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低價戰略與百億補貼的618“答卷”
出品/鯨商
作者/王曉萱
當“高性價比”成為消費主流,各電商平臺圍繞低價的內卷競爭,已步入白熱化階段,如何保持“價格競爭力”則成為平臺繁榮度的關鍵。
畢竟,當前消費者已養成跨平臺比價的習慣,以及對大促優惠力度無感的心態,這讓京東兩年前打響“低價保衛戰”的意圖更為迫切。今年618取消預售制則是新信號,后續其又加碼百億補貼、低價包郵等服務,為讓消費者進一步加強“京東又好又便宜”的心智,在幾大電商平臺中突出重圍。
作為京東主場的618尤為關鍵, 其在實戰中夯實了低價策略。據京東官方微博透露,截至6月18日23:59,2024年京東618成交額、訂單量齊創新高,京東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00%。超5億用戶在京東618下單。
這份階段性的成績單恰恰能反映出,電商平臺的優勢不只是便宜,質量與服務跟得上,才能打出一組“王炸”。
硬剛低價的“底氣”來自消費者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強調,“低價是‘1’,品質和服務是兩個‘0’,失去了低價優勢,其他一切所謂的競爭優勢都會歸零。”
結合當前的消費趨勢來看,消費者往往會給各個平臺打上標簽,綜合考慮價格、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再下單。這意味著,京東需要把平臺價格競爭力做出來,先提高獲客率,繼而讓消費者感受品質和服務。
在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京東CEO許冉就表示,價格競爭力是京東以消費者為中心這一理念的最重要支柱之一,消費者的低價也要有品質和服務的支撐。可以看出,為提高用戶體驗,京東已把低價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京東工作人員向鯨商表示:“以往我們的算法和用戶需求偏高客單或知名品牌的剛需商品。一些相對來說客單低的日用品我們沒有做得那么好,所以這幾年我們在供給拓展和用戶需求洞察上,不斷滿足用戶多元的需求。”
具體而言,近半年來,火力全開的京東采銷直播間在今年頻頻出圈。京東為鼓勵員工積極推進低價策略,落實好用戶服務,此前宣布過2024年1月1日起,京東采銷等一線業務人員的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漲近100%,2024年初京東零售全員將平均加薪不低于20%。
采銷團隊之外,京東自營開放了第三方商家供貨,并推動第三方與自營商品的流量平權。如此一來,自營和第三方商家之間的區別被弱化,雙方公平競爭,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豐富和性價比高的商品。
不過京東認為,第三方商家帶來的低價效果還不夠,開始“死磕”自營并擠壓供應鏈水分,低價效果會更加明顯。在今年618大促中,京東采銷直播間出場采銷人數超2300+、關注用戶數增長最快采銷直播間為京東超市、數字人直播間觀看總時長(小時)為38萬+、數字人直播間用戶互動頻次為400萬余次。
可見,采銷直播間內各種質量過硬的工廠低價好貨,備受消費者喜愛。而京東平臺對618“簡單粗暴”的補貼活動,也讓消費者目不暇接。今年在5月31日正式開始的京東618,有四個活動:百億補貼日,9.9包郵日,超級直播日,PLUS會員日。到了6月17日晚,京東官方表示追加超100億投入,補貼給用戶,同時推出“超級驚喜紅包”,紅包額度高至3800元。
在618期間,京東落實9.9元包郵業務,并在今年6月開始把每個月的2號設為包郵日。平臺會推出大量兩塊錢包郵的商品,通過營銷策略和營銷活動,讓更多的用戶知道京東有大量低價的產品。
可以發現,種種優惠促銷貫穿京東618的始終。以往大促中的促銷機制復雜、大促能動性較差、低價戰略未能貫徹落實等等問題,亦被京東逐個擊破。
多項關于618用戶體驗的調研結果顯示,京東618在商品價格優惠力度、新品和爆款的豐富度、服務的創新性等諸多維度上均廣受用戶認可,以綜合體驗優成為更多用戶首選的購物渠道之一。
話說回來,京東618大促的成績并非僅靠低價。如果說低價是防御,那優質好物就是競爭。攻守結合,讓京東在新時代形成了自身的護城河。
如何做到低價≠低質
近年來,做過電商的商家們在各大平臺中遷移往返,尤其一些還未涉足京東的商家。他們近兩年常常吐槽各個平臺只有低價才有流量,價格戰難掙錢,補貼作用弱。
當他們發現很多平臺只有短期紅利后,開始觀望、試探京東,逐漸發現京東可以做長期主義的生意,因為這里有穩定的增長,低價高質依舊有錢賺。
在流量層面,京東會在幫商家打造爆品的同時,看這個商品整體的質量,用戶評價打分、好評率等綜合權重來確定一個均衡的流量分發機制。這樣商家就會感受到低價不是唯一的流量密碼,必須兼顧質量才能存活下去。京東是關注質量可持續性、具備生意長期主義的平臺,并非完全陷入價格戰,讓商家賠本賺吆喝。
