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效比要向拼多多看齊?小紅書被曝“揮刀”裁員
來源/雷達財經
作者/莫恩盟
互聯網行業的裁員之風,吹向了小紅書。
據鳳凰網科技報道,小紅書近日開啟了新一輪的裁員計劃。有小紅書員工稱,裁員目前進行到了鎖HC(Headcount,俗稱“人頭”,也就是所謂的崗位編制)階段,正在進行人員盤點,但還沒有進行官方通報。
據悉,本輪人員調整主要聚焦于績效在3.5-以下的員工,包含3.5-和3.25,該部分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30%。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公司此番傳出裁員消息之前,小紅書近段時間以來便頻繁進行內部組織架構調整。有聲音認為,小紅書前述種種舉動的背后,實則是其在社區運營和商業化探索方面所面臨的焦慮。
一方面,小紅書希望平臺的用戶活躍數據能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另一方面,小紅書也希望通過發力直播電商業務來進一步改善公司此前較為依賴廣告業務的營收結構。
對于小紅書此番裁員,有一種說法稱是因為新高層對公司的人效比不滿意,高層認為小紅書當前的人效比只能達到拼多多的一半。由于小紅書去年并未披露官方的財務數據,外界暫無法得知小紅書的具體人效比。
雷達財經注意到,拼多多的人效比的確十分驚人。與其相比,包括阿里、京東、騰訊在內的三家互聯網巨頭也均敗下陣來。2023年,拼多多員工人均創收1422.97萬元、人均創利344.92萬元。
據雷達財經統計,從人均創收指標來看,拼多多是阿里的3.1倍、京東的6.78倍、騰訊的2.46倍;從人均創利指標來看,拼多多是阿里的9.91倍、騰訊的3.08倍,更是京東的76.69倍。在極致的人效比下,拼多多成為了越來越多同行們的假想敵。
01
小紅書被傳啟動新一輪裁員
濃眉大眼的小紅書,再次“揮刀”裁員。日前,有媒體報道了小紅書裁員的消息。
有小紅書員工稱,目前裁員進行到了鎖HC階段,正在進行人員盤點,但還沒有進行官方通報,內部也都在等郵件。多家媒體就此向小紅書方面進行求證,暫未獲得回應。
有消息人士稱,小紅書此次裁員涉及多個部門,包括電商產品部門、商業化部門以及社區技術部門等部門的員工都有可能面臨裁員的命運,而公司的其他部門如職能線也有裁員情況。
雷達財經注意到,早在2022年4月,市場上就曾傳出過小紅書裁員的消息。彼時,據36氪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小紅書多個業務部門正在進行人員縮減,核心業務線“社區”人員規模變動較大,產品、技術、平臺等部門也都有波及。
有多位知情人士表示,相當一部分部門裁員比例在10-15%之間,另一位被優化的“社區”部門員工透露,自己所在的組優化比例約為20%,也有部分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組暫時沒有優化跡象。
對于當年所傳出的裁員消息,小紅書關聯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當時曾通過“上海網絡辟謠”回應稱,網傳“整體性裁員”實為正常的人員汰換。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進一步解釋道,當年3月起,小紅書按照慣例開展企業年度績效考核工作,基于年度績效考核結果進行正常的人員汰換。考核面向所有正式員工(含試用期內員工),績效不合格員工通常占比 10% 左右。此次因績效不合格進行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的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 9%左右,與網傳消息中“20%”的比例不符。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還表示,對于涉及到的員工,公司正妥善開展協商工作,進行一對一溝通,根據勞動法等相關法規與其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給付N+1經濟賠償,并做好員工權益保障相關工作。
據悉,小紅書此前施行的是“361”績效考核制度,即將績效評分標準整體按照“361”比重分配:30%優秀,60%中等,10%末尾。
而近期傳出的這輪裁員,媒體也在報道中提到,小紅書本輪人員調整主要聚焦于績效在3.5-以下的員工,包含3.5-和3.25,該部分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30%,該消息得到了多位小紅書內部員工的確認。
02
內部組織變動頻繁,小紅書難掩焦慮
