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標商業Kaledo,戳中年輕人“心趴”了?
出品/獨角Mall
撰文/大江
深圳的非標商業,相較于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的“蓬勃”,總是欠缺點“意思”,是以也留下了“深圳有沒有真正成功的非標商業”的爭議點,以及諸多躬身入局的“試驗者”。
比如去年開業的a Park,還有近期剛剛開業的kaledo嘉樂道。
除了本身的“非標屬性”外,Kaledo也有不少關注點,從保利劇院延伸而來的“都市自然主義劇場式街區”、“街角概念”“三明治式主題設定”,又或是“天虹、家樂福舊址改造”“非專業性的團隊配置”等,都為項目增加了“戲劇”色彩。
自今年5月試營業,伴隨著二手奢侈品寄賣空間ZZER只二華南首店開業,kaledo在深圳商業市場的討論度就一直居高不下,試營業半年之后的kaledo,依然褒貶不一。
一方面,喜歡的消費者認為kaledo有“逛街感”。
“有之前去上海逛街的新穎感,每個店鋪都很有自己的特色,會探索到很多新東西......”
另一方面,也有消費者認為kaledo“人氣不夠,略顯冷清”。
“雖然初心、定位、創意不錯......但實際表現還是差強人意,零星開了一些新潮零售店鋪和餐飲,但人氣不夠,略顯冷清......”
1、深圳的非標商業可以怎么玩?
2、Kaledo又是如何從競爭激烈的后海商圈脫穎而出的?
3、Kaledo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帶著這些問題,近期kaledo開業,獨角Mall也是實地探訪了項目。
商業體量6萬㎡
以“劇場式街區”全新亮相
Kaledo的前身是深圳南山區保利文化廣場的C區,原天虹、家樂福舊址,其中B1層是2008年開業的家樂福超市,直到2023年2月,家樂福才正式停業。從時間來看,家樂福撤出后,這塊區域其實很快就被如今的kaledo團隊“接手”了。
kaledo的團隊由三位“跨界者”組成,G&G創意社區夢想發起人董丹青,TOPYS創始人黃永敏以及ID.CO創意及設計工作室創辦人、餐飲品牌農畉及咖啡品牌山池的創始人葉文考;不過商場的“操盤”交給了卓越商業總經理查君。
規劃定位上:
由傳統建筑改造而來的kaledo,商業體量6萬㎡,項目規劃了生活零售、街區旗艦、主體餐飲、文化消費等多元業態,是一座都市自然主義劇場式全新文化商業體。
項目打破了原來封閉、孤立的盒子式商業空間,以“劇場式街區”的狀態呈現,在設計方面也更加強調了“開放式互動”。
從現場的外觀來看,kaledo采用全玻璃幕墻,像一個懸浮的玻璃盒子;B1層完全開放式的下沉廣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開放式入口”。
在場內規劃上,項目將5層空間按照KA- LE- DO劃分為自然日常、主題商業以及文化消費三大板塊。
區位交通上:
kaledo處于后海商圈,就在保利劇院旁邊,具體位于南山區粵海街道文心六路4號。
一方面,粵海街道是深圳的雙中心之一,后海商圈聚集了眾多寫字樓和高端住宅樓盤,地理位置很好;
但另一方面,這里也是商業聚集地,除了項目所處的保利文化廣場,還有海岸城、OK Mall、天利名城、后海匯、深圳灣萬象城等等,商業競爭非常激烈,現在的海岸城步行街也不像以前“人山人海”,對于新項目而言還是有點難“出頭”的。
項目B1層與地鐵2/8/11號線后海站E口無縫接駁,在交通上還是很不錯的。
筆者到的時候,地鐵入口處kaledo也做了打卡裝置來引流,以及騎行活動的宣傳。
作為保利文化廣場的C區,kaledo同樣與海岸城步行街相連,可以享受到海岸城步行街的引流,但從步行街進來的入口比較偏僻且難找。
從現場來看,kaledo的入口,基本上和其他的店鋪名稱沒有什么區分,對于方向感差的人可能不太好找。
實探Kaledo:B1層為項目核心
利用社群活動吸引消費者
周五下午的kaledo,人并不算多。
從地鐵口進來,就是kaledo的B1層,順著左側的圍擋直走就是項目打造的實驗空間“超級車庫GARAGE”,往右側就能進入到更加有煙火氣的場域“樂福里街區”。
樂福里街區共有1.8萬㎡,以兩街四巷與街心公園為脈絡,整體設計以簡潔的工業風為主,路面也設置有路線和路標,就像在逛街一樣。
場景上還設置有Skate PARK和 Cycling PARK等空間,利用樓梯來形成坡道、鮮明的行道標語以及路牌等細節,在商場里時不時還能看到滑滑板的年輕人。
從現場來看,kaledo的開業率并不算特別高,B1層還有不少空間處于圍擋無品牌狀態,大喜行運、愛吉樂潮玩中心、卡游、薛記炒貨、鮮牛肉米線、米鮮朝鮮族拌飯、江漁兒、俄羅斯食品館、EarthGlow、農呋、今夜小館深圳首店、森順碳烤肉等品牌也還暫未開業。
整體逛下來,能發現盡管kaledo分為B1-L4層,但B1層絕對是整個項目的“核心”。
從試營業到正式開業,kaledo都賺足了話題,為什么作為非標商業的kaledo能從后海商圈的“強壓下”脫穎而出?