在保障商品質量和商家利益層面,以拖鞋為例,京東旗下的特價購物品牌——京喜自營的采銷們會關注到一些客訴,比如防滑、異味、品質、外觀等方面的問題。京喜自營有專業的團隊深入產業帶,做實地考察,再根據調研結果,制定出產品在顏色、克重、原材料軟硬度等方面的標準。然后,在標準范圍內,初步篩選符合合作條件的廠家。
此后,京喜自營團隊會在選品會上,反復測試不同商家出產的產品。大概3天到一周內再總結試穿體驗,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會被pass掉。與此同時,京喜自營的采銷們還拆解產品成本,判斷產品的原材料價格和使用計量是否符合行業標準。經過重重檢驗,產品才能上線。在產品上線后,京喜自營團隊會不定期做產品抽檢、全檢,也會監控客戶反饋,尤其是具體的差評,再去做進一步的優化。
京喜自營的采銷透露,此前有人字拖商家為了加快生產速度,一些細節把控沒做到位,團隊發現問題后,便勒令商家整改處理,“商家也很配合”。如此嚴格把關質量,事實上也保護了商家的利益,“因為這有利于商家生意的長期發展”。
該款3.99元的拖鞋在上線后,月銷量達到20多萬。彼時還會有消費者擔憂,如此低價,商家如何獲利?如何保持較高的產品品質?
這不得不說到京東物流的優勢。京東物流會給產業帶商家一些優惠政策,單量越大價格優惠力度越大。商家也可以選擇第三方物流。京喜自營的采銷介紹,這樣算下來,“上百條頭繩的物流成本不到一塊錢,兩三元的杯子物流成本在幾毛錢到一塊二不等”。也就是說,雖然售價極低,商家仍能獲利,產品質量越好、單量越大,商家的利潤會隨之水漲船高。在品質和服務的基礎上,京東在把純粹的價格戰往性價比的方向引導,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此次618中,京東累計成交額過10億的品牌83個,超15萬個中小商家銷售增長超50%。總之,京東想站著找到平臺、商家、消費者這三方的最優解,不讓三方處于對立面。在低價基礎上,以優質勝出,才讓越來越多的商家、消費者愿意與京東產生鏈接。
低價與服務的可持續保障如何做到
近兩年來各大廠圍繞電商間的戰爭主流便是“低價”,但低價硝煙未了,電商行業瞬息萬變,優質產品與高質量服務可持續性才是王道。
京東目前的策略是招攬和大量第三方商家們,這些中腰部及以下商家進入,與京東自營產品在平臺內合理競爭流量,進而實現商品的低價。
為了讓第三方商家更快在京東“開花結果”,京東派出團隊手把手地從開新店上架商品教起。
今年2月,京東自營推出“免費上門退換”服務,且“免費上門退換”、“大件運費險”等多項優質服務正從自營擴大到第三方商家。這讓廣大第三方商家看到京東正在優化服務、降本增效,提升來此做生意的意愿。
次月,京東宣布升級“春曉計劃”,旨在為平臺商家提供了更多幫扶舉措。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推出的“開店AI助手”,能夠隨時為商家解答開店問題,幫助商家通過“京東招商”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0元入駐。在內容生成方面,京東AI工具“羚瓏”“京點點”,免費幫商家生成圖片、文案內容,“云剪”智能可生成種草、營銷、商品講解視頻,幫商家每年節約成本。畢竟省心經營、專注貨品是廣大商家們的心愿。
今年京東618,超15萬個中小商家銷售增長超50%。為了進一步幫中小商家降本增效,在京東618期間,京東企業業務全面啟動“企業超省月”活動,推出階梯價、企業團購、達量返等專屬優惠,企業客戶京東618期間團購成單率達81%。
一言以蔽之,把大量產業帶商家、小商品店鋪、白牌等低價商家引入京東只是第一步,京東還要做好質檢員,精確每個產品的原材料、色差、克重,才能確保商品品質。但接下來的路,京東還需審慎行事。
筆者認為,價格戰在短期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提振銷量,但不會持續很久。當商家、平臺、消費者倍感疲憊時,價格戰終將告一段落。那時,只有真正擁有技術革新并能提升用戶體驗的電商平臺,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競爭中,各大廠很難被對手擊敗,自我革命才是最難的。當前互聯網集體告別高增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京東,必須不斷完善貨品豐富度,用戶服務和體驗,優化成本和效率的比拼,找到更多采銷模式創新,才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為消費者保駕護航,從而得到更高的市占率,穩固行業地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