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餐飲圈的胖東來?答案:沒有
來源/餐觀局
作者/宋一程
今年以來,于東來煩死了!
做為胖東來的老板,他不僅在門店控制客流維護秩序,幫顧客解決搶不到東西而產生的糾紛,甚至跑來跑去事無巨細協調著一切,但局面還是經常失控——進門靠擠,購物靠搶,結賬靠等,網友們最后不得不替于東來撂下氣話“明天關門,錢不掙了”。
沒錯,胖東來在龍年春節以來隔三岔五就霸屏社交媒體,流量大到被人調侃,中國人今年只去了四個地方,哈爾濱、三亞、甘肅天水、胖東來。
去年至今,很多餐飲人吐槽經濟下滑、環境惡化、消費降級,不斷有人用動輒幾十上百萬的關店數據來唱衰餐飲短期發展。但一系列正向數據值得餐飲人深刻反思,所謂大環境不好的形勢下,中國餐飲2023規模收入創歷史新高達5.2萬億,海底撈營收凈利潤雙雙創歷史新高,小菜園被加華資本累計投資5億元,胖東2023年營收突破100億… …
面對不斷創歷史新高的各類數據,卻鮮有餐飲人站出來反駁唱衰言論,更沒有人問問自己或同行,餐飲圈為啥沒出個胖東來?我們究竟哪里做的不夠好?如何才能成為餐飲界的胖東來?
今天,我們就從三個維度對比一下。
圖|胖東來對食品的詳細介紹|來源網絡
01
顧客至上 不耍嘴炮
為了顧客,胖東來把一切都做到恐怖至極。
身處四線城市的胖東來,打心底里把顧客當成了衣食父母。只有顧客想不到的,沒有胖東來做不到的。餐飲人最頭痛的引流進店問題,胖東來只用了幾個簡單辦法就輕松化解。例如,顧客晚飯后拖家帶口散步路過某個門店,想進去逛逛不是怕帶著孩子不方便就是怕帶著寵物不讓進,在胖東來看來,這根本不算個事。店門口的寄存處,無論金銀珠寶還是大活人,亦或是飛禽猛獸,只要你敢存,工作人員就敢收,不但保存的萬無一失,還能給寵物喂水喂飯。這種萬物皆可存的服務細節,目前餐飲界還沒誰能做到。還有,胖東來每個門店購物區入口都會有洗手、微波爐、直飲水、大冰柜等,就好像告訴每一個顧客,所有購物前的準備工作俺替您做好了,洗了手到里邊隨便試吃,吃渴了咱還有免費的直飲水,餓了自己帶飯都行,微波爐隨便用別怕費電。就算顧客剛從農村老家殺了頭豬來,別怕,可以先放冰柜里,逛完出來再扛走。在餐飲人還在不斷為進店客流瘋狂砸錢時,胖東來只用了幾個最真誠最樸實的辦法,就讓顧客擠爆了門。
這兩年,預制菜成了很多餐飲品牌不愿提及的“案底”,無論多大品牌,產品或多或少都有幾個預制菜,更多的餐飲品牌為了掩蓋這個“案底”,面對顧客時基本都會三緘其口,主動坦白公示的幾乎沒有。胖東來為了讓顧吃個明白,把自己的食材全部在門店現場公示。這還不算完,以烘焙為例,胖東來還給你科普什么是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兩者有何區別。對比某些餐飲品牌,簡直是殺人又誅心。這還不算,胖東來自己制作的一些熟食類產品,不僅公示全部原材料,還公示制作時間,讓顧客吃得放心才是真本事。
反觀餐飲圈的一些品牌,哪怕是頭部品牌,有幾個敢公示全部原材料和制作時間的呢?例如,以油條豆漿起家的永和大王,用轉基因大豆加工的油來炸油條,公示過嗎?肯德基在中國用了幾十年的起酥油,在其他國家的使用情況敢公示嗎?包括以養生著稱的和府撈面,湯里有沒有食品添加劑,有少產品是預制的,敢不敢完全公示出來呢?只要有人質疑,這些餐飲頭部就會說,“我們符合國內標準或法律法規,商業機密不方便公示”。
這些看似簡單的細節與真誠,是一個企業、一個老板有沒有把顧客當上帝,有沒有把顧客當成衣食父母,有沒有真正做到顧客至上的最直觀體現,也是胖東來能封神的根本原因之一,更是餐飲品牌想成為胖東來最難跨越的護城河之一。如果每一個餐飲品牌,每一個餐飲老板真的從內心奉行顧客至上,定價、品質、研發、食安等每個環節都第一時間想到顧客,一切以顧客為導向,把嘴炮落到實際上,一定都會成為胖東來。
當人,有人會說零售和餐飲的客群、場景等都不一樣,胖東來那一套在餐飲并不適用。那就看看當年的海底撈吧,從進店、點餐、出品、服務以及各種細節,包括送不完的各種零食和驚喜,跟現在的胖東來有多大區別呢?雖然現在的海底撈在服務和細節已經至少腰斬,但事實證明,只要是開門做生意迎客,把胖東來當榜樣準沒錯。
至于老花鏡、改褲邊、多種購物車、保安幫忙拎包、追到家里退款……這些恐怖至極的細節,非常值得餐飲老板親自去打卡體驗。
圖|來源央視新聞
02
情同手足 以人為本
于東來把每一位員工都當成家人。
胖東來員工一年可以休息多少天?老板于東來回答:140天。
什么概念呢?國家法定雙休日每年大約104天,法定節假日11天,總數不超116天。但是,胖東來員工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多休息近30天,相當于比普通打工人多了半年的周六日,工作時間還是8小時不變。高管的總休息天數可以達到190多天,相當于大半年時間在玩。
從人性角度分析,什么樣的老板可以如此縱容手下這種佛系工作文化呢?答案只有一個,把每一位員工都當家人才能做到。任何一個人都不會讓自己家人996工作,更不會把家人當成壓榨工具。
