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方便面業績下滑,真的是康師傅的錯嗎?
來源/全食在線
30歲的“牛馬”小王,不知道已經有多久沒有吃方便面了,在這個外賣盛行的年代,方便面似乎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回憶。
專跑京滬高鐵的乘務員張濤告訴全食在線,在這趟最慢6個多小時,最快僅4小時多的線路上,幾乎看不到方便面的影子,因為速度快,加上商務人士居多,整節車廂里都是密集的打字聲和電話的交談聲,就連列車上的盒飯,都賣的很少。
2024年,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是花錢謹慎的一年,據北京統計局發布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北京餐飲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88.8%,規模以上餐飲業利潤總額為1.8億元,利潤低至0.37%。
而北京的餐飲配送外賣員卻同比增長了49.7%。
環境真的已經發生了變化。
這樣的環境變化,也讓品牌嘗到了苦澀的滋味。
8月26日,康師傅控股發布半年財報,營業收入412.01億元,同比增長僅為0.7%,凈利潤18.85億元,同比增長15.1%。
作為中國方便面和飲料雙龍頭的康師傅,也并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據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方便面業務同比衰退1.0%,而飲品業務同比增長僅為1.7%。
更令人揪心的是康師傅凈利潤的增長,是因為銷售成本同比減少6.81億元,用成本的壓縮,帶動毛利率提升2.1%。
這意味著作為百事可樂、星巴克即飲咖啡等品牌在中國的獨家制造商和分銷商的康師傅,已經開始通過降本來保證利潤。
但這真的是康師傅自身的問題嗎?
是也不是。
今年5月份,康師傅方便面漲價的消息沖上熱搜,而在7月份康師傅電商旗艦店的康師傅經典系列方便面的全部口味均已漲價,每桶售價由4.2元調整至4.57元。
而此前康師傅給出的原因是原材料漲價和配方升級。
可見康師傅已然通過漲價來抵消因為方便面賣不動的消費趨勢。
有網友表示,自己依然再吃方便面,只不過將品牌換成了白象或者今麥郎等品牌,在國貨當自強的情緒影響下,一些年輕消費者開始將方便面品牌的選擇轉向國產品牌,但殊不知康師傅也是純純的國貨。
當然消費者情緒的影響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畢竟在全渠道里,康師傅的產品漏出和渠道滲透還是非常強勁的。
甚至在大部分消費者眼里康師傅紅燒牛肉面依舊是最先涌入腦海的品類。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外賣發達的今天,消費者減少方便面的使用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在高鐵上都能點外賣的時代,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很少有人在主動選擇方便面了。
即便是有,大多數人也會選擇較為便宜的產品,因為我們會把方便面作為基底進行豪華配置的加工。
價格依舊是影響大多人選擇什么牌子方便面的關鍵。
顯然未來的方便面市場一定是向兩個極端發展,一邊是把價格做到極致,讓消費者沒有負擔的購買,這時候方便面不再是方便面,而是像米面一樣的基礎性產品,消費者可以自己添加喜歡的食材。
另一邊是高端化,價格貴但配置好,不僅湯好喝,料還要很足,讓消費者嘗到超值的享受。
事實上在電商平臺或者線上高端超市,十幾元以上的方便面也非常多,這一類產品的購買者大多數是年輕白領和中產,他們選擇這類產品并不是為了果腹,而是健康的食材。
當然在方便面整體疲軟的今天,康師傅也有自身的問題,而唯一影響其上半年銷售的關鍵,就是漲價。
在今天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有這么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富二代創業生產了幾十元的奶茶,比同價位的產品要貴3元錢,結果生意并不好,后來他問朋友,消費者真的對2、3元很在意嗎?
這個問題冰淇淋最有權回答,消費者對0.5元都很敏感。
這是因為當下賺錢真的越來越難了,尤其在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選擇省錢,這便抑制了消費,尤其是非剛需品類的消費。
而方便面,正好是非剛需的品類。
所以康師傅的突然漲價,雖然傳導到終端還需要一定時間,雖然只是部分產品的漲價,但卻影響了消費者對品牌的選擇。
但康師傅也有自己的苦衷,畢竟前端銷量下滑,后端還有工廠要養,如果只生產不動銷,那最后受苦的還是經銷商。
所以通過漲價,一邊升級了產品和配方,另一邊也獲得了利潤。
當然漲價后陣痛期內的康師傅,恰好遇見了消費低迷的時段,過程必將艱難,但前途卻很光明。
只要品牌沒有通過降價而維持生計,那么熬過周期,增長一定是比沒有漲價的同行要快的。
只不過康師傅在方便面品類中需要探尋新的出路。
對此康師傅在財報中似乎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通過擴大內需來獲得銷量的增長。
那么如何擴大內需呢?
顯然促銷一定是康師傅方便面的首選,而且是率先漲價后的單品進行促銷,畢竟康師傅為其留出了一定的利潤。
漲價也是促銷的底氣。
在消費端,雖然外賣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頻率,但事實上方便面的需求并沒有因此而抵消,人們不吃康師傅可能會選擇其他品牌的產品。
因此康師傅還有很大的幾率翻身,至少在方便面品類中,康師傅2024年下半年的銷售額應該是可以扭虧為正的。
方便面,這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于中國市場的品類,已經成為大眾非剛需產品中的必備產品,以往方便面伴隨城市化發展和人口遷移的變遷而成為旅途人非常重要的口糧。
而如今,方便面卻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一面是市場依舊有需求,另一面是品牌不知道該如何創新產品。
顯然單靠價格和渠道并不能保證方便面品牌的持續增長,所以不僅是康師傅,幾乎所有的方便面品牌都要通過差異化來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在全食在線看來,康師傅方便面銷量短暫的下滑,并不是失敗,反而是涅槃重生的開始。
話又說回來,你有多久沒吃方便面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