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股份被兩家企業瓜分,未來將走向何方?
出品/聯商翻譯中心
來源/YAOKO官網、DCS網站
編譯/尹茜、松柏
今年2月,日本第二大電信公司、移動通信巨頭KDDI宣布對羅森進行股份公開收購。收購完成后,三菱商事和KDDI這兩位主要股東將各持有50%的股份,并將共同經營。
KDDI在2020年首次持股羅森,當時占比僅為2.11%,在隨后的幾年中,這一持股比例也未發生變動。同期,三菱商事也始終維持在剛剛好超過一半的占比。其他股東中,幾乎都是各大信托銀行和金融證券公司。
針對此次合作,三菱商事透露,其擔憂羅森需要額外的支持,并明確表明是三菱商事向KDDI提出了這一合作提案。這種擔憂來源于,羅森雖然是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但其作為第三名的定位已經根深蒂固,難以逆轉。通過對便利店行業現狀和羅森定位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擔憂的背后邏輯。
接下來,本文將分析羅森及日本便利店行業的現狀,以及羅森與三菱商事、KDDI進行業務合作的最終目標。
一、依靠并購實現規模擴張的策略“過時”
2022年日本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國內便利店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約11.17萬億日元(約合5432億人民幣)。7-11、全家、羅森這三大便利店巨頭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了93%,形成了便利店市場上的壟斷局面。
其中,眾所周知,7-11具有強大的市場影響力,2022年其加盟店和直營店的總銷售額達到了約5.1萬億日元(約合2480億人民幣),遠遠超過全家的約3萬億日元(約合1459人民幣)和羅森的約2.3萬億日元(約合1119億人民幣)。從年銷售額的變化走勢來看,很明顯,7-11正在逐漸拉開與全家和羅森之間的差距。
在過去,7-11一直通過持續不斷地開設新店鋪來實現銷售額的穩健增長;全家則采取了并購策略,如收購am/pm、Circle K Sunkus等店鋪;而羅森也通過收購Three F等行業競爭對手來推動規模擴張。但如今,隨著三家壟斷的市場格局逐漸形成,這樣的策略已經不再適用。
二、便利店行業市場已逐漸飽和
目前,日本國內便利店市場增長率放緩,有聲音稱,日本國內市場已接近飽和。
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日本便利店行業市場已經顯現出飽和的跡象。新店的頻繁開設影響了周邊現有店鋪的利潤,特別是在城市地區,加盟店和總部之間的爭紛不斷。這反映出,目前便利店的收支結構限制了新店鋪的開設地點,進一步細分便利店的開設商圈已成為必然。
簡單來說,降低盈虧平衡點,使先前無法盈利的小型商圈(如中小型建筑物、工廠、老齡化社區、人口稀少地區等)也能開設便利店。這就是店鋪的人力資源精簡化、無人化,以及店鋪數字化轉型的大致目標方向。因此,各大便利店都在積極推動店鋪數字化轉型,但可以說,羅森并非獨占先機。
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擴張門店數量來扭轉局勢已變得十分艱難,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升每家門店的銷售額。然而,羅森每家門店的平均日銷售額僅為54.9萬日元,遠遠落后于已經達到近70萬日元的7-11,而且這一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就平均日銷售額而言,羅森和全家多年來一直在努力追趕7-11,但無論是產品實力還是策劃能力,都未能與之匹敵。實際上,其他企業想要追趕甚至超越7-11的平均日銷售額,已經變得異常困難,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三、目標占據“積分經濟圈”的領先地位
