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飾品牌如何以“聯名營銷”開拓海外新增量?
2023年,從5月份喜茶聯手Fendi讓年輕人拿下“人生的第一款高奢”,到9月份瑞幸與茅臺共同打造的醬香拿鐵沖上熱搜,“聯名營銷”毫無疑問已經成了品牌們放大價值,提升聲量的有效方法。
與此同時,中國品牌“跨界聯名”的風潮也成功跨越了國界。去年底,兩家來自中國的服飾品牌baleaf和OROLAY,在亞馬遜廣告的支持下選擇大膽突破, 聯名推出了“Weekend chic(別致的周末)”的全新概念,為海外消費者的周末生活提供舒適、時尚、實用的穿搭選擇,讓她們可以自由穿梭在瑜伽、街頭運動、戶外聚會等不同生活場景之中,在享受閑適悅己生活的同時表達個性的時尚風格。
基于創新的“跨界聯動”,baleaf和OROLAY更聯手打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案,在不同營銷渠道中呈現生活化、場景化的創意內容,提升品牌知名度,塑造更加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
在聯名活動結束后,OROLAY在亞馬遜的品牌曝光實現了50%的同比增長,baleaf在亞馬遜的品牌搜索量也實現了140%的上漲,全網搜索量更是增長了近6倍。同時,兩家品牌在活動期間也吸引了眾多新客戶,總銷售額達到了數千萬美元,實現了聲量與銷量的雙增長。
打破邊界,發現生活的質感
同為中國出海服飾品牌,baleaf和OROLAY主打的核心品類并不相同。baleaf從小眾的騎行品類起家,逐步成長為包含瑜伽、跑步、戶外等五大品類在內的運動生活方式品牌;OROLAY依靠標志性的“The Amazon Coat”092外套走紅海外,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家擁有羽絨服、外套、風衣等多種系列產品的全球時尚品牌。
2023年,生活回歸常態,運動與戶外成為了新的潮流,而且隨著秋冬季節的臨近,海外消費者也開始為自己的衣櫥更新換代,兩家品牌看到了新的業務增長機遇,同時也需要新的營銷方式和手段,把握住服飾銷量增長的季節性機會,塑造更加清晰、明確、與目標消費者有共鳴的品牌形象,實現品牌聲量和海外業務的持續增長。
經過細致的分析與調研,兩個品牌發現他們有著彼此認同的品牌理念,也有著相似的目標受眾— 關注時尚、健康和積極生活方式的海外女性群體。她們看重品質、功能和體驗,且更容易被與自身價值觀一致的品牌打動。這些共同點,讓baleaf和OROLAY決定打破邊界,跨界共創,在亞馬遜上聯手開展第一次海外聯名營銷,共同發掘品牌新增量。
從松弛悅己的室內瑜伽,到熱情洋溢的戶外聚會,為了演繹出“Weekend Chic”的概念,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周末穿搭靈感,baleaf和OROLAY進行了精心搭配。其中,baleaf帶來了品牌升級之后推出的瑜伽服、運動內衣等一系列核心產品,OROLAY也開發了一些偏運動風的產品,并在羽絨服、風衣等產品設計上,大膽運用亮片、珠片等裝飾材料以及寶藍色、玫紅色等更富沖擊力的色彩,讓運動與時尚的碰撞成為了品牌帶給消費者的新亮點。
多元布局,成就跨界聯名影響力
作為兩個品牌在海外的第一次聯動,baleaf和OROLAY需要更具有吸引力的創意內容,及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放大。為此,baleaf和OROLAY在亞馬遜團隊的支持下,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營銷策略及方案。
baleaf和OROLAY巧妙借助社交媒體營銷,不僅通過在自有賬號上發布懸念海報,吸引粉絲群體的關注,還通過與海外網絡紅人的聯動,共創了一系列有趣、有吸引力、符合美國本土審美的創意內容,向海外消費者傳遞“Weekend Chic”的獨特概念,啟發生活靈感,帶來更多元化的時尚穿搭選擇。
此外,baleaf和OROLAY還聚焦“Weekend Chic”的不同生活場景,聯手打造了一支充滿活力和時尚感的短片,提供別樣的周末穿搭靈感。借助亞馬遜視頻廣告,這支短片出現在了Fire TV、第三方網絡平臺等多個媒介渠道中,并基于受眾興趣、行為等屬性,在消費者觀看節目、瀏覽網頁等不同場景中實現了精準投放和觸達。相關數據表明,視頻廣告比普通圖片素材的點擊率(CTR)高出5倍以上。
借助網絡紅人、流媒體等營銷手段,baleaf和OROLAY實現了廣泛引流。為了最大程度讓流量轉化為銷量,兩家品牌有效借助品牌推廣、展示型推廣等多種類型的亞馬遜搜索廣告,讓消費者在搜索品牌或產品,或者瀏覽類似產品頁面時,被引導至亞馬遜商城上精心設計的品牌旗艦店和定制落地頁。
在定制化的落地頁上,消費者可以通過場景化的創意素材、推薦的音樂歌單等,沉浸到輕松、愜意的周末生活方式中,了解到兩家品牌更多舒適、時尚的標志性單品,兩家品牌還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促銷活動,進一步推動下單。
除此之外,baleaf和OROLAY還會根據前期營銷中獲得的客戶互動、購買行為、產品偏好等行為數據,更深入地分析消費者需求,通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再營銷”,進一步提升銷量和復購。
迎面出海新時代,讓品牌成為未來增量
今天,時尚穿搭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是不同人的生活態度的詮釋和審美風格的表達,這讓服飾品牌可以變得更加多元化。研究顯示,65% 的受訪顧客衣櫥里有5個或以上的服裝品牌,69%的受訪顧客表示在購買服裝后的一天內,就會開始新一輪的購買。面對新的機會,中國服飾更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與海外消費者尋求共鳴,強化認知,在提升銷量的同時,創造更大的品牌溢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