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收尸人”,也開始內卷了
出品/餐企老板內參
作者/內參君
01
古茗入局二手設備交易
是“整頓市場”還是“分一杯羹”?
古茗也要來搶餐飲“收尸人”的生意了?
近日,據藍鯨新聞報道,古茗成立了一家二手設備交易平臺,供全體加盟商交易古茗茶飲店的設備,平臺從2024年10月12日起運行。
古茗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立二手設備交易平臺的根本,是希望“撮合”新老加盟商并且確保加盟商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降低新加盟商建店成本。
公司承諾設備交付前將進行檢修,確保收貨前設備無質量問題,監督交易情況,甚至提供協助服務以及跟蹤服務,設備交付后,保修期內還能免費維修。
該負責人也表示,公司不強制使用該平臺交易設備,加盟商可選擇其他平臺購買需要符合古茗標準的設備。
簡單來說,古茗成立這個平臺就是做了一個“官方版閑魚”,新老加盟商可以在“品牌官方的眼睛”下有一定保障地交易二手設備,給有意向購入二手設備的加盟商提供一個額外的增值服務。
古茗為什么這么做?
據咖門報道,一方面,降低新加盟商購入二手設備投入的財力心力,降低新加盟商開店成本。另一方面,這也是面向老加盟商的一次服務創新,古茗似乎在踐行對加盟商的全鏈條式服務。
也有從業者指出,古茗自建交易平臺也會減少自家設備在二手市場上的流通,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品牌的負面風評。
就內參君來看,這則信息在茶飲圈引發不小的波動,其中傳達的信號值得注意:
這是新茶飲首個品牌官方創立的二手設備交易平臺,是一次開辟先河的舉動,也意味著“二手設備交易”從地下正式走向臺前,可能為其他品牌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模式,讓新茶飲行業的運作方式更加規范化、透明化。
02
餐飲二手設備市場
仍在快速發展
餐飲二手設備交易,表面上只是簡單的設備交易,背后卻隱藏著餐飲行業的復雜生態與深刻變遷。
實際上,餐飲二手設備市場真正形成規模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情。在這一市場早期,餐飲行業的淘汰率同樣高,但設備的處理方式卻相對粗放。許多餐廳老板在關店清算時,急于騰空設備、結束租約,可能不會向回收商索要設備費用,甚至愿意倒貼錢給他們。
隨著二手交易平臺如58同城、閑魚的興起,餐飲二手設備的交易開始成型,并逐步走向更有序的買賣。此時交易屬于游擊性的,但行業中也慢慢有了具體的估價標準,回收商開始根據設備的品牌、成色、功能等因素進行估價。
這時,設備的品牌價值和功能狀況開始受到更多的重視,設備的二次利用和循環開始有了市場認可的基礎。然而,這一時期的交易整體行業規范尚不健全,依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和中介差價較高的現象。
真正推動餐飲二手設備市場爆發式發展的,是近幾年來短視頻平臺的發展以及餐飲行業的高淘汰率和高倒閉率。有人在疫情入局,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就擴張到全國十二個城市二十個倉庫的規模;更有能力的二手商通過一帶一路上的航運系統,將二手餐飲設備賣到了東南亞或非洲。
一是有更多的餐飲二手設備回收商在互聯網上走紅。像“狗哥”這樣的二手設備回收商通過短視頻平臺積累了大量粉絲,還有猴哥(狗哥徒弟)等等。據南風窗報道,猴哥形容這是他在多次創業后見過的最好生意,當時他賬號只做了半個月,就有100多人跑來找他買設備。
二是“餐飲二手設備”不僅是一個設備買賣的市場,更是觀察整個餐飲行業的一個窗口。通過這個市場,我們可以看到餐飲行業的波動與趨勢。內參君曾在朝前看系列節目的《在背面,看餐飲》中,正是通過實地探訪二手設備商家,分享了餐飲行業烈火烹油背后的荒涼收場。
03
2024年
餐飲二手回收商的“收尸大年”
上個月初,據媒體報道,多個茶飲品牌門店加速倒閉,帶火二手設備回收商。
“一茶飲品牌倒閉門店太多導致二手設備滯銷”沖上微博熱搜第一,有回收商表示當初花六七萬元回收的十幾套設備,當廢鐵賣了2000元。
有專做茶飲品牌設備回收生意店主說:“這個品牌的設備我們都不收了。”還有設備回收業內人士表示,曾有一天就接到13個該品牌加盟商的撤店電話。
除了“奶茶倒閉潮”,其他餐飲品類的二手設備清退也十分驚人。北京鯨起二手餐飲設備創始人“狗哥”與內參君分享,今年其在1個月內就回收了北京42家火鍋店。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國內餐飲相關企業注銷、吊銷量也達到驚人的105.6萬家。對比過去,2023年全年吊銷、注銷的餐飲企業數據是135.9萬家。也就是說,僅僅2024上半年,倒閉的餐飲企業就“逼近”去年一整年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可謂餐飲二手回收商的“收尸大年”,餐飲二手設備市場越來越大。
一個觀點是,二手設備交易越來越成為餐飲供應鏈的一環。
這背后不僅僅是成本節約的需求,更是餐飲行業在高淘汰率、高競爭壓力下,對資源循環和高效配置的需要。二手設備正從一個單純的節約成本手段,轉變為餐飲擴張過程中的戰略性資源。
