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辰集團董事長被查,好想來或陷入“權力真空”
出品/零售商業財經
作者/喻博雅
3月3日,一則公告將萬辰集團(300972.SZ)推向輿論風口。
這家曾以“食用菌第一股”身份登陸資本市場、后憑借“好想來品牌零食”在量販零食賽道締造增長神話的企業,因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調查而陷入前所未有的治理危機。
圖:公司公告
盡管公司在公告中強調“本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實質性重大不利影響”,但從企業高管動態與組織體系的深層關聯來看,王健坤的突然被查,不僅導致公司管理層動蕩(由其妹王麗卿暫代董事長職務),更折射出萬辰集團在快速擴張過程中積累的結構性風險與深層次矛盾。
進一步講,作為萬辰集團創始人和核心管理者,王健坤的缺席將不可避免地對企業的戰略穩定性、管理層公信力及投資者信心造成深遠影響。
01
矛盾隱現
創始人依賴癥與現代化治理
王健坤自2011年創立萬辰集團以來,主導了企業從食用菌生產商向量販零食賽道的轉型。2021年萬辰集團登陸深交所,此后通過收購“好想來”“來優品”等區域性品牌,快速構建起覆蓋全國的量販零食網絡。
作為萬辰集團的創始人兼實際控制人,王健坤始終深度參與企業戰略決策,其個人意志深刻影響著企業的發展軌跡。
不僅如此,萬辰集團的治理結構也長期存在“家族化”特征,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多名高管與其存在親屬關系。這種封閉的治理模式在快速擴張期可能導致決策獨斷、內部監督失效。
此次調查直接暴露出企業治理層面的深層矛盾。根據公開信息,王健坤在2025年2月仍公開出席民營經濟座談會并提出“發展種業新質生產力”的建議,但僅一個月后即被立案。這種突然的權力真空,反映出企業在高管監督機制、風險預警體系上的薄弱。
圖源:網絡
盡管萬辰集團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由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代行董事長職責,但管理層的劇烈動蕩仍可能引發以下三大風險。
一是戰略連貫性受損。王健坤作為企業轉型的“掌舵者”,其個人決策風格與戰略規劃深度綁定。若后續調查延長或管理層更替頻繁,可能導致業務方向偏離既定軌道。
二是加盟商信心動搖。量販零食業務高度依賴加盟商體系,而王健坤事件可能加劇加盟商對品牌長期穩定性的擔憂。此前萬辰集團曾通過“高價補貼”搶占南方市場,若管理層動蕩導致補貼政策收縮,可能引發加盟商流失。
三是資本市場信任危機。投資者對萬辰集團管理層合規性的疑慮可能將長期抑制估值。歷史數據顯示,類似高管丑聞對食品飲料企業股價的負面影響通常持續6個月以上。
如今,量販零食賽道已進入“雙雄爭霸”的白熱化競爭階段,王健坤事件若導致萬辰集團戰略收縮或內部混亂,可能為鳴鳴很忙、三只松鼠等競爭對手創造擴張窗口。
02
轉型困局中的突圍路徑
萬辰集團近三年財報數據顯示,其核心業務“好想來品牌零食”近年來憑借量販零食賽道的風口實現營收爆發,但其“增收不增利”的現象無疑揭示了行業競爭的殘酷性與企業運營的低效性。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萬辰集團營收為5.49億元。2023年,萬辰集團營收達到92.94億元,同比增長近16倍。其中,量販零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7.59億元,較同期上升13057.81%。2024年,公司前三季度營收達206.13億元,同比增長320.63%。
雖然量販零食業務的迅猛增長帶來了可觀的營收,但行業的劇烈波動和為了市場份額快速擴張的策略,也造成了巨大的支出。換言之,萬辰的擴張戰略可能正走在一條不歸路上,面對行業競爭和市場不確定性,無節制的擴張和高支出似乎正在蠶食其財務健康。
毛利率方面,就2024 年上半年來看,萬辰集團量販零食業務毛利率僅10%左右。造成毛利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采購成本控制不足、門店運營成本攀升。
眾所周知,量販零食依賴大規模集采獲得議價權,但萬辰集團因整合多個區域性品牌,供應鏈協同效率較低。例如,其“好想來”品牌門店曾因“白牌商品占比過高”導致品控風險。此外,在各項數據大幅增長的情況下,萬辰集團的負債也處于較高的水平,這也反映出門店快速擴張對資金的過度消耗。
現階段,量販零食賽道已形成“兩超多強”格局,萬辰集團旗下的“好想來”與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組成的“鳴鳴很忙集團”形成直接競爭關系。前者已在華中、華東和北方地區等多個省份和區域建立了廣泛的門店網絡,后者則通過“萬店計劃”加速全國布局,并以2024年555億元營收、超1.5萬家門店的規模穩居量販零食行業第一。
圖源:鳴鳴很忙集團
量販零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規模效應+高周轉”,頭部企業正通過“自有品牌+供應鏈優化”提升利潤率,而萬辰集團仍依賴“并購整合”與“價格戰”維持增長。
此外,萬辰集團在供應鏈體系、品控等環節存在明顯短板,且相較于鳴鳴很忙的“高性價比”標簽,好來來的品牌形象仍停留在“低價雜貨店”,缺乏差異化價值。
總的來看,王健坤事件絕非孤立危機,而是萬辰集團治理缺陷、戰略冒進、運營粗放等問題的集中爆發。
「零售商業財經」要挽救危局,萬辰集團必須進行三重變革: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通過股權多元化、獨立董事擴容及決策程序規范化實現治理升級;重構加盟管理體系,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管控;加快供應鏈垂直整合,打造差異化商品能力。
量販零食行業已進入“深海競爭”階段,唯有兼顧規模擴張與盈利能力的企業方能最終勝出。萬辰集團若不能在治理與經營層面實現雙重修復,其“量販零食第一股”的地位或將岌岌可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