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咖啡館“鼻祖”注銷,一個時代就此落幕!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旖旎
近日,北京3W咖啡注銷!
我們依稀記得,10多年前,在“雙創浪潮”的推動下,一批創業咖啡館借浪而起。
店店人滿為患,里面充斥著手拿商業計劃書和等待路演的創業者。
而這其中3W咖啡是最為耀眼的一個,因為它的背后擁有著沈南鵬、徐小平等百位互聯網大佬的支持。
作為“創咖”時代里程碑式的存在,如今隨著它宣告注銷,一代人記憶中的“創咖”時代也隨之落幕!
01
一代創業者的共同記憶,
“創咖”鼻祖3W咖啡注銷!
時間倒回10年前,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最為洶涌的中關村大街上,充滿了各式創業咖啡館。
可能有很多人不禁問,創業咖啡館與現在的咖啡館有啥區別?
3W咖啡館作為鼻祖又是有著怎樣的商業模式?
1、專門服務“創客”的3W咖啡,在全國刮起“創咖”浪潮
如果說以星巴克為代表的一批國內早期的咖啡館,是為了打造社交空間。
那3W咖啡則兼具著更重要的任務——創業夢想。
來到3W喝咖啡的多數都是創業者,他們不是為了消磨時光,而是為了讓夢想照進現實。
一杯咖啡,意味著一次被看見或是被大佬投資的機會。
它創立于2011年,選址在最為黃金的商圈中關村大街,分為咖啡營業區、會議服務區、活動舉辦區三個功能區,會議服務區可以配合創業者路演,是一家與生俱來帶有互聯網基因、專門服務于“創客”的創業咖啡館。
3W咖啡的最大特點或者說最大魅力在于這里的隱形人脈和開放的商務資源。
從其顧客群體構成來看,主要是草根創業者、IT青年創業大學生、投資者等。
它通過短短4年時間,就在全國范圍內開辦連鎖店,并在全國范圍內掀起3W式的創業咖啡館經營模式。
2、由沈南鵬、徐小平、薛蠻子、倪正東等百位互聯網精英支持
而除了創新咖啡館模式引起全國范圍的跟風,在影響力上3W咖啡也不可小覷。
它是一家以眾籌模式成立的國內首家眾籌咖啡館。
獲得了約180名互聯網投資人和高管的支持。
其中,包括眾多互聯網界的大咖,如沈南鵬、徐小平、薛蠻子、王嘯、倪正東、許怡然等。
這些股東中不乏知名企業家、投資人、知名創業者和媒體意見領袖。
而這些精英人士的加持,也讓3W咖啡成為當時創咖時代的王者。
3、如今,經營狀態已由存續變為“注銷”
而8月5日消息,根據天眼查App顯示,北京3W咖啡的經營狀態已由存續變更為注銷。
其實注銷早有端倪,在今年3月,有記者注意到,中關村的3W咖啡店門緊鎖,透過玻璃窗往里看,店內工作臺上僅剩下一些雜物。
據附近工作人員介紹,這家店已經關門很久了。
02
一批創業咖啡館,也隨時代“落幕”
3W咖啡注銷的背后,代表著一批創業咖啡館們的現狀。
有的可能早就關門或者換品類和賽道,有的即使還在做咖啡館,但也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為何當時人氣火爆、大佬云集的“創業咖啡館”,如今卻不香了?
1、“賣的不是咖啡,是創業服務”
3W咖啡所代表的一批創業咖啡館,其實從誕生起就不是定位“咖啡館”模式。
它們的運營模式類似于以咖啡館為基本載體,提供一個創業孵化的平臺,賣咖啡只占營收極少的一部分。
像是和3W咖啡一樣模式的車庫咖啡,500平的面積,全天候運營,專門為創業者提供免費WIFI、信息共享等創業服務,創客辦公區的1個工位租金是1天20元,車庫咖啡要求創業者在這里租工位辦公至少要保證每周5天。
而它們所覆蓋的顧客群體,也不是奔著一杯咖啡而來。
更多的是青年創客、大學生,希望用自己的項目獲得大佬們的投資。
2、創業草莽階段已過,創業咖啡館時代也走向終結
有專家說,2014年、2015年,“可以說是一個膨脹期”。
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創新、什么是創業,很多創客可能只是有一個想法,就覺得可以創業了。
甚至很多沒有畢業的大學生,都想拿著自己不成熟的策劃書來試試。
它更像是發展到了一個草莽階段,大浪淘沙之前的“魚龍混雜”。
而像3W咖啡這樣的創業咖啡館們,就在這樣的創業浪潮之下,因風而起。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不穩定,人們對創業的風險更加謹慎;一方面創業門檻的提高、競爭的加劇,自動篩選了一批沒有足夠資金、資源、技術等的創業者入局。
創業者少了,這樣的創業孵化地自然就沒落了,而在此契機下誕生的創業咖啡館們也走向了落幕。
職業餐飲網總結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
創業咖啡館是時代的產物,而最終也隨著時代而落幕。
但一個時代的結束,也宣告著另一個時代的來臨。
正如那句話,有人(舊的商業模式)終將老去,但總有人(餐飲新浪)正年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