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飯碗,誰都想來啃一口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李不凡
01
各大平臺逐鹿本地生活市場
美團壓力越來越大了。
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電話會議上,阿里的首席財務官徐宏透露,公司正致力于本地服務市場的規模擴張,并且要對經濟效率進行優化。
一方面,阿里希望通過擴大餓了么一類本地生活的業務規模、增加訂單量來減少虧損;另一方面,則是在諸如配送業務等關鍵環節提高經濟效率,特別是針對高德地圖上的網約車服務進行優化。
近年來,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已經成為眾多互聯網巨頭爭奪的新戰場,各大平臺都在加大投資力度以爭奪市場份額。
例如,阿里對旗下的淘寶APP進行了首頁改版,將“小時達”放在一級流量入口,利用餓了么的即時配送能力為商家帶來更多的流量。
圖源:淘寶APP
餓了么自身也在不斷進化,從單純的外賣平臺轉型為即時零售領域的佼佼者,旨在吸引更多零售品牌加入。
此外,餓了么還推出了全能超市項目,提供24小時服務、零元起送、準時送達等特色服務,并為商家提供包括代運營、包配送在內的全方位支持。
與此同時,京東、抖音也不甘落后。
京東通過整合京東小時達與京東到家業務,推出了京東秒送,承諾最快可在9分鐘內完成配送。
目前,京東秒送已覆蓋全國2300余個縣區市,并與超過50萬家合作門店建立了聯系。
抖音則通過開放其電商商家端“抖店·到家”的即時零售入駐功能,利用其龐大的流量資源、補貼政策吸引用戶、商家。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經歷著快速發展、激烈競爭。
02
美團壓力很大
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美團作為市場中的領先者,已經構建了一個強大的商家體系、高效的配送網絡,形成了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圖源:艾媒咨詢
美團的核心業務集中在外賣服務,通過整合到店、到家服務,提升了用戶的黏性、使用頻率。
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美團推出了“拼好飯”等低價策略,有效吸引了更多用戶,推動了訂單量的增長。
此外,美團的即時零售業務——美團閃購,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成為其新的增長引擎。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團實現營收732.76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核心本地商業業務營收達到546億元,同比增長27.4%。
美團在即時零售方面的戰略也頗為成功。
美團買菜定位為“30分鐘快送超市”,提供生鮮、家居百貨等多種商品,滿足了消費者對便捷購物的需求。
美團閃購則通過位置服務技術精準選品、深入洞察用戶需求,幫助零售商發現潛在的機會品類,進一步增強了其市場競爭力。
盡管美團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主導地位,但阿里、京東、抖音等競爭對手也展現出了差異化的競爭實力,各自擁有獨特的優勢。
阿里憑借其強大的電商基礎、豐富的流量入口,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占據了有利地位。
阿里擁有的淘寶、天貓等多個電商平臺,為本地生活服務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
高德地圖作為阿里集團的一部分,可以無縫集成各類本地生活服務,如餐廳預訂、酒店預訂等,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此外,餓了么作為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擁有龐大的外賣商家網絡,能夠滿足不同地區的消費需求。
阿里的物流基礎設施菜鳥網絡也為本地生活服務提供了高效的配送支持。
京東則以其數字化與供應鏈整合能力、本地供應鏈整合、即時配送能力著稱。
京東擁有強大的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能力,能夠提供快速的配送服務。
通過數字化手段,京東能夠高效地管理庫存、配送流程,確保訂單及時準確地送達。
京東秒送服務覆蓋了全國多個城市、地區,與大量合作門店建立了合作關系,能夠快速響應消費者的即時需求。
京東秒送 圖源:京東
同時,通過與各大品牌商家的合作,京東能夠確保商品質量、服務水平。
抖音作為一個內容分享平臺,擁有大量的活躍用戶,能夠為本地商家帶來巨大的曝光量。
抖音本地生活服務通過視頻或直播的形式展示產品、服務,吸引了大量潛在客戶。
對于餐飲業來說,抖音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營銷渠道,能夠為餐館、咖啡館等帶來大量的新客戶。
通過直播帶貨等形式,抖音能夠促進即時購買行為,提高轉化率。
抖音利用其強大的流量資源、補貼策略吸引用戶、商家,盡管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重點更多放在商家服務上,但對于用戶來說,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優惠、選擇。
這些平臺各自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不斷創新,提升用戶體驗、競爭力。
隨著差異化競爭的加劇,美團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03
發展中的危機
本地生活市場正展現出驚人的增長潛力,成為各大平臺爭相搶奪的新增量市場。
據艾媒咨詢統計,2025年本地生活服務規模將超2.5萬億元。
對于平臺、品牌來說,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機遇。
然而,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各平臺不僅要面對同行之間的激烈競爭,還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提高用戶體驗,以保持競爭優勢。
在此背景下,核銷率成為了衡量平臺表現的關鍵指標之一。
例如,盡管美團的核銷規模大約是抖音的3到4倍,但抖音的核銷率約為60%,這意味著抖音在吸引新用戶方面表現出色,但在用戶留存和服務質量上還有提升空間。
同時,即時配送也面臨著一些人力的挑戰。
2024年的即時配送市場中,大部分平臺的訂單單價已經降至2元/公里以內,甚至低至1.4元/公里,而幾年前大多還在2.5-3元/公里以上。
這一現象導致騎手面臨訂單單價下降、工作時間延長、路線規劃不合理等問題。
為了緩解騎手的壓力,即時配送平臺采取了一些獎勵措施。
例如,達達快送投入兩次五千萬、一共一個億用于騎手獎勵,順豐同城設立了500萬元的委屈關懷基金,以提高騎手的工作滿意度、忠誠度。
圖源:達達集團黑板報
即時零售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擴展空間,但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挑戰。
各平臺需要不斷創新、優化服務,同時應對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以確保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未來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格局還將繼續演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