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超3億,又一知名化妝品企業破產
來源/青眼
撰文/一斤
近日,青眼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獲悉,北京唯美光大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唯美光大”)因資不抵債,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告破產。
值得一提的是,唯美光大由唯美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唯美度科技”)100%持股,而這兩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均為陳光,其也是曾多次獲得“中國特許連鎖百強”稱號的美容連鎖門店品牌“唯美度”的創始人。
那么,這家曾經名動一時的美業百強連鎖,如何走到債務累累、子公司破產清算、創始人被限高的地步呢?
負債超億元,創始人限高
雖然如今才正式宣告破產,但唯美光大的結局其實早有端倪。
根據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等公示文書,早在2020年,因融資到期后未能及時還款并贖回股權,唯美光大、唯美度科技、陳光、劉某輝等被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下稱“民生信托”)申請強制執行債權。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唯美光大、唯美度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均為陳光,劉某輝則分別擔任監事和副董事長職位。
這則文書,也拉開了唯美光大債務糾紛的開端。
同年7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陳光、劉某輝以及旗下包括唯美度科技、唯美光大等與民生信托公證債權文書糾紛一案〔執行案號:(2020)京02執745號〕采取強制執行,執行標的為1.63億元,唯美度科技部分股權被凍結。
此后,一系列債務官司接踵而至,唯美光大的多位債權人開始對該企業發起訴訟,并申請強制執行債務。至此,陳光及劉某輝均成為失信被執行人,且多次被下達限制消費令。
債務糾紛的轉折發生在2022年。同年9月,唯美光大債權人之一姜某與唯美光大因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經由北海仲裁委員會仲裁,唯美光大表示無力支付應返還的轉讓款及違約金共計855萬元。此后,姜某以唯美光大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唯美光大進行破產清算,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案號:(2023)京01破113號〕。
而唯美光大對此回應稱,“公司現已資不抵債,且現金流短缺,同意進行破產清算�!睋ツ�6月唯美光大發布的公開選聘審計機構的公告〔唯美破管字(2023)第020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唯美光大的總資產約為3.79億元,而負債總額已經達到8.39億元,所有者權益為-5.3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還發布了懸賞公告,稱在執行民生信托申請執行天津度之行泉貿易有限公司、陳光、劉某輝、唯美度科技、天津美康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唯美光大公證債權文書一案中,被執行人陳光和劉某輝未履行本案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因此特發布懸賞公告。公告顯示,該案件的執行標的金額為1.63億元及附加利息。
2024年3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2023)京01破113號〕作出《宣告債務人破產公告》〔(2023)京01破113號之一〕,裁定北京市恒利乾坤裝飾裝潢有限公司等債權人對唯美光大公司享有債權共計3.84億元。不過,本次最終破產案件所提及的3.84億元債權,和〔唯美破管字(2023)第020號〕中公布的企業負債總額有一定差距,民生信托等債權人未出現在破產公告之中。
公告顯示,根據核算,唯美光大包括貨幣資金、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價值等全部資產最大值共計為2.355億元,已資不抵債。最終,唯美光大被裁定破產清算。至此,唯美光大長達3年多的債務危機也暫時告一段落。
截自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
破產或不影響“唯美度”正常經營
那么,唯美光大和知名美容連鎖門店“唯美度”又有何聯系?唯美光大的破產是否會影響“唯美度”的正常經營呢?
據青眼調查發現,唯美光大屬于唯美度科技全資子公司,而唯美度科技正是包括“唯美度”在內的多個商標申請人,也是美容連鎖門店品牌“唯美度”的母公司。據國家藥監局官網公開信息,唯美光大旗下并未有化妝品注冊備案數據。當前,唯美度等品牌產品的備案人多為唯美度科技的另一全資子公司,即深圳唯美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唯美度”),該企業旗下共有641條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
截自國家藥監局官網
“這個企業(唯美光大)的破產,或對‘唯美度’乃至整個唯美愛集團影響并不大�!币晃辉谖蓝饶撤止救温毜臉I內人士告訴青眼。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對于整個唯美度版圖而言,唯美光大只是其龐大美業生意網絡當中的一環。據媒體報道稱,2002年唯美度即開始在美容行業嶄露頭角,并于2009年成立中國微整形美容醫院。同年,唯美度入圍2009年中國特許經營連鎖120強,成為國內頭部美容連鎖品牌。
