意大利豪華游艇制造商Ferretti法拉帝、護膚品集團L’Occitane International歐舒丹、奢侈品集團Prada普拉達,以及中國運動服飾龍頭李寧。
其中,歐舒丹早在2023年7月就曾尋求過私有化,并以更高的估值在歐洲重新上市,但后續作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