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一觸即發,寶礦力水特也穩不住了
來源/品飲匯觀察
撰文/真金
頭圖/公眾號@周末享跑
電解質水大戰一觸即發!
元氣森林旗下外星人電解質水就宣布推出650ml的低糖版“加量不加價”;東鵬補水啦在長沙、深圳、上海、廣州等全國高鐵核心樞紐站點開啟霸屏模式;康師傅無限電在線下渠道來勢洶洶……
就連一向保守、穩健的寶礦力水特也再度發力,除了頻頻亮相各大專業運動賽道以外,更宣布在天津的無菌生產線項目正式奠基,投產后產能預計將增加2.5倍。
作為一個在華深耕超20年的品牌,寶礦力水特能否在一觸即發的電解質水大戰中拔得頭籌?
01
寶礦力水特不再“沉默”
寶礦力水特在中國沿襲了日企的一貫傳統——低調。
盡管進入中國已經超過二十年,但對于多數消費者來講,寶礦力水特顯然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其更多的是潛移默化地樹立著自己的專業形象。
作為一個電解質水飲料品牌,相比較“高調”的國內品牌,寶礦力水特更喜歡出現在各大線下運動場景中。在2024年,寶礦力水特就贊助發起了2024年寶礦力水特跑、2024天津團泊湖半程馬拉松、2024年上海市中小學生籃球杯賽、2024年上海市大學生籃球杯賽、2024濟南槐蔭馬拉松協會女神節歡樂跑等多場運動賽事,持續貫穿“充電解渴,寶礦力水特”的口號。
但習慣“悶聲發財”的寶礦力水特似乎也準備在中國市場大干一番了。
據媒體報道,天津大冢飲料有限公司“寶礦力水特無菌生產線”項目于近日在天津經開區奠基。此次新投資建設的無菌生產線,是大冢制藥在日本本土以外,中國國內的第一條無菌生產線,占地約3萬平方米,預計在2026年實現商業化生產。該產線投用后,預計年生產能力將再增加2.5倍。
◎圖源:公眾號@天津經開區一泰達
天津大冢飲料有限公司工廠長朱書增表示,“大冢落戶天津經開區已經20多年了,一直以來,天津經開區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不管是以往的溝通交流,還是這次項目落地過程中的幫助和支持,都讓我們堅定了扎根天津發展的信心”。
天津工廠的主要產品是電解質飲料寶礦力水特(POCARI SWEAT)350ml瓶裝、500ml瓶裝、900ml瓶裝以及電解質固體飲料,主要銷往中國和中東地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的普通灌裝相比,采用無菌生產線無需高溫殺菌,瓶身更薄,可降低包材使用、保護環境、節省成本等;同時,新產線還配備有智能生產和檢測設備,效率更高。
02
“老二位置”搖搖欲墜
寶礦力水特宣布擴建產能的背后,是近兩年來競爭逐漸激烈的電解質水賽道。
從2021年開始,電解質水賽道就被一股名為“健康”巨大流量托起,一飛沖天,成為近幾年最受矚目的飲料品類之一。
根據前瞻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電解質飲料行業市場洞察報告》中提到,2020年~2022年2年,中國電解質飲料市場規模及增速分別為92.9%、50.1%,遠超國內其他飲料品牌。
電解質水賽道飛速的發展自然離不開眾多飲料品牌的入局。僅在2021年到2022年兩年時間,就有十幾家飲料企業入局電解質水。例如,農夫山泉就在尖叫運動飲料的基礎上推出等滲版,主要針對的就是補充電解質;盼盼食品業推出電解質水豹發力,主打“科學配方、綜合補充”……
到了2023年,電解質水賽道更是迎來了兩位“重量級”玩家。以能量飲料「東鵬特飲」為主的東鵬飲料在2023年年初宣布推出「補水啦」電解質飲料,采用了一貫的量大低價策略,在渠道端來勢洶洶;2014年推出的海之言從巔峰走向低谷后也于2023年重新進入了統一的戰略之中,以電解質飲料的身份完成轉型,并成為統一財報中的一大亮點,被點名“表揚”。
此外,這個賽道中還有作為電解質水飲料“鼻祖”佳得樂,后起之秀元氣森林推出的外星人,瓶裝水巨頭怡寶推出的怡寶·魔力(椰子水味)等一眾品牌。
從市場格局來看,2022年電解質水的市場前5分別為外星人、寶礦力水特、尖叫(等滲版)、佳得樂(清爽版)、怡寶·魔力,盡管2003年前后寶礦力水特就已進入中國市場,但目前與排名第一的元氣森林仍然有著近一倍的差距。
不僅是終端勢能不及后起之秀元氣森林,東鵬飲料的「補水啦」來勢也頗為迅猛,從2023年推出時的日動銷5萬箱已暴漲到如今的日動銷18萬箱。根據馬上贏的數據統計,補水啦的市場份額已經在去年年底就已逐步逼近寶礦力水特,二者之間甚至僅存20% 左右的差距,如今已過半年,寶礦力水特電解質水賽道第二的市場地位“搖搖欲墜”。
而通過建立新廠,寶礦力水特不僅能擴展產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更好地降低生產運輸成本,提高自己在終端的競爭能力。
但“遠水”是否能解近渴,還有待觀察。
03
成也“堅持”,敗也“堅持”
實際上,競爭力減弱不只發生在寶礦力水特身上,三得利、養樂多這兩大在華知名日企也面臨著同樣的壓力。
1997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三得利在無糖茶市場的也面臨著競爭力下降、市場份額急速縮減的情況。據馬上贏品牌CT披露的“2024年無糖茶市場份額數據”,2023年上半年還占據無糖茶市場21.12%市場份額的三得利到了2024年上半年僅占據了12.04%,盡管仍然是無糖茶市場無可爭議的第二,但其市場競爭力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
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養樂多曾憑借“一款單品、一個包裝、一類市場”的品牌策略,成功地成為了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乳酸菌飲料品牌。但在健康化、多元化、細分化的今天,養樂多的大單品戰略也沒能挺住。從2022年至2023年,小紅瓶與小藍瓶作為養樂多的傳統主力產品,其市場份額共計減少了3.14%,而寄予厚望的小金瓶新品,盡管有所增長,但也僅新增了1.16%的市場份額。有媒體報道,截至2023年9月,養樂多在中國市場的日銷售量已同比下降23%至253萬瓶。
◎圖源:小紅書用戶@養樂多
堅持,是寶礦力水特、三得利、養樂多在華成功的關鍵,如今也成了如今制約其發展的桎梏。
“國內品牌在進步,國外品牌卻在吃老本。”有業內人士告訴品飲匯,現在國內的飲料市場太卷了,一個無糖茶國產品牌就可以從包裝、口味、消費場景、消費人群等方方面面入手,做出十幾種乃至數十種不同的無糖茶產品,但反觀三得利卻守著自己的“烏龍茶”,沒有太多新意。
品飲匯創始人任未希也告訴品飲匯,目前看來日企對中國本土市場的變化是不夠敏感的。在元氣森林、東鵬飲料都向著泛運動、年輕化場景發展時,寶礦力水特卻還堅持專業運動場景做深耕,這無疑會忽略因“健康”吸引來的這一部分消費群體,丟失電解質飲料行業新增的這部分市場份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