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購物屢現“魔幻”體驗 別拿消費者當傻瓜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 周勇
編輯/娜娜
近日看到一個短視頻,說的是有人買了盆含羞草,怎么碰都不含羞,打電話問老板是怎么回事?老板說,你買到的可能是“不要臉”的那種。
一、直播帶貨購物猶如開盲盒
買到不要臉含羞草,這不一定是真的,但也極有可能是真的。因為確實有一種草很像含羞草,它叫葉下珠。“形色”對其的描述是:很多花友對葉下珠和含羞草傻傻分不清,葉下珠的葉子比含羞草的葉子要短,含羞草的葉子沒有葉下珠的圓,稍尖一點,白天可以碰一碰葉片,會合攏的就是含羞草,反之就是葉下珠。葉下珠的果實長在樹葉下面,像一顆顆龍珠整齊排列,所以又被稱為“龍珠草”。葉下珠由于強大的適應性和生命力,在美國、巴西等多個國家或地區被列為入侵物種。
看到這個有點搞笑的短視頻,我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三個字:很形象。因為這非常切合短視頻的購物體驗,就像開盲盒:有好有壞,時好時壞,變幻莫測,有喜有悔,悔后再買,買后再悔,買買悔悔,悔悔買買。
有人說“人不要臉了,當然花更不要臉了”。還有人說“網上熟制品能不買則不買,科技狠活太嚇人,一不留神中招得不嘗失”。我幾十年前的老學員對我說:“視頻號直播帶貨我被騙走近5000元!有些名人本來我很粉他,就為支持買了,可是都不咋滴!我發誓不再手癢!”。
我以為:如果“專家”不可信,接下來便是“名人”不可信,再接下來是誰不可信,就不好說,不敢說了。如果把自己專業地位、社會影響都作為謀財的工具,不可信是必然的。
二、直播帶貨的發展必然性
世紀之交,QQ上線,后來有了MSN,2011年微信上線,就極少上QQ,但保留QQ郵箱。
2013年雙十一前,去杭州參加銀泰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我最大的感觸是:這個時代的溝通方式正在發生變革,回到上海就買了華為手機,至今換到第三個華為。
通訊技術從3G(2009年)到4G(2015年)的升級,流通模式從線上線下的獨立雙渠道到O2O(2012年)與全渠道和大數據(2015年),為零售新模式的誕生奠定了基礎:2016年出現生鮮新零售,2017年無人商店成為新風口,2018年阿里巴巴收購大潤發,拼多多橫空出世。
2019年有了5G,就是這一年拉開了直播帶貨的序幕,社區拼團、前置倉買菜等到家服務、社群營銷、全員營銷模式到2020年成為行業熱點,2021年開始打壓社區團購無序競爭和平臺壟斷,出現了會員店熱潮,2022年即時零售、預制菜、折扣店、15分鐘生活圈等成為零售新熱點,2023年ChatGPT霸屏,2024年我國零售全面折扣化,侯毅退休,創辦“金宵一刻”,連餐飲也開始流行9.9元菜品。
我國零售這一路發展過來,有三種力量的推動至關重要:一是技術,沒有技術進步,不會出現直播,這正如信用卡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得歸功于通訊提速;二是消費,如果沒有疫情,到家服務就可能沒有這么迅速地普及;三是創新,零售模式創新迎合并滿足了消費需求,從電視購物到網絡平臺購物,再到拼團購物、前置倉購物、社群購物,如今是直播購物,這一步步都是創新引領消費。如果市場有需求,三令五申,禁而不止;如果市場缺需求,搖旗吶喊,偃旗息鼓。
如果要說直播帶貨“不好”,給它扣上一頂“假冒偽劣商品集散地”的帽子,也沒有什么不合適。如果要說直播帶貨“很好”,給它插上一桿“商品直銷對接新通路”的旗幟,也沒有什么不合適。