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唯美度公司開始入局資本市場。2014年,A股上市公司江泉實業發布重組預案,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此實現唯美度科技借殼上市計劃。然而,2015年2月,由于唯美度科技部分股東對承諾業績補償義務有異議,江泉實業宣布撤回重大資產重組材料。至此,唯美度借殼上市計劃失敗。
雖折戟A股市場,但同年唯美度公司很快又以560億韓幣(約合人民幣3億元)成功收購韓國上市公司NEXTEYE,并成為該企業大股東。在唯美度公司入主后,該企業業務由原本的檢測設備,延伸至化妝品研發生產、化妝品流通等。據目前NEXTEYE官網主頁顯示,該企業旗下的中國連鎖品牌項目除“唯美度”外,還包括夢顏堂、奧瑞拉、芭特爾芙萊三個品牌。
截自NEXTEYE官網
除此之外,唯美度公司曾在行業內大舉開展資本并購動作。2017年前后,唯美度公司彼時與中信集團旗下中信錦繡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了中信美尚基金,先后并購了四川美尚宏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尚宏美”)等化妝品渠道商和供應鏈企業。其中,僅美尚宏美在2017年就擁有1600多家網點、代理50多個品牌,當年營業額達1億元。
另據公開報道,2017年,唯美度公司彼時與中信美尚已在韓國、日本、法國等國家投入近20億,包括25個品牌的收購和15家企業的并購。此后,唯美度加快了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并于2023年將中國唯美度集團整合升級為唯美愛中國總部,業務涉及產品研發、品牌管理、渠道運營、檢測服務、培訓等領域。
圖源:唯美愛中國總部官方賬號
“中信美尚基金成立后,唯美度公司也逐步開始運作韓式皮膚管理門店,并開啟業務轉型�!鄙鲜鰳I內人士稱。
店鋪歇業,銷售額持續下滑
事實上,雖然子公司身陷債券糾紛、品牌創始人被限高,但似乎也并未影響唯美度品牌店鋪的發展。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去年公布數據,唯美度品牌2022年銷售規模為12.13億元,門店數量達9905個,相比2021年僅下滑19個。此外,從官網信息來看,目前唯美度仍在開放門店加盟。
截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2 年生活服務業連鎖企業Top100”榜單
在唯美愛集團官網的介紹中,收購韓國上市公司NEXTEYE后,唯美愛集團就實現了中韓美業產品技術及醫美的渠道嫁接,使唯美度成為美容養生、抗衰老、醫美、互聯網為一體的美容機構,除總部北京外,還在上海、深圳、沈陽、成都、太原六大城市設置了區域管理中心。
然而,青眼在美團平臺上以“唯美度”為關鍵詞搜索時發現,上述7大城市在營門店并不多,且不少店鋪都顯示“歇業關閉”,顯示仍正常營業的店鋪每個城市僅個位數。此外,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大量關于“唯美度”的投訴,投訴內容多集中于“強制消費”、“引導辦卡”、“虛假宣傳”等等。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青眼,唯美度在拓展海外業務后已經開始轉變經營方向,更多是進行海外并購、醫美、產品研發等等,“基本上沒怎么做店的拓展”。
此外,從韓國上市企業NEXTEYE的財務數據來看,唯美愛集團的海外經營狀態也不甚理想。據NEXTEYE公布的2023年度財務數據來看,2023年全年NEXTEYE資產總額同比下滑14.13%。不過,債務總額正在逐年下降,2023年為272.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同比減少3.88%。
截自NEXTEYE財報
集團營收方面,財報顯示,2023年由于化妝品銷售的減少,公司銷售額同比下滑44.87%,至177.4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94億元),其中,化妝品業務占比48.7%。
截自NEXTEYE財報
與此同時,由于化妝品銷售成本增加,NEXTEYE營業虧損也比去年同期增長158.95%;另外,由于附屬企業虧損增加,全年凈虧損為175.3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0.93億元),同比擴大329.21%。
截自NEXTEYE財報
針對當前的業務情況,NEXTEYE在財報中表示,雖然由于K Beauty增長勢頭放緩等原因使得化妝品經營狀態不佳,但NEXTEYE在中國市場內的皮膚美容特許經營加盟事業仍具有持續優勢,同時也在通過自主品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逐步提高中國市場占有率,再加上OEM等業務,預計其化妝品業務將持續增長。
就財報公布信息而言,中國的特許經營事業以及化妝品研發、銷售事業仍然是NEXTEYE乃至唯美愛集團的經營重點,美容連鎖業務也被重點提及。由此可見,唯美愛集團仍未拋棄“老本行”。
不過,此前有熟悉資本運作的資深行業人士對青眼表示,美容美體連鎖成本開銷較大,當遭遇經濟下行、消費降級等情形,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
此外,快速擴張和資本介入,也極易給唯美度這類美容連鎖企業的健康發展埋下危機。今年年初,美容連鎖機構安杰瑪也被爆出旗下工廠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而美容連鎖機構折戟資本市場并非新鮮事,諸如麗都整形、春天醫美知名連鎖品牌均先后撤離資本市場。
對于美容連鎖企業而言,資本介入、尋求上市是快速擴大規模的方法之一,但同時也要謹慎考慮市場環境及自身的承受能力,一旦鏈條斷裂杠桿失衡,便會得不償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