先說一說“積分經濟圈”這個概念,這是日本移動通信行業的“行話”。在這個圈子里,有幾大行業巨頭,包括樂天、Docomo、KDDI、SoftBank。它們以消費者的用戶ID為核心,各自構建了獨屬的積分獎勵體系,除了線上購買套餐和商品外,用這幾家公司的銀行卡進行線下消費也可以獲得積分。
從前文的角度來看,羅森及其母公司三菱商事之所以與移動通信巨頭KDDI成為合作伙伴,其原因顯而易見,這一決策背后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在便利店行業中,想要追趕和超越排名第一的7-11,需要采取超越傳統的“異次元”戰略,也就是不局限于現實世界,而是借助數字世界的力量,通過聯盟合作實現戰略逆襲。
圖源:CNET Japan
在羅森、三菱商事、KDDI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士從“實體”“數字化”和“綠色可持續”三個角度解釋了此次合作的協同效應。其中,“實體經營”強調KDDI在通信、金融和醫療保健等領域的窗口合作;“綠色可持續”則提到了便利店作為發電站、電動汽車充電點和防災儲備處的功能,并期待進一步強化這些功能。
“數字化”仍然是此次合作的關鍵點。采用VR、AR、MR等虛擬現實概念,將商店與虛擬空間融合;利用機器人進行配送;在客戶服務、運營、人力資源等方面實現店鋪的數字化……這些在硬件技術方面的革新舉措引人矚目。
最重要的是,通過整合羅森每日近1000萬顧客的購買數據和KDDI擁有的3100萬名用戶,羅森或許能夠成為“積分經濟圈”的領先者,這也是其最終的目標所在。
四、羅森成為兩大持股公司的“經濟紐帶”
根據MMD研究所在今年進行的“2024年1月積分經濟圈服務利用調查”,在“最受歡迎的積分”中,排名首位的是樂天積分,其次是d積分,緊隨其后的是PayPay積分、Ponta積分、T積分以及WAON積分。此外,在受關注程度方面,樂天以45.7%的占比遙遙領先,而KDDI則以8%的占比排名第四。
目前來看,不論是KDDI經濟圈還是三菱商事聯合(簡稱Ponta經濟圈),在經濟圈的豐富度和滲透度等方面都難以被稱為佼佼者。因此,或許可以說,羅森將成為加強KDDI經濟圈與Ponta經濟圈合作的關鍵“紐帶”。
羅森在日本便利店行業中是“萬年老三”,而KDDI則在積分經濟圈中排名第四,這是兩個底層企業間的戰略性聯盟,目標是以Ponta為核心構建統一的經濟圈。
圖源:KDDI
由于每位消費者都擁有專屬的ID,他們在數字世界中的活動都會留下明確的痕跡,這是數字化的基本邏輯。舉例來說,一個人早晨起床后可能會與智能音箱互動,通過觀看視頻和瀏覽網絡新聞獲取信息,然后進行遠程辦公,中午則可能會使用外賣服務點餐,之后進行在線購物,最后在社交媒體上活躍一番。所有這些行為理論上都可以被記錄下來。每天收集這些數據后,數字平臺可以了解到消費者個體的數字行為模式。結合人工智能的應用,企業可以推斷出消費者個體可能感興趣的產品和服務,并進行精準化營銷。
此外,當消費者沒有使用數字平臺、在線下購物或使用實體服務時,由于Ponta在眾多聯合店鋪中錄入了消費者的ID信息,例如便利店等實體零售店,這些實體消費行為也能夠得到追蹤。
因此,對于線下消費行為,通過利用羅森等實體店鋪,Ponta可以將消費者的信息歸集到其ID中,從而全面地了解到眾多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通過充分利用這些海量數據,可以采取精確度極高的營銷策略,從而避免因盲目地大規模營銷而造成的成本浪費。
寫在最后
總之,羅森和KDDI雙方各自的市場都趨于飽和,同時三菱商事創設的Ponta積分經濟圈在業內也并不突出。三菱商事作為羅森的最大股東,希望和KDDI合作來破局。羅森能夠爭取到客流,三菱和KDDI則獲取更多的后臺數據。
在此次商業合作中,羅森并非主導者。相反,這是一個更大的戰略圖景。三菱商事和KDDI這兩個行業巨頭將羅森視為實現未來“大數據營銷戰略”的重要棋子。羅森的命運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兩者未來發展的影響。
羅森、三菱商事和KDDI的此次合作,標志著數字與實體的進一步整合,是向著巨型經濟圈邁出的關鍵一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