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玲:奢侈品消費下降是必然
出品/聯商網
編輯/拾一
7月23日,LV母公司LVMH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集團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至417億歐元,凈利潤下跌14%至73億歐元;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除日本)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0%。
今年8月初,包括恒隆廣場在內的武漢高端商場推出了一系列滿額返利的優惠活動,涵蓋了LV等一線奢侈品牌。隨后,路易威登公關團隊表示,品牌沒有被提前告知相關促銷活動,發現后已經立刻叫停。
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在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奢侈品消費的下降是必然的。談及品牌與商場間的合作博弈,厲玲表示,品牌商在控制開店速度的同時,需要維護好消費者的忠誠度。
以下為全文實錄:
奢侈品銷售額下降,這是必然的。
我們之前討論過這個問題,所謂的“M型消費”,即高端消費客群在增長,低端的也在增長,真正下降是中間的,也就是中產人群的消費。
其實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今年上半年比較明顯,幾乎所有奢侈品在中國國內的消費全都下降。
甚至有這種說法,一些歐洲品牌認為是因為我們的市場下降以后,拖累了全世界的下降。
但我個人比較相信是,全世界都沒那么看好增長,我們中國內地的消費下降得比較明顯。
因為你從身邊就可以感受得到,總體的消費欲望的下降和消費能力的下降。
應該講過去幾年消費市場的泡沫太厲害了,現在回調沒什么值得吃驚的。
如果你作為一個品牌商或作為零售商,到如今還在指望著出現增長,你就不是業內的專業人士。
新品牌除外,因為有創業探索期。面對下降,我相信品牌商早有準備,尤其是在市場上打拼了很多年以后的。
反過來,是我們的零售商,包括購物中心、百貨店對這些奢侈品品牌下降可能準備不足
尤其是我們零售商對于品牌商的做法,要有一個預判,這樣子才會踩準自己的經營節奏。
最早我在銀泰的時候,我們讓星巴克參加活動,被商家拒絕了。
那時候好像世界杯足球賽吧,我們只是要求他放一個電視機,讓在場的客人看看球賽,結果星巴克不同意,因為不在他們的經營節奏里頭。
那個時候化妝品都像奢侈品,從來不參加商場的活動
你要搞活動,他就來威脅你要撤柜了,至少把貨撤掉了,不跟你賣了。
我們都很怕他,這也就是“店大欺客 客大欺店”了。
其中奢侈品的底線是LV這檔的,那么就看大家博弈。
拖不拖得動?能拖動多少?供應商會怎么樣?品牌商面對促銷活動怎么來斟酌?因為對他們來講很容易就撤貨。
第一次品牌商可能沒準備,因為從來沒想到零售商可以這么干,后面知道以后如果他存心不想做,就會撤貨,那一定會影響到商場的經營。
比如LV不參加,Gucci參加了或者Burberry參加了,品牌商要怎么來平衡這個事情。
這一切都是因為銷售下降,今天下降百分之二三十,如果明年再下降百分之二十,2025年的銷售額基本上是2023年的腰斬。
那么這個時候怎么辦?
我估計品牌商首先會控制開店速度。
原來我們都給他們很好的政策,比方說免租、免扣,給很多的裝修補貼,現在的開發商做不到了。
本來一個城市可以開三個店,現在開兩個。原來一個城市可能要去發展,現在可能就不去發展。
第二,縮小面積。即使開店,但是面積縮小。
第三,調整商品。
第四,提高服務。增強與顧客的黏連度。
這里我特別要講一點,也是美國相關那些大的咨詢公司做調研。
疫情這一波以后,消費者的忠誠度明顯下降。
美國為什么消費旺,其實有一個因素就是——貴。
我真的覺得美國東西貴,因為我也是2020年去過,到現在四年沒去。我也覺得東西真的貴了好多好多。
因為貴了,所以做另外一個選擇了,所以也在過程當中在轉變。
從22年到現在為止,消費者忠誠度在下降。
我們國內目前市場還沒有做這樣子的調研,但是我估計趨勢也差不多,最多晚一年半載發生這樣的事情。
因為奢侈品的消費者忠誠度相對高一些,所以這些奢侈品商家要怎樣維護好,應該開展怎么樣的活動等等,我想他們在這方面會變化的。
那么作為我們零售商,了解到品牌商可能會采取的措施以后,就要把握這個進度,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調整。
而且不是利于今天,是要利于未來的發展和變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