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門店超4000家后,袁記云餃把店開到了新加坡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李馨婷
仍然籠罩在食品安全問題陰影下的袁記云餃,并未停下海外市場的探索。
1月15日,始創于廣州的連鎖水餃品牌袁記云餃宣布海外首店近日于新加坡開業。根據官方海報與社交媒體信息,該門店在2024年12月中旬就已開業,位于新加坡密駝路金隆大廈一樓。
在國內,袁記云餃多數門店位于一、二線城市生活社區底商。而為了迅速打開海外聲量,袁記云餃采取的是“高舉高打”的策略。袁記云餃海外首店位于新加坡鬧市區,鄰近牛車水、魚尾獅公園等標志性景點,周邊學校、購物中心云集。門店所在的金隆大廈則是一棟20層高的辦公商業綜合體。
從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分享的現場信息看,袁記云餃新加坡店的裝潢、產品口味與國內基本一致,也保留了現包現煮、堂食與生食外帶兼顧的業務模式。定價方面,各口味餃子產品的堂食價格在8.8~10.8新幣(12個),生食產品的定價則在9.8~13.8新幣(500g),處于新加坡當地平價快餐價格區間。
國內增速放緩,袁亮宏要把餃子賣到北美
在官宣新加坡門店開業的同時,袁記云餃還透露下一家海外門店將落地美國紐約曼哈頓。
袁記云餃的出海策略與國內大部分餐飲品牌類似,優先選擇華人分布集中、消費活躍的東南亞和北美市場。而袁記云餃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向時代財經透露,袁記云餃海外開店采取合資直營模式。
2024年3月,袁記云餃與投資管理集團創豐集團簽約,稱將共創品牌進駐美國市場。官網顯示,創豐集團是專注于頭部餐飲品牌出海北美的投資管理集團,主要為合作的品牌提供咨詢、投資、落地和管理服務,集團服務的品牌包括小龍坎、書亦燒仙草、歌志軒等。
在國內餐飲行業競爭加劇的當下,出海無疑是袁記云餃緩解增長焦慮的路徑。
2012年成立于廣州的袁記云餃,主營產品為廣式餃子云吞。從一家菜市場檔口做起,袁記云餃的門店數量在2016年末突破100家。疫情期間,袁記云餃逆勢擴張,到2020年門店數量已增長至近2000家。2021年,袁記云餃母公司袁記食品獲得黑蟻資本A輪投資。2022年,袁記云餃門店銷售額超過35億元。而截至2024年9月,袁記云餃品牌門店數量已超過4000家。此前,創始人袁亮宏還曾提出要把門店開到1萬家。
但隨著市場上涌現出熊大爺、粵餃皇等經營模式高度相似的品牌,行業競爭加劇,袁記云餃的業務增長也開始放緩。
2024年9月,袁記食品集團董事兼副總經理鄭伯奇接受采訪時表示,袁記云餃2024年以來一直有意控制擴張速度,甚至暫停招商,并坦言“部分新開門店的盈利能力不如最高峰時那么強”。
新業態無大水花,食品安全問題仍有余波
為探索更多業務模式,袁記云餃近年來不斷嘗試新業態。包括先后在部分直營門店推出咖啡產品;試水“餃子與酒”業態與“生鮮餃子零售+黑豬肉零售”的復合業務模式;在廣州核心城區商場開出“袁記云餃的猜想”餐廳,推出冬陰功湯餃鍋等受眾面更廣,人均消費更高的產品。
不過,上述新業態在市場上并未激起太大水花。
相較于開拓新業態,在低線市場開店給袁記云餃帶來了更多增量。2020年,由袁記云餃母公司袁記食品間接持股的袁小餃開出首店。袁小餃與袁記云餃主營品類與業態基本一致,但定價更低,人均消費僅在12元,加盟門檻也更低,主要開店區域是主品牌袁記云餃整體滲透率較低的二線與三線市場。截至目前,袁小餃門店總數已超過1000家。
不過,在隨著加盟門店不斷增多,如何保持穩定的管理和統一、優質的產品,是加盟制品牌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目前,袁記云餃亟需修復此前食安事件對品牌聲譽帶來的沖擊。
2024年11月,一名消費者投訴,在袁記云餃北京海淀區一門店的鮮肉云吞面中吃出蚯蚓,此后,該門店被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同一時期,另有兩家袁記云餃加盟店被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存在違反食安相關規定情況。社交媒體上,袁記云餃新加坡門店開業的相關帖文下,仍有不少用戶在討論“袁記云餃塌房”相關話題。
而在整體收縮的餐飲大環境下,袁記云餃出海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在行業寒冬里,還要去開辟一個未知的、不可預測的戰場,風險其實是更高的。”一位從業20余年的新加坡餐飲行業人士對時代財經說道。
“對于大本營在中國內地的餐飲品牌來說,海外消費者的需求、房租、人工等經營成本都不一樣。餐飲業本身又是服務業,在陌生的環境里接待那么多不了解的消費者,挑戰不小。我認為整個企業在資金充足、人才充足、經營最佳的狀態下,再出去開疆辟土會比較好。”上述行業人士說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