此番傳出裁員消息的背后,小紅書近來在內部組織架構方面的變動也頗為頻繁。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去年年初,小紅書先將直播業務提升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內容。同年8月,小紅書再次整合電商業務與直播業務,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
據悉,小紅書目前主要的一級部門包括社區部、商業部以及交易部。具體而言,社區部可以算得上是小紅書的基礎部門,該部門由小紅書創始人星矢(薯名)直接負責,下設社區產品、內容運營、市場等部門;負責廣告業務的商業部,由小紅書CMO之恒(薯名)負責。
相比前兩大傳統部門,小紅書成立不久的交易部則承載著小紅書當下重點發力電商業務的“野心”,該部門由小紅書COO柯南(薯名)帶隊。
據鳳凰網科技,2024年以來,小紅書的二級部門空降了不少新的負責人,目前社區產品由帕魯(薯名)負責,內容運營由云帆(薯名)負責,社區市場部門則由白板(薯名)負責。
今年年初,曾在快手供職的葉恒加入小紅書,此前在快手電商擔任產品一號位的他,目前主要負責小紅書的增長產品、生態產品以及視頻產品。
今年6月,小紅書電商二級部門電商運營部組織架構也進行了調整。調整后,電商運營團隊不再由銀時(薯名)一人負責,更改為多位負責人共同管理。
其中,行業商家組由銀時負責;買手組由美賢(薯名)負責;新成立的Key Account組,由玄霜(薯名)負責,同時玄霜兼任美奢服商業化負責人;東丈(薯名)拉通電商策略中臺與商業化部門的策略中臺、效能中臺、戰略團隊,形成商業和電商的中臺大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輪架構調整之前,小紅書的買手運營和商家運營兩個業務剛剛合并不久。此前這兩個部門均為獨立運營,合并之后由原直播業務負責人銀時統一負責,并向小紅書COO丁玲匯報。
有聲音認為,小紅書一連串的調整背后,實則是小紅書在公司經營方面面臨的焦慮。在社區運營層面,小紅書希望日活、月活等用戶活躍指標能有新的突破;在商業化層面,為了幫公司找到廣告業務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小紅書不得不在直播和電商業務方面“惡補”功課,從而彌補自己與阿里、京東、抖音、快手等新老電商玩家之間的差距。
今年春節,小紅書豪擲重金成為了春晚的筆記與直播分享平臺。通過此次合作,網友可以直接在小紅書上同步購買春晚舞臺上種草的好物。據小紅書披露的數據顯示,春晚期間整場直播總曝光10億+、觀看量2700萬+,直播間用戶互動次數超1.7億。
此后,小紅書也積極籌備各種各樣的電商促銷活動,覆蓋38婦女節、春季穿搭、618等促銷節點。其中,小紅書在618的投入力度頗大。
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小紅書電商618直播間的訂單量為去年同期5.4倍,店播GMV為去年同期5倍,小紅書單場破百萬買手數量為去年同期3倍。
小紅書電商運營負責人銀時表示,“直播是小紅書電商上最主要的載體,直播電商是小紅書電商中重要的發力方向。”小紅書電商希望通過“買手+店播”的雙輪驅動,幫助商家積累銷量和聲量,沉淀自己的用戶。
有市場人士認為,和許多社區平臺一樣,營收較為依賴廣告業務一直是小紅書們商業化較難突破的瓶頸。一方面,相對單一的營收模式不利于公司的業績增長和持續發展,也難撬動資本的熱情;另一方面,過于商業化,又有可能對社區的用戶生態環境造成損傷。具體平衡點,需要大廠慎重權衡。
03
傳裁員系不滿人效比,拼多多成“行業標桿”?
關于小紅書此番裁員的原因,有內部員工稱內部流傳的說法是小紅書的新高層對公司目前的人效比不滿意,高層認為小紅書當前的人效比只能達到拼多多的一半。而此次裁員波及的對象,也主要是各個部門內績效表現偏低的員工。
巧合的是,天眼查顯示,被拿來做人效對比的小紅書和拼多多,公司注冊地都位于有著“魔都”之稱的上海。由于小紅書目前還未登陸資本市場,因此其不需要定期向外部公開自己的財務數據。
不過,身為上市公司的拼多多,則有公開數據可查。那么拼多多的人效比到底是怎樣的?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拼多多共有17403名員工。2023年,拼多多共錄得營收2476.39億元,同期拼多多的凈利潤為600.27億元。
若按前述數據粗略計算,拼多多去年平均每個員工可以創造1422.97萬元的收入、344.92萬元的凈利潤。而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來看,自2018年起,拼多多的人均創收和人均創利指標便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圖源:同花順iFinD)
即便與同處互聯網賽道的其它巨頭相比,拼多多的人效比也有著明顯的優勢。截至2024財年年末(阿里財年非自然年末,對應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共有204891名在職員工。2024財年,阿里錄得9411.68億元的營收、713.32億元的凈利潤。據此計算,阿里巴巴2024財年的人均創收、人均創利指標分別為459.35萬元、34.81萬元。