與之恰恰相反的是,某些餐飲老板這幾年喜歡把員工稱作伙伴,甚至在面子上把“伙伴們”上升到企業戰略高度,反復強調關愛伙伴、重視伙伴、幫助伙伴成長,甚至誓與伙伴有福同享。事實如何呢?以頭部餐飲品牌為例,某老板親口對媒體說,“996算個啥?我們是715、白加黑、‘夜總會’。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時,夜里還總開會”。
無論出于什么目的,當一個企業不以員工生命健康為本,不以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為本,甚至把以人為本當成一句口號時,無論給多高的回報,長期主義自然無法實現。注定成不了胖東來。
當然,餐飲圈不只是某個品牌,絕大多數餐飲員工每天工作時間平均都在10個小時以上,每周休息一天且不給加班費的違法行為已然成為行業慣例,無論哪個品類的頭部企業,本該5天8小時的工作制,只能出現在法律書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餐飲老板既不想給馬兒多吃草,還想讓馬兒跑得快。不斷對員工提出服務、效率、成本等人效要求,與伙伴戰略形成了悖論,這也是餐飲企業基層員工流動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尊重、社保、福利、培訓、晉升等方面,胖東來不僅是世界零售行業神一般存在,國內本土餐飲企業更是與之差距巨大。短期來看,無論海底撈還是西貝等個各品類頭部企業,每一名基層員工達到法律規定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還有一定差距,做到跟胖東來一摸一樣根本都無法企及。
以人為本把員工當家人到情同手足層面,本土餐飲企業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03
打開格局 上下同欲
餐飲圈出不了胖東來,餐飲老板成不了于東來的最后一個重要因素——分錢格局打不開。
前不久某論壇上,有企業家諷刺胖東來分錢做法不符合商業邏輯,甚至毫無底線破壞商業規則,跟江湖草莽沒啥區別。“資本怎么能把錢分給員工呢”?
這番諷刺來自于胖東來對于員毫不吝嗇的草莽作風,大秤分金,小秤分銀。2023年,胖東來全年預計營收超過100億元,于東來公開表示,“除掉納稅的三四個億,還剩下三四個億的凈利潤”。按照于東來以往所說,凈利潤95%以上要分下去,管理層和員工各占一般。按這個比例算下來,于老板忙乎一年最多能賺個兩三千萬,果然不配資本家三個字。
這種“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的大氣磅礴、海納百川的格局,值得餐飲老板們學上一輩子。
餐飲老板們對分錢這件事是什么態度呢?有一位做過多個本土餐飲品牌CEO的職業經理人曾說過,如果我服務的那幾個老板愿意賺錢時在薪酬之外再分幾十萬,我可能都不會換了好幾個品牌。
隨著海底撈式PUA員工方法慢慢退卻光環,合伙制、賽馬制在餐飲行業逐漸流行,除管理層外越來越多的區總、督導、店長等人可以拿到分紅或股權,有些餐飲店長甚至可以年收入上百萬元,比如南城香老板汪國玉經常公開介紹自己品牌收入達到百萬的店長。
實際上,不管南城香亦或是海底撈等其它品牌,餐飲店長們收入一兩萬才是常態,收入達到百萬或大幾十萬的店長只是被無線放大的個列,也是PUA員工的不二法寶。很多基層員工真實收入普遍在五六千元,四五千元也正常不過,還是一線城市餐飲工資水準。這也導致一種現象,店長及以上管理層干勁十足,24小時都想投入工作,大多數門店員工卻佛系躺平:“無論領導們怎么努力,跟我沒有半毛錢關系,干的多不多或好不好,每月到手里就那幾千,浮動最多幾百塊,為什么要那么拼呢?”至于努力就有希望成為百萬年薪店長,很多員工則認為比中彩票概率還低。
胖東來每名員工能分多少錢呢?基層員工月收入平最低6500元,最高8400元。而河南省的一些主要行業,如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年收入都在5萬元以內,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對比下來,胖東來員工的收入,幾乎是大部分河南普通到打工者的兩倍。真正實現了上下同欲。
越來越多的餐飲老板提出百年品牌、百年企業愿景,實現愿景不能只靠時代紅利,也不能靠短期營收數據,更不能靠各種PUA制度,唯一且必須依靠的只能是最基層員工。餐飲老板只有打開格局,分金分銀,上下同欲望才能實現百年愿景。
結束語
胖東來并不是什么神話,于東來也不是什么神仙。一家企業,一位老板,身心合一地把顧客當上帝,把員工當家人,把鈔票當紙片,完全可以成為胖東來和于東來。餐飲企業和餐飲老板不僅要學習胖東來優秀的管理水準,更應該學習于東來的格局與愛心。只要在顧客、員工、格局三個維度發生改變,餐飲界早晚會出現無數個胖東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