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帶頭廢除僅退款?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電商君
01
快手廢止僅退款規則
取消僅退款,快手打響了第一槍。
近日,快手電商發布《關于廢止“快手小店退款不退貨服務規則”服務說明公告》,正式廢止“僅退款”服務。所有開通“退款不退貨服務”的商家,都將于12月2日前和平臺解約。
圖源:快手電商
快手推出僅退款是在兩年前。2022年9月,快手電商正式開始支持退款不退貨服務,買家購買帶有“退款不退貨”服務標識的商品,符合指定條件可自簽收后7日內申請退款不退貨,商家可自行選擇是否開通該服務。
當然,快手不是第一個提出僅退款的平臺。從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最早嘗試僅退款服務的平臺是亞馬遜。
2017年,亞馬遜經過多年嘗試,正式將“退款不退貨服務”寫入售后政策中,主要適用范圍是損壞、出現質量問題的商品,理由是這類商品后續也不會再進行銷售,因此沒有必要再花費運力運回倉庫了。
國內最開始跟進僅退款的是拼多多。2021年,拼多多開始在生鮮、白牌小商品等的退貨成本太高的品類上推出僅退款服務,一經上線就獲得消費者一片好評,后被拼多多拓展至全品類。
2023年9月,抖音電商在《商家售后服務管理規范》中更新了一條有關“僅退款”的規則:抖音商家商品好評率低于70%,平臺有權對該商品交易訂單的售后申請采取支持消費者僅退款、退貨退款包運費的措施,商品好評率連續7天恢復到70%以上可解除。
2023年12月,淘寶和京東相繼發布關于僅退款的相關規定,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至此,國內五大電商平臺都已支持僅退款,僅退款儼然成為電商行業“標配”。
但今年下半年開始,事情發生了一些變化。2024年7月26日,淘寶宣布將優化“僅退款”策略,依據新版體驗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權,對優質店鋪減少或取消售后干預,相關策略于8月9日正式實施。
而快手電商,是第一個明確廢除僅退款規則的電商平臺。消息傳出后,不少商家拍手叫好,稱贊快手為行業開了個好頭。
的確,自僅退款出現以來,其評價一直是兩極分化的,一邊是消費者好評不斷,一邊是商家憤憤不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當下平臺又為何開始停止僅退款呢?
02
僅退款是一把雙刃劍
一個很反直覺的事實是,最早要求僅退款的,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家。
由于國外人工和物流成本較高,賣家要承擔高昂的退貨成本,一些小金額的商品運費甚至超過了商品本身的價格,于是希望平臺推出僅退款的選項。
除了成本,商家還發現了僅退款的其他好處,比如無需處理退貨商品的入庫、檢查和重新上架等步驟,節約了時間和精力;還有避免了退貨商品重新入庫,減少了庫存管理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快速解決問題,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對商家的利好建立在三個前提之下:第一是退貨成本高;第二是商品單價低;第三是回收價值低。一般同時滿足其中的兩點,僅退款才是有利的。
換句話說,僅退款并不適合所有商家,尤其是客單價高的商家。考慮到國內物流網絡發達,運費成本較低的情況,僅退款的適用范圍就更小了。
所以,當水果生鮮、白牌小商品品類開始推行僅退款時,這些商家還是樂于接受的,畢竟水果保質期短,退貨沒多大意義;走量的小商品賣家,也犯不著為了微薄的利潤跟買家較勁。
但是,當僅退款開始向全品類推廣時,一切都不一樣了。單價稍高一點的商品,多幾單僅退款可能就難以盈利了,而且很多商品可能根本沒有質量問題,純粹是有買家挑刺。
這就是僅退款的濫用問題。有規則,就會有鉆規則空子的人,羊毛黨的存在讓商家如臨大敵。甚至還有羊毛黨靠教人用僅退款“白嫖”賺錢,形成了灰色產業鏈。
流傳在網上的僅退款教程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少一個篩選的流程。哪些商品適合僅退款,買家需要哪種程度的舉證,等等問題都需要一套合理的機制加以規范。試想一下,如果有黑名單機制,能把那些頻發僅退款、惡意僅退款的人拉黑,羊毛黨也不至于那么猖獗。
然而,對于平臺而言這種篩選成本還是太高了,因此選擇了“一刀切”,引發了諸多商家的不滿。或許是意識到僅退款整體上弊大于利,平臺們漸漸地開始給僅退款“松綁”了。
03
各讓一步才能共贏
平臺逐漸取消僅退款,其實是改善商家關系的必然要求。
隨著互聯網平臺之間的競爭加劇,平臺之間的壁壘逐漸降低,商家與平臺之間的力量對比也在發生變化。平臺需要通過改善與商家的關系,來吸引和留住商家,尤其是在“二選一”政策終結后,商家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平臺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政策來維持與商家的合作關系。
更重要的是,商家是電商平臺的基石,是支撐平臺規模不斷擴大和形成商業生態的重要力量。平臺商家的健康運營直接關系到平臺的繁榮與發展。如果商家經營不善,平臺的商業生態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平臺需要改善與商家的關系,以保持平臺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此外,電商平臺開始重視生態的多樣化,意識到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商家都能為平臺帶來不同的價值。平臺通過改善與商家的關系,可以更好地激發商家的創新和活力,從而豐富平臺的生態。
在這種背景下,僅退款就成為商家和平臺之間最大的芥蒂,不利于商家在平臺上健康獲利。
更何況,如果要在僅退款政策下保持利潤,部分商家就只能降低商品質量,以對沖被僅退款的風險。這種雙輸的局面顯然是平臺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平臺只有和商家保持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為商家提供正向激勵,才能取得長遠發展。至于僅退款這把雙刃劍,如果用得不好,放棄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