截至去年年末,京東共有517124名在職員工。去年全年,京東錄得10846.62億元的營收、232.57億元的凈利潤。據此計算,去年京東員工的人均創收、人均創利指標分別為209.75萬元、4.5萬元。
相比前面這些以電商為主要業務的玩家,在社交和游戲領域布局更甚、更廣的騰訊去年共斬獲6090.15億元的營收以及1180.48億元的凈利潤。按照截至去年末105417人的在職員工數計算,騰訊去年每名員工人均創收577.72萬元、人均創利111.98萬元。
從人均創收指標來看,拼多多是阿里的3.1倍、京東的6.78倍、騰訊的2.46倍;從人均創利指標來看,拼多多是阿里的9.91倍、騰訊的3.08倍,更是京東的76.65倍。
這意味著不論是人均創收指標,還是人均創利指標,拼多多在這四家互聯網廠商中均處于領先的位置。換言之,雖然拼多多的員工體量最小,但其平均每個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卻最高。
事實上,不止小紅書一家公司將拼多多視為對標選手,就連阿里、京東兩家大廠也都意識到了拼多多的威脅。
去年下半年拼多多市值還未正式超過阿里之際,就曾有阿里員工感慨道,“此刻難眠,也不敢想,拼多多市值直接來到1855億美金,相比我們的1943億,差距僅80億,著實嚇一跳。那個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
看到員工的帖子后,身為阿里創始人的馬云回帖稱,“要祝賀pdd過去幾年的決策,執行和努力。誰都牛x過,但能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回到我們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
馬云“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的發聲過后不久,劉強東也在京東內網篤定發聲,“無論如何,我不會躺平,也希望兄弟們絕不躺平”。但劉強東也直言,京東現在組織龐大臃腫低效,改變起來確實需要時間。
有分析指出,在當前整體大環境不是十分樂觀的情況下,降本增效成為了不少互聯網企業的共識。由于許多公司此前處于業務不斷拓展、規模不斷壯大的階段,公司的體量也變得愈發龐大。受此影響,“大公司病”的情況也愈發嚴重。
當業績增速放緩,如何用更少的人力創造更多的效益便成為了許多企業努力的目標。在此背景下,許多大廠們過上了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不過,大公司追求極致人效比的背后,其員工通常也需要承受較高的工作強度。
此前有媒體報道,拼多多員工一度實行“11-11-6”工作制,員工上午11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有時,他們甚至需要加班到凌晨,工作時間超過70小時/周,一個月近300小時。
今年5月,京東也傳出了嚴抓考勤的消息。據媒體報道,京東零售在當時調整了午休規則。新規要求每天早上9點統計上班工位人數,班車若晚點需提交證明照。午休時間縮短至1小時,期間不得熄燈。
此外,京東還嚴禁代打卡行為,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相關人員。為評估員工工作飽和度,晚6點下班的員工需接受工作飽和度考量。與此同時,微信群非工作的全部解散,所有溝通全部咚咚進行。
在內部講話中,劉強東也態度嚴肅地強調稱,“接下來,只要業績好,永遠都不用加班加點;業績達到平均水平,你只要拼搏,公司永遠不會辭退你;但是業績不好,又從來不拼搏的人,公司一個都不能容忍,都會逐步通過各種手段全部淘汰出局。”
此番傳出裁員消息的小紅書,雖然人效比大概率不及拼多多,但社交平臺上不時也能看到小紅書內部員工流動性較強、員工工作強度大、35歲以上員工占比少、招聘時“婉拒”35歲以上應聘者等類似的吐槽。
另據藍鯨新聞報道,一位小紅書員工向其表示,小紅書近來也在進行提高團隊效率的舉措,“例如查考勤,小紅書是早10晚7,但員工需要在在閘機內待夠8小時,時間排名靠后的話會被HR談話”。
還有小紅書前員工向媒體透露,“我周圍的人平均司齡大概只有半年,工作兩年以上的人能被稱為‘活化石’,不少人進來 3、4 個月就會離職。”
有互聯網觀察人士指出,一家企業想要追求更高的效益時應該將銷售額等結果指標作為考核的重點,而不是單純在考勤方面下功夫。一味地在工作時間、考勤打卡等過程指標上施壓,可能會加劇員工的反感,影響到員工的身心健康,加速員工的流失,反而不能很好地起到提升公司經營效率的作用。
此外,前述人士還指出,在強抓考勤的制度下,還有部分員工可能抓到公司管理考勤的漏洞,這些員工看似達成了公司在考勤方面的要求,但實則在工作中摸魚,讓公司抓考勤的管理淪為形式主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