適應高頻迭代的餐飲業態:餐飲業態和消費者需求變化迅速,設備的升級換代也變得頻繁。許多品牌在擴張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和改進其門店設備,以適應市場變化。
降低開店成本,支持品牌擴張:隨著餐飲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品牌擴張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搶占市場份額。二手設備市場為餐飲品牌和加盟商提供了一條低成本、高效能的渠道。
此前客戶主要是小白,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方:據媒體報道,去年之前,所有的連鎖品牌方都不允許使用二手設備,而現在,多個品牌的頭部品牌開始使用二手設備。
一位二手設備回收商表示:“現在連鎖餐飲店用二手的意愿越來越強,我們也在積累這些連鎖品牌資源,他們對品質要求更高,所以很多小品牌的貨我們也不再收了。”
04
市場正在降溫
“餐飲收尸人”也內卷
餐飲行業的惡性競爭和畸形發展現象并不會短期內迅速消亡,門店汰換必然客觀存在。因此,可以預見的是,二手設備這個行業大概率還會爆發式增長。然而,這也并非是一個誰都能往上趕的風口。
1、餐飲設備回收,現在從事的人越來越多了。
最初餐飲回收市場可以說是一個藍海,沒有多少人涉足,商家關店清算時甚至愿意倒貼錢讓回收商趕緊把“廢銅爛鐵”帶走,這對回收商來說是“零元購”時代。據新周刊報道,回收商可按照原價的5%~30%回收設備,再以原價的七八折賣出。這造就了毛利700%的暴利神話。
但現在,隨著行業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個市場的潛力,競爭者數量猛增。正如狗哥分享,曾經的餐飲老板們也開始轉行進入這一行業,也從他昔日的餐飲客戶,變成了同行。
據天眼查數據,搜索“餐飲收回設備”的關鍵詞,2019年-2023年里新增企業數量每年都在上漲,并在去年創造了更高峰。入局者變多,這個行業也像餐飲業本身一樣,“輕松賺錢”的時代不再。
2、買家在減少,設備在堆積。
據悉,當前的餐飲行業,閉店周期從三年縮短到一年,再到如今的一個月,甚至更短。隨著餐飲市場經歷了快速擴張后的理性回歸,二手設備的買家群體也在發生變化。
過去,許多創業者懷揣著開店的夢想,沖動地進入餐飲行業,二手設備市場也因此保持著旺盛的需求。然而,隨著餐飲業的淘汰率和風險不斷被曝光,越來越多的“小白”創業者開始認識到開店的高風險性,越來越謹慎入局。
企查查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共新增131萬家餐飲相關企業。相比2023年同期的168萬新增量,增量收窄。開店熱潮減退。
狗哥也透露:今年上半年,回收的設備數量相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但是銷量同比下降了20%,設備的周轉速度則降到一周。而去年同期,設備剛入庫馬上就能賣出去,周轉只要2、3天。
兩個月前有報道顯示,某位二手設備回收商收了58萬的貨,卻只賣出去了50萬,是少有的“倒掛”現象。
小白沖進餐飲沒那么沖動了,這種變化直接導致了設備回收商手中的庫存逐漸堆積,許多設備難以像過去那樣迅速售出。
3、二手設備行業的整體利潤在被大幅壓縮。
據報道,在餐飲回收市場發展的早期,毛利率通常能夠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有時甚至超過700%。但現在,情況在改變。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現在的回收價格變得愈加多樣。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商家之間通過頻繁的降價來吸引買家,設備價格一再走低。
據南風窗報道,作為新入局者的二手設備回收商猴哥是以低價取勝。猴哥定的規矩是按原價五折賣,靠口碑做回頭客生意。“傳統做二手的他們,一般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暴利。但如果(我)在行業里不做改變,還做暴利的生意,就沒意思了。”
此外,由于設備的周轉周期延長,回收商不得不面對庫存積壓的壓力,甚至一些設備在倉庫中放置過久后價值進一步縮水。
4、結構性的機會仍在,但不存在遍地撿錢了。
盡管整體市場趨于內卷,但二手設備的結構性機會仍然存在。火鍋、奶茶等的熱門餐飲品類的設備,在二手回收市場需求比較穩定。
但也有一些品類如精致西餐,短期內需求量縮減顯著。在猴哥看來,價格高昂的蒸烤箱、披薩烤箱、鐵板燒,在他眼里,都是不能收的。“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性價比,吃西餐的少了。前幾天上海的米其林西餐廳也倒閉了,收到手里就砸在手里,沒法做。”
也就是說,再也不是遍地撿錢的時代了。二手設備回收商需要對市場有敏銳洞察力,不同的餐飲品類有著不同的需求規律和生命周期。這意味著,二手設備市場如今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人都能輕松進入的“淘金地”。
那些沒有跟上市場變化、盲目回收低需求品類設備的商家,可能會面臨資金鏈斷裂和業務萎縮的風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