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閃購渠道重要性提升,品牌商加大資源投入換取增長
近日,國信證券發布一份即時零售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分析了行業現狀與前景,以及零售商、品牌商等業內玩家動向。
報告指出,即時零售渠道日益成長為品牌商重要的線上渠道之一,其中,美團閃購渠道的重要性快速提升,品牌商持續加大資源投入換取增長。
▲國信證券研報:品牌商在美團閃購等渠道投入更多資源換取增長
報告分析認為,不同于電商,O2O渠道終端包括連鎖超市、便利、散店等,區位分散,店鋪經營范圍更廣,品牌需要與平臺加強合作,投入營銷資源和渠道能力換取品牌聲量擴大和業績增長。
近年來,隨著即時零售市場快速增長,零售商、品牌商與頭部平臺合作、加強資源投入,已成為確定性趨勢與行業共識。報告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行業大盤規模將超10000億元,社零滲透率達1.7%。在此背景下,“萬億”即時零售市場成為實體零售商的增量發展空間。報告顯示,2020年起,快消品牌逐步與美團閃購展開合作,目前超過350個品牌與其建立合作關系,核心合作品牌包括伊利、億滋、百事、寶潔等,伊利常溫成為首個10億品牌俱樂部成員。
除快消品外,數碼電子、家居服飾等多類品牌商,也紛紛與頭部平臺合作,選擇即時零售作為新的增長曲線。據媒體報道,中國電信日前與美團達成合作,全國首批超千家中國電信線下營業廳已入駐美團,除提供手機、數碼等實物商品外,還將提供上門辦理號卡、寬帶等服務。松山棉店、迪卡儂等一線服飾類品牌近期先后入駐美團閃購,將門店從線下“搬”到線上,掘金即時零售市場。
提升即時零售優先級、做針對性的精細運營,逐步成為品牌商的通行做法。報告顯示,部分品牌如寶潔成立專門的即時零售事業部,對接即時零售平臺;美團閃購為配合品牌銷售部門分區域管理的現狀,在多地成立城市團隊,與品牌一起精細運營門店和商品。
報告分析,中國便利性非餐購物需求規模約為2萬億元,剔除線下便利店業態仍有1至1.5萬億元的便利性零售需求尚未滿足,這部分需求可由即時零售承接。業內人士認為,面對這一確定性的廣闊市場,未來品牌商和零售商將持續與頭部平臺加深合作、擴大資源投入,謀求增長新增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