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攜全家等多品牌上新IP“24小時·隨便點”
近日,不少消費者在上海、青島等城市的便利店門頭,都能到看到一盞標記有“24h便利”的“小藍燈”。
據介紹,這正是餓了么攜手零售夜間高頻品類品牌,與全國上萬家頭部便利店共同打造的餓了么即時零售全新IP——「24小時·隨便點」標識,首批24h便利燈目前已在四城百家便利店亮起。
為了方便消費者在各個時段都能快速找到它們,所有全天候營業的便利店在餓了么APP上也都打上了“24小時營業”標識。“隨著消費需求的細化,我們希望通過聯合零售和便利店品牌,共同打造全天候的場景策略,一方面可以很好滿足和激發消費熱點,同時也能為商戶帶來更多生意上的增量”,餓了么同城零售超市便利行業負責人陳彥峰介紹。
門店數領先增長52%,即時零售激活便利店全天候營業模式發展
畢馬威中國與中國經營連鎖協會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便利店行業門店規模突破32.1萬家,同比增長7%,樣本企業中1/3企業開展了即時零售業務。
全天候營業模式如今已經成為各類便利店發展新方向,餓了么等即時零售平臺提供的全時段配送服務更是加速激活了該模式的擴張。據餓了么,截止今年7月,平臺上每3家便利店中就有1家提供24小時服務。同比,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數量同比去年增長52%,高于便利店整體門店數增長。羅森、7-ELEVEN、全家、美宜佳、和十足等品牌的24小時營業門店數量位居前列。
上海、深圳、蘇州、廣州、北京、杭州、長沙、青島、東莞和成都的24小時便利店門店數量位居全國前十。作為大眾感知生活“便利度”最高的城市,上海無論是便利店總數、24小時營業的門店數還是24小時營業的門店占比均位列全國首位。餓了么數據顯示,上海每3家便利店中,就有2家提供24小時服務,比例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全天候營業模式也正在向二、三線城市擴張。同比去年,昆明、佛山、南通和無錫等城市線上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店數增長均超過了100%。杭州、福州、南京、武漢、成都等省會城市全天候營業的門店數也同比增長超過65%。
夜間訂單占比35%,“全場景、差異化”策略成增長關鍵
全天候營業的便利店們正在通過“一日五餐”等全場景策略,來創造和激活消費者在不同時段的即時需求,希望打造多消費觸點來帶動消費者復購。而即時零售平臺作為基建,可以更好鏈接消費者和線下門店的供需匹配。
相較于傳統線下渠道,夜間一直是線上便利店業務的優勢核心場景。餓了么數據顯示,夜間(20:00-4:00)便利店訂單占比高達35%,其次是午餐場景。從銷量排名來看,膨化食品、酒水飲料、速食、鮮奶/純奶、冰品等品類夜間人氣最高。
夜間場景的需求潛力仍在不斷增長。以2023年餓了么便利店訂單來看,夜間訂單量年同比增幅顯著領先其他場景,美妝工具、男女內衣、毛巾浴巾、水果等多品類外賣量同比增幅均超過200%。同時,鮮榨果汁、關東煮、鮮食熟食等便利店特色品類訂單增幅也均在150%上下。
新場景激發新需求,因此餓了么選擇聯合零售高頻品類品牌和便利店渠道 一起打造全新IP「24小時·隨便點」,通過全場景服務和差異化供給等策略,設計更多創新營銷和服務觸點,增強消費者的用戶體驗,同時帶動品牌迎來生意的新增長。
據悉,8月16日-8月25日期間,消費者上餓了么搜“深夜便利”,即可進入餓了么牽手加菲貓IP打造的“夜貓子便利店”互動會場。會場內,餓了么聯合億滋奧利奧、康師傅方便面、青島啤酒,以及全家、羅森、7-ELEVEN、美宜佳、便利蜂、十足、美好、優同便利、友客、新佳宜、today等頭部便利店一起推出各類特色差異化的夜間供給和福利,滿足年輕消費者全時段個性化的即時需求。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