1、找對了人。
非標商業最核心的就是“人”,從kaledo來看,項目完全把目標放在了“年輕人”身上。
簡潔的工業風裝修,特地營造的“逛街感”,寵物友好空間,在B1層打造的策展型汽車文化空間超級車庫GARAGE、Skate PARK和 Cycling PARK等空間,從下沉廣場延伸進來的騎行棧道,都在迎合著年輕人的消費喜好。
除了場景打造成了年輕人喜歡的樣子,品牌也有選擇性的引入了不少“流量品牌”,比如占據了半個L2層、1800㎡的二手奢侈品寄賣空間ZZER只二,還有卡游、黑扎咔潮玩谷社、愛吉樂潮玩中心等谷子店,近期有點火的俄羅斯食品館;近期開業還引入了多抓魚快閃店,也成為了吸引年輕人的“引流”利器。
筆者在場內逛了2個多小時,多抓魚里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商場整體逛下來看到的也都是年輕人,也說明項目對年輕人還是有不少吸引力的。
2、有吸引力的內容。
作為非標商業,策展活動一定是重要的引流點。Kaledo的創始人之一黃永敏就是創意內容平臺Topys的創始人,Topys同時也是mindpark創意大會和ccc社群大會的發起人。
這也意味著kaledo會擁有很多“跨界”資源,運營活動內容的輻射范圍也會非常廣。
Kaledo以“志趣聚樂部”形成了咖友聚樂部、騎友俱樂部、酒鬼俱樂部、痛車俱樂部以及街角俱樂部等垂直社群;運營活動,是kaledo銜接消費者與社群的重要環節。
僅開業期間,kaledo就圍繞社群舉辦了第五屆不止微醺節、多抓魚迅游商店華南首站、“騎行在街頭復興”街角騎行生活節、寵物報刊亭快閃、深圳首屆WCXD車庫動漫節等活動。
第五屆不止微醺節,國內40+品牌;
街角騎行生活節,30+自然戶外品牌可持續騎行市集;
深圳首屆WCXD車庫動漫節,24位漫展嘉賓;
此外,自試營業以來,項目還舉辦了時尚周末市集、特皮市·街角咖啡節等活動。
3、適宜的品牌。
Kaledo對于品牌的把控也比較有意思,定位非標商業,但并沒有一味的引入“主理人品牌”。
項目“操盤手”查君在接受采訪時也明確表示,一個穩健的商場應該由打造品牌效應的“門店品牌”、夯實消費基礎的“米飯品牌”以及提供新鮮度和流量的“草莓品牌”這三部分組成。
對應到kaledo,項目在引入具有新鮮度和流量的主理人品牌的同時,也保留了不少夯實客流基礎且具有表現力的品牌。
從Kaledo的品牌構成來看,項目引入了不少華南首店、南山首店,包括國內最大的線下二手奢侈品寄賣空間「ZZER只二」、UQIO霧丘華南首店,UNZONED、得意咚瓜深圳首店,李小祿·東北鐵鍋燉南山首店,「COINK CONCEPT默敘」深圳旗艦店等。
也有理想、騰勢等汽車品牌,NEW JEANS江南先生、COCKTAILJOJO、SCENTEVER嗅場、小米等零售品牌,以及山池、農呋、湘頌、泰嘢西泰料理、白玉串城、大漁等耳熟能詳的餐飲品牌;
在B1層的樂福里街區也補充了夸父炸串、瑞幸咖啡、和府撈面、阿婆牛雜、無火燒·河北非遺驢肉火燒、手打檸檬茶等快餐、茶飲品牌。
依然需要強運營引流
B1層與其他樓層有點“脫節”
值得關注的是,筆者周五在kaledo從下午待到晚上,感覺項目整體的客流量并不大,商場重餐也沒什么客流量,白玉串城的人氣還不錯,晚間B1層的客流量也會好一些。
已經開業的kaledo依然是一個需要“強運營”引流的項目。
不過,作為非標商業“橫空出世”的kaledo,無疑是成功的,但逛下來,筆者也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1、在整體的設計上,作為被著重塑造且“濃墨重彩”的B1層,目前與其他樓層有點“脫節”。
從B1層可以很容易看出項目想吸引年輕人的特點,但是到了L1層以上,可能是因為原本作為舊改建筑本身的局限性,這種特色就被淡化了,銜接也比較弱。在L1層以上,其實是感受不到項目與其他標準商業有什么區別的。
如果B1層比較驚艷,其他樓層就會有平平無奇的感受。
2、項目的入口和室內也是“脫節”的。
筆者在探場的當天,也和業內人士聊了聊,他也提到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kaledo的入口和室內是“脫節”的。
懸浮的玻璃盒子式的外立面設計,與普通的標準商業并沒有什么不同,僅從外立面來看,完全看不到與“核心區域”B1層特色相關的記憶點,這也意味著,在商場之外的消費者,無法通過商場的入口來了解項目,同時被項目吸引到走進來,形成“自然客流”,作為非標商業的kaledo也沒有形成標志性的記憶點。
不過,對于kaledo而言,已經完成第一步,后續會有怎么樣的發展,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