我覺得:直播帶貨的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短視頻與直播帶貨不僅帶動了各類就業,最關鍵的是——她它具有強大的“安定作用”,能在消磨時光中,平息戾氣,平復心情,平和心態。短視頻已成為一種“社會安慰劑”。有些人也認為它是“精神鴉片”,積勞成疾,積怨成仇。短視頻給人一根天線,接收新知,欣賞未知,從而使人豁然開朗;短視頻還給人一根地線,心靈雞湯以短視頻方式呈現更容易被人接受,讓人的消極面導入地下,從笑話中消融,看著看著,越看越明白,越看越麻木,越看越豁達。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人與人溝通中,單純的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僅占7%,語音語調占38%,肢體語言占55%,現代社會的人際溝通經歷了圖文、聲音、視頻三個階段,視頻最容易被接受。所以,短視頻與直播帶貨的發展具有必然性。
三、直播帶貨的體驗
在電視購物時代,我只在東方購物頻道買過一次“樂扣樂扣”,但優惠信息持續給我發了好幾年。
在即時零售時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年前網上買的五斤“小土豆”,到家后發現大部分變綠而不能吃了,于是就種在地里。沒想到三個月后挖出來五十多斤大土豆,單個最大的居然有400多克。類似的短視頻在網上也看到過,如把大白菜剝成娃娃菜,不知真假。但小土豆變大土豆,那是我切身體驗,是客觀存在的“偷梁換柱”。
另一次很差的體驗是購買抽真空的板栗肉,產地是: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三里橋村七組,收到后打開包裝,看樣子都很正常,但有一股藥味,燒熟以后異味更濃,不能吃,全部扔掉。有過這次體驗,我下定決心,不再在網上購買剝殼的板栗,除非是品牌商,信譽可靠,售后友好。
類似的我買過的產品還有:——花牛蘋果不靠譜,小而生;彩虹梨不靠譜,貴而小;生菜苗不靠譜,細小不活;老品種黃豆不靠譜,黑而不爛;“新疆棉”不靠譜,小而薄;月季花不靠譜,圖片艷紅,實際長不高,開花小;草木灰有好有壞,有些所謂的草木灰是加水泥的;苗木花卉,有好有壞,時好時壞;海鮮價高,品質不一定好,所見與所得不一定一樣。打開短視頻常常能看到的網上直播做糕點的視頻,也買過幾樣東西,口感不好。網上賣的新疆馕,口感也不如線下,不是現烤與非現烤的差別,估計是配方不同。如可頌最好是吃現烤的,但美國開市客的可頌既便宜又好吃,特別有較勁,去過開市客上海首店兩次,都沒有買到可頌。上前置倉買可頌,也是大大的,價格也不貴,但很松垮,口感不如開市客。這不算什么大問題,大概是個人喜好的差異。
但也有體驗比較好的產品與服務。來自正規藥房的網上購藥,雖然價格貴點,但快速便利;其他亂七八糟的藥,就難以辨別。最近買了兩單小柿子,也真是便宜,9.9元一箱,有30個,到貨是硬的,但過了幾天就軟了,很甜。雖然要找網上買過東西的賣家不太容易,但找到支付連接,如果要申請“售后”,也是很方便。我買過的生菜苗、牡丹花、芹菜苗等,因為質量問申請退款,從申請到退款,常常不到一小時。
但有藥味的板栗賣家,死不認賬,你也拿他沒辦法。
四、三點區別對待
這么多賣家都需要監管,也許不可能。重罰其實也不太現實,如果賣個不太好的貨就要重罰,那有些人就有可能憑這一條制人于死地,而且貨品好壞都是相對而言,對很多農產品來說,不可能都有標準,屬于非標產品。但有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自種自賣、自產自銷與采購經銷要有所區別。比如說酒,視頻中看到的是糯米蒸熟、酒藥拌勻,入缸發酵,蒸餾出酒等場景,但又有誰知道,他賣的酒與這些視頻有啥關系。
第二,商品有瑕疵與假冒偽劣要有所區別。任何商品都有可能有瑕疵,不同用戶的適用性也不盡一致,但假冒偽劣、假酒當真酒賣、一般土豆當有機土豆賣,就應該嚴懲。如果用監控輿情的決心、力度、實力來監管直播帶貨,那就是火眼金睛,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無良商販。
第三,大眾帶貨與名人帶貨要有所區別。名人帶貨,源于信任,如果名人憑借這種信任再欺騙粉絲,那就罪大惡極,并且對全社會安定會造成極大危害。所以,對名人必須重罰,不僅要依法有傾家蕩產的經濟重罰,更要依法有牢底坐穿的刑事審判。可以讓他們一夜成名,同樣也可以讓他們一敗涂地。關鍵是看他們是否誠信,是否依法經商,是否夾著尾巴踏踏實實小心翼翼做宣傳做買賣。
但愿短視頻讓人越來越開心,直播帶貨讓人越來越放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