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推2元自營礦泉水,東方甄選要流量還是銷量?
來源/全食在線
預計到2025年,中國瓶裝水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如此龐大的市場,不僅誕生了多為巨頭玩家,也讓一些非行業的品牌想要分一杯羹。
東方甄選就是其中一位。
近日東方甄選在自營新品發布會上公布了幾款夏季上新的自營產品,其中東方甄選自營礦泉水受到了外界的關注。
據全食在線了解,首次進入瓶裝水賽道的東方甄選,選擇了位于長白山地區,富含偏硅酸和適量礦物質與微量元素的水源,看上去滿滿的礦物質。
同樣在價格上東方甄選也給出了較大的誠意。
24瓶350毫升的包裝價格,優惠后37.81元,24瓶500毫升的包裝價格,優惠后45.41元,單瓶到家價格不超過2元。
那么盯上瓶裝水,并且將價格打到2元價格帶的東方甄選,能否將其打造成直播間的大爆品呢?
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瓶裝水究竟玩的是什么?
水,是生命之源,無論你處于怎樣的生活層面,都離不開對水的消費,所以瓶裝水市場擁有巨大的消費者,拿中國來說,14億人口都是瓶裝水的重度消費者。
消費群體廣,而且需求高,尤其在夏季,是瓶裝水的銷售高峰期。
除了戶外場景用水需求大之外,瓶裝水也出現在更多的場景中,比如家庭用水,車用瓶裝水、會議活動用水、景區用水等等。
需求大,復購高,消費基數大,基于這三個原因,瓶裝水因此擁有了巨大的市場規模。
2021年中國瓶裝水市場規模就突破2000億元,并且保持8%的速度增長。
千億市場,必定會有巨頭入場。
農夫山泉、康師傅、怡寶、元氣森林等品牌都瞄準了這個市場,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他們依舊想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市場份額,畢竟瓶裝水行業沒有門檻,誰掌握了水源地,誰就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于是低價成為品牌之間爭奪市場的關鍵。
農夫山泉在2021年推出的長白雪天然雪山礦泉水,售價3元,元氣森林推出的有礦礦泉水,零售價也是3元,今麥郎推出的今礦礦泉水,零售價還是3元。
可見3元已然成為瓶裝礦泉水的紅海價格帶。
但東方甄選卻把這一價格帶拉進了2元時代。
那么單靠價格是不是就能打造出爆款呢?
或許并不是,雖然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但瓶裝水品牌的成功,絕不僅僅靠價格。
除了價格之外,還要靠渠道和品牌。
雖然一些消費者對瓶裝水采購已經變成預期的行為,但90%的瓶裝水交易都來自于沖動型需求。
也就是說走在路上的你突然渴了,就會去買瓶裝水。
而促成沖動型需求交易的關鍵,就是渠道。
誰的渠道越多,覆蓋的網點越多,離消費者更近,誰就能夠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所以每年的水頭大戰,都是品牌之間搶奪渠道的較量,譬如給終端投放冰柜,做冰凍化成列,以及促銷活動,都是想讓自己家的產品在終端貨架上曝光的更多一點。
既然是渠道,那么單靠線上的東方甄選有優勢嗎?
據全食在線了解,東方甄選的核心渠道,來自于2023年推出的App,近九成的自營新品都會在App首發,而自營產品在App上的GMV,已經占據全網GMV的40%以上。
而東方甄選自營品總用戶數超過2500萬人,其中復購用戶超過1470萬人,復購率為59%,其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的自營產品GMV達到36億元,同比增長108%。
除了自營App之外,其直播矩陣的賬號也在不斷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消費者。
但與龐大的線下渠道相比,東方甄選顯然不能與其相提并論,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是看起來還不錯的復購率。
那么通過東方甄選復購的消費者,會對這款水感興趣嗎?
這要回到瓶裝水另一個維度,那就是品牌。
90%以上的消費者購買瓶裝水,先看品牌,再看價格,最后看誰在貨架上更容易被拿到。
不信,可以做一個小實驗。
假如你想要買一瓶水,你腦海中最先想到的是那個品牌?
一定是農夫山泉、怡寶、康師傅這些。
而后或許會想到娃哈哈、今麥郎這些品牌。
當然不是說這些品牌不好,而是在品牌影響力中,前三者一定是最高的。
所以品牌性也決定了產品是否被更多的人購買。
比如前幾個月陷入網暴風波的農夫山泉,依舊在618活動中取得了銷量上的絕對的勝利。
這就是品牌影響力。
那么回到東方甄選的瓶裝礦泉水身上,超2500萬的粉絲,能否下單2元的東方甄選自營礦泉水呢?或者下單東方甄選自營礦泉水的消費者會持續的復購嗎?
如果是有囤貨習慣的消費者,一定會選擇東方甄選的自營礦泉水。
因為性價比確實很高。
但東方甄選要想將其作為一個爆品來推出,那或許很難,畢竟水是沖動型消費,如果沒有強烈的囤貨意愿,很少有人會在線上購買品牌性弱,門檻低的產品。
所以推出2元礦泉水的東方甄選,或許只是豐富了自營產品矩陣的品類,并且為粉絲呈現的一個福利,要想將其做成爆品,雖然不是沒有可能,但